文 | 即時劉說
淩晨三點的福州街頭,外賣騎手在空蕩的街道上疾馳,永輝生活 APP 的訂單提示音在試點倉庫裏此起彼伏。貨架上,活鮮水産的氧氣泵仍在嗡嗡作響,揀貨員将退燒藥、嬰兒奶粉和火鍋底料裝進印着 " 永輝綠 " 的保溫袋。
2025 年春節後,總部位于福州的永輝超市,正式開啓挑戰同樣總部位于福州的樸樸在當地即時零售領域的統治地位,開始試點 24 小時配送服務。
實際上,早在去年 11 月初,就有永輝内部會議記錄的截圖流程,會議重點讨論的正式福州線上業務滲透情況。
福州長樂萬星的倉監控畫面顯示,2 月 14 日淩晨 1 點至 5 點間,該倉共處理了 237 個訂單,其中應急藥品占比 18%,母嬰用品 15%,活鮮水産 12%。這些數據精準印證了永輝市場調研的結論:在城市夜間消費需求中,家庭應急場景占比超 40%,與夜宵經濟有着鮮明的分野。
福州作爲試點首站,意義非凡。這裏是永輝的 " 大本營 ",擁有全國最密集的 11 個試點倉,這體現了永輝對自身在福州供應鏈強大實力的自信;同時,也是其直面同城強勁對手樸樸超市的關鍵防禦性布局。樸樸超市以 "30 分鍾達 " 聞名,作爲從福州崛起的前置倉企業,近年來不斷蠶食永輝的市場份額。
這場在 " 時間維度 " 上展開的激烈戰争,本質上是對心智用戶的重新争奪與占領。從永輝生活 APP 的數據變化中,能清晰看到這場變革的成效。試點區域用戶打開頻次從原本每周 1.2 次大幅躍升至 2.7 次,夜間訂單客單價較日間高出 23%。這種從以往 " 計劃性采購 " 向如今 " 即時性需求 " 的重大轉變,就像當年電商平台從追求 " 月活 " 轉向注重 " 日活 " 的關鍵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躍。
在樸樸超市憑借 3000 – 4000 個 SKU 專注主打高頻生鮮時,永輝另辟蹊徑,選擇用 8000 個 SKU 的全品類優勢構建起堅固的護城河。當消費者在深夜因爲突發需求,本能地打開永輝生活 APP 選購應急藥品或高端紅酒時,永輝便在這場與樸樸的競争戰役中赢得了關鍵的先機。
以福州某新興社區爲例,該社區居民以往主要在周末集中采購生活用品,且多選擇前往線下超市。在永輝試點 24 小時配送後,居民日常的即時性需求得到了極大滿足。據社區内的抽樣調查顯示,約 70% 的居民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内至少使用過 3 次永輝的夜間配送服務,其中購買應急藥品、急需的生活用品以及夜宵食材的比例較高。
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永輝的 24 小時配送服務成功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将原本低頻的購物行爲轉化爲高頻的即時需求,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參與度和粘性。
翻開永輝試點倉庫清單,11 個倉址的選址策略極爲精妙,耐人尋味。鼓樓群升倉巧妙嵌入中央商務區,這裏是城市的經濟核心區域,夜間加班人群密集。
據統計,該區域平均每平方公裏的夜間工作人口超過 5000 人,這些加班白領在深夜對食品、飲料、辦公用品等有着強烈的即時需求。台江西河裏倉毗鄰三甲醫院,醫院周邊夜間人流量大,急診患者及其家屬對藥品、生活用品的需求既緊急又多樣。閩侯青口倉輻射工業園區,産業工人工作時間靈活,錯峰消費需求顯著。這種 " 毛細血管式 " 布局,精準地切入了都市夜間經濟的三大痛點,有效覆蓋了不同的消費群體。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樸樸前置倉多集中在住宅區,服務半徑内的家庭重疊度用戶高達 76%,而永輝試點倉的客群重合度僅 39%。永輝通過這種獨特的選址策略,成功拓展了更廣泛且差異化的客群,避免了與樸樸在單一客群上的過度競争。
在供應鏈的冷鏈系統方面,永輝與樸樸的較量更爲深入。永輝上渡倉的監控數據顯示,淩晨配送的活鮮損耗率控制在 1.2%,與日間持平。這一優異成績得益于其在全國布局的 14 個定溫配送中心所構成的堅不可摧的 " 冷鏈長城 ",以及自主開發的 DPS 分揀系統。
當樸樸依賴第三方物流時,永輝 63 萬平自建物流體系的戰略價值得以充分展現。在福州試點倉,從接單到出庫僅需 8 分鍾,較行業平均時效提升 40%。
以福州的海鮮配送爲例,由于海鮮産品對新鮮度要求極高,配送過程中的溫度和時間控制至關重要。永輝的冷鏈系統能夠确保海鮮在淩晨配送時,依然保持與日間配送時相同的新鮮度和品質。而樸樸依賴第三方物流,在冷鏈運輸過程中,由于對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控制難以達到與永輝相同的精準度,導緻海鮮損耗相對較高。
有數據顯示,樸樸在海鮮配送方面的損耗率比永輝高出約 3 – 5 個百分點,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影響了産品的品質和消費者的滿意度。
這場暗夜裏的供應鏈革命,本質上是對 " 人貨場 " 關系的深度重構。永輝濱江榕金倉的揀貨員發現,深夜訂單中 80% 的商品來自傳統商超的 " 長尾區域 "。
平日裏,退熱貼藏在藥品區角落,高端紅酒沉睡在酒水架頂層,鮮有人問津。但在深夜,這些商品卻搖身一變成爲了剛需品。這種對 " 時空錯配 " 的敏銳商業洞察和巧妙利用,讓永輝的庫存周轉率提升了 1.8 個百分點。通過合理調整庫存結構,永輝将原本滞銷的長尾商品轉化爲夜間銷售的增長點,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運營效率的提升。
鄭州永輝信萬廣場店同樣在深夜燈火通明。調改後的門店将生鮮區面積壓縮 12%,卻在深夜時段創造出 38% 的銷售額增長。貨架上,29.9 元 / 斤的丹東草莓與 9.9 元 / 份的果切并列,這是胖東來式 " 品質普惠 " 理念的生動具象化。更顯著的變化體現在服務細節上:收銀台增設應急藥品速取通道,購物車新增 USB 充電接口,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卻讓門店夜間客流量激增 5.3 倍。
然而,胖東來化改造的悖論也随之暴露。福州塔頭倉的财務數據顯示,24 小時服務使人力成本增加 45%,而夜間訂單毛利率比日間低 7 個百分點。這無疑給永輝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迫使它在 " 高體驗 – 高成本 – 高溢價 " 的三角關系中艱難尋找平衡點。
永輝的解決方案頗具中國特色,通過 " 錯峰用工 " 吸納夜間兼職人員,利用智能調度系統将履約成本降低 19%。這種 " 人機協同 " 模式,爲傳統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範本。
在福州塔頭倉,通過錯峰用工,在夜間訂單高峰時段,招聘了大量附近高校的學生作爲兼職人員。這些兼職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後,能夠熟練地完成揀貨、打包等工作。同時,智能調度系統根據訂單的分布和緊急程度,合理安排配送人員和路線,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據統計,在采用這種 " 人機協同 " 模式後,福州塔頭倉的夜間訂單處理量提升了約 30%,而運營成本卻降低了 19%,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成本帶來的壓力。
04 黎明前的博弈
在永輝試點倉的電子地圖上,24 小時配送區與非 24 小時區的邊界犬牙交錯,就像中國消費升級的微觀圖譜。鼓樓區的覆蓋半徑達到 5 公裏,而相鄰的倉山區僅 3 公裏。
這種差異源于永輝的 " 需求密度成本阈值 " 算法:當區域夜間訂單密度突破 15 單 / 平方公裏時,邊際成本才能覆蓋運營支出。這種精密的商業計算,深刻折射出新零售時代 " 數字圍城 " 的殘酷法則。
更深層的變革正在供應鏈上遊悄然發生。閩侯青口倉的采購日志顯示,試點後夜間訂單倒逼供應商調整生産節奏。某水産養殖基地将捕撈時間從淩晨 4 點提前至午夜 12 點,以确保海鮮能夠在第一時間送達永輝倉庫,滿足夜間配送需求。某藥企專門開發了 " 夜鷹版 " 便攜藥盒,更方便消費者在夜間使用。這些變化充分印證了經濟學家科斯的論斷 —— 企業的邊界由交易成本決定。當永輝的倉庫變成 " 不夜城 ",整條産業鏈都在爲适應這種新的業務模式而重構時空秩序。
從行業視角來看,這場 24 小時配送實驗就像零售業的 " 供給側改革 "。傳統商超的坪效天花闆被打破,福州試點倉坪效提升 2.3 倍。便利店與前置倉的業态壁壘被瓦解,甚至餐飲業的 " 夜宵經濟 " 蛋糕也被切分。監測數據顯示,永輝夜間訂單中火鍋食材組合的複購率達 37%,直接沖擊着海底撈等企業的餐飲外賣業務。
以福州某商業街爲例,在永輝推出 24 小時配送服務前,該商業街的夜宵市場主要被餐飲門店和部分便利店占據。永輝的介入改變了這一格局,許多消費者在深夜選擇通過永輝生活 APP 購買火鍋食材,在家中自制火鍋。據該商業街周邊的抽樣調查,約 40% 的消費者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内曾通過永輝購買夜宵食材,其中火鍋食材的購買比例最高。
這一數據表明,永輝的 24 小時配送服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即時需求,還對傳統的夜宵市場格局産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零售業與餐飲業在夜間經濟領域的融合與競争。
05 曙光裏的迷霧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福州西客站倉,電子屏幕上的數據仍在跳動:過去 24 小時,該倉處理訂單破千,其中淩晨時段占比 29%。這些數字背後,是永輝超市高達 14 億元的年度投入,也是中國傳統零售業向死而生的集體寫照。
這場深夜突圍的本質,是中國商業文明進化史的縮影。從唐宋時期的夜市到今天的 24 小時配送,從晉商票号的晝夜彙兌到現代物流的智能調度,商業機構始終在追逐時間的縫隙。
永輝的倉庫燈光不僅照亮了貨架,更映照出中國零售人面對時代巨變的勇氣與智慧。他們深知,當黑夜足夠深時,每一盞堅持亮着的燈,都可能成爲指引行業走出迷霧的星辰。
永輝超市在福州的試點,爲其自身以及整個傳統零售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思考方向。然而,前方依然充滿挑戰。如何進一步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擴大市場份額,将是永輝以及其他傳統商超在未來需要持續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同時,随着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和市場競争的日益激烈,零售業的變革也将永不止步。永輝的深夜突圍,或許隻是這場漫長變革中的一個精彩篇章,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着中國零售業去迎接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