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劇,頗受關注。
實時熱度,位列 Top 1。
看這部劇,一瞬間讓人聯想起 2017 年大爆的《我的前半生》。
同樣是改編作家亦舒的小說,同樣是上海故事。
相較之下,看《承歡記》的觀感卻更加複雜、更加分裂,而從中又能窺見國産劇愈發爛俗的症結。
《承歡記》
在派爺看來,《承歡記》是非常可惜的作品。
劇集開篇就是一派上海弄堂風景。
晚上,何賽飛飾演的媽媽擔心女兒遲遲不回家。
這一下點出了它的底色,接地氣、講人情。
可另一邊,劇集的人物關系慢慢開始飛了,朝着偶像劇的霸道總裁的路數一路狂奔。
這兩種氣質糅合在一起,讓故事變得越來越虛浮,所以,這劇也總是給人時好時壞的感受。
01
一半是偶像劇
《承歡記》的第一集就讓人捏了一把汗。
女主麥承歡(楊紫 飾),95 後,普通上班族,在波提切利酒店工作,曆時 7 年,兢兢業業,也有不俗表現。
她的男友辛家亮(牛駿峰 飾)稍差一些,在德珊家居打工,時不時還要向麥承歡借錢應急。
但兩人相戀 3 年,感情甚笃,他們也相信有情飲水飽。
很快啊。
辛家亮身份揭底,他是德珊家居太子,他們家坐擁幾億資産,算得上是豪門了。
按照劇中說法,辛家亮起初是爲尋找真愛而故意隐藏身份,後來再也找不到機會說出口。
所謂" 太子微服私戀記 "。
另一邊,麥承歡所在的酒店來了一位新總監姚志明(許凱 飾),準備強力改革一番。
不消說,麥承歡在正式認識姚志明之前,必然要有邂逅和拉扯,好給霸總 " 你好特别 " 的印象。
巧合還有很多。
辛家亮父親辛志珊(許亞軍 飾)正想爲德珊家居在波提切利酒店的招标會上拔得頭籌,于是想跟新總監姚志明打好關系。
而姚志明又想換掉這家乙方。
并且,他還從下屬那得到消息,員工麥承歡就是德珊家居太子辛家亮的女朋友,這比當事人麥承歡還迅速。
在生意場上一貫無所不用其極的姚志明決定讓麥承歡接待辛志珊。
嘭,真相被戳破。
單就這個人物關系,就拉低了《承歡記》的高度。
要總結的話就是:" 怎麽辦?我被霸總包圍了!"
也很容易猜測,劇情走向大緻是,麥承歡要踏上一條新女性的道路,斷然不會嫁入豪門,經曆了很多波折後,她會跟辛家亮分手,并跟姚志明走到一起,兩人攜手,共創新事業,順便收獲愛情(最好沒有)。
如何讓正牌男友辛家亮握緊男二的劇本?
送上 " 巨嬰 " 與 " 媽寶男 " 的标簽就好了嘛。
比如有一處情節,麥承歡辛辛苦苦設計了 520 宣傳方案。
爲了表示支持,辛家亮讓人買光門票。
他又在活動現場化身铠甲勇士,當衆求婚。
用意是有的,辛家亮用自我感動來感動女友,并用金錢抹殺了女友的成績。
但,這種情節簡直太幼稚和粗暴了。
後續,故事的主線跟小說類似,麥承歡與辛家亮的婚期一拖再拖。
不同的是,劇版《承歡記》原創了職場部分情節,做起了商場博弈,而麥承歡與辛家亮成了姚志明和辛志珊的棋子。
這部分有可取之處,它呈現了職場裏的黑暗與潛規則,但做得不算紮實。
而真正給該劇加分的,是家庭戲。
02
一半是家庭劇
很想說,劇版《承歡記》要感謝那些老戲骨,是他們的表演将這個非常懸浮的故事時而拉回到地面,變得相對可信一些,這也是它的優點。
尤其要贊歎一下何賽飛的演技,她将一個世俗的媽媽诠釋得豐富又讨喜。
先說一處閑筆。
劉婉玉(何賽飛 飾)在做菜,麥承歡想來打下手,她怕油煙味兒薰着女兒,又是言語勸阻又是推搡着将她 " 趕 " 出廚房。
這樣的細節,應該能讓很多人想起現實中的媽媽,一下将現實感給立住了。
再比如,最開始得知辛家亮對未來沒什麽打算時,她非常嫌棄。
辛家亮來麥家吃飯,因故遲到,準備了一桌子菜的她大發雷霆。
但得知辛家亮是個富二代後,态度立即 180 度大轉變。
先是硬核共情。
再是越看越喜歡。
何賽飛這種稍微誇張化的表演非常讨喜,既塑造出了人母 " 見錢眼開 " 的喜悅,同時,也以喜劇化的方式柔化了偶像劇式設定帶來的懸浮感。
再比如,當辛家提出雙方父母見面後,劉婉玉又慌張起來,她翻牆倒櫃尋找好看的衣服;但當女兒說起再買一件後,她又露出不舍得的表情。
随後,她又安排丈夫麥來添(姚安濂 飾)找自己老闆借一部好車來撐場面。
但在飯桌上,辛家亮的姐姐辛家麗百般刁難,甚至出言羞辱拿着紅酒一口悶的麥來添,她又及時維護家人。
辛父不出面,辛家麗幾次下馬威,辛母打馬虎眼,而辛家亮又沒有擔當 ……
劉婉玉看穿了辛家人的面目,憤而離場,保住了麥家人的尊嚴與體面。
再比如演員姚安濂,他呈現出了麥爸爸好好先生的一面。
在飯桌上,面對更高階層的辛家人,他雖然膽怯,卻還是勇敢地站了出來,想把面上的人情做好,想向對方展示女兒有人撐腰。
以及吳彥姝,86 歲的她依舊保持着非凡的氣質與風度。
在劇中,她也演出了麥祖母的睿智與通透。
這些老牌演員,憑借細膩而富有層次的表演,塑造出了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有他們在,《承歡記》還是有了些現實的質感。
但終歸,這部劇的基底并不牢靠。
一半是偶像劇,一半是家庭劇,兩種氣質間或顯現,狗血與現實不斷交織,會讓人以爲在看兩部劇,這種割裂感始終揮之不去。
它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還是要回到原著。
03
改編的症結
小說《承歡記》出版于 1996 年,故事的背景是香港,它想講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麥承歡經曆世事,決定抛開傳統的 " 承歡膝下 " 的理念,活出自己的人生。
說起來,這本書的情節也有點強行,比如麥承歡長得像祖父,又因爲做公務員的經曆而人情練達,讨得了麥祖母的歡心,繼承了不菲的遺産,這讓她的成長有了真正的底氣。
當然,這并非重點,師太還想從一樁婚禮出發,去剖解兩性的心理、中式父母的困境,以及更重要的 " 女性該如何生存 " 等題目。
師太的文字,有古意,又不失犀利。
她這麽看麥太太劉婉玉——
這可憐的中年婦女,她的世界隻得這間廉租屋一點點大,她的月亮星辰即是子女,丈夫半生令她失望,她全心全意圖子女爲她揚眉吐氣。
劉婉玉一生埋怨自己嫁得差,有明星模樣的她被生活磨去了光彩,甚至活着活着,她竟然失去了自我——
誰知道我叫劉婉玉?
老鄰居都不曉得我姓劉。我明天在門口貼一個告示。
于是,女兒的婚禮成了她争氣的戰場,仿佛這婚禮不是承歡的,而是她的。
但,劇版有意在弱化劉婉玉身上的悲劇感。
另一方面,小說也涉及到了階層壁壘。
但麥家與辛家的差距沒有那麽大,而且,麥家人大都和善得體。
尤其是辛家亮,還頗有情商,懂得在兩個家庭之間調和矛盾,隻是他将家産看得太重,這跟麥承歡有很大的差别。
在這種人物關系下,麥承歡與辛家亮的分手,就更加堅實而自然,道出了因階層和個性而産生的嫌隙,而不是浸泡着狗血。
但劇版裏的辛家亮就完全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情緒化、幼稚,又無擔當;這部劇還将辛家麗寫得無比倨傲,席間說話,句句都是軟刀子。
這樣的處理當然能強化沖突,但也将人物塑造得過于臉譜化和功能化,失之于淺薄。
因爲其目的,就是要讓麥承歡離開辛家亮而跟姚志明喜結連理。
更有意思的是對姚志明的處理。
在小說中,麥承歡是破除了 " 承歡膝下 " 理念之後,才遇到了有着 " 毛茸茸胸膛 " 的風流男子姚志明。
于麥承歡而言,她純粹是因爲姚志明的男人魅力而傾心,不圖任何,不畏人言。
但在劇中,姚志明更像是麥承歡的底牌,這似乎又落入到了《我的前半生》的俗套,羅子君始終有賀涵托底。
而爲了讓故事切合當下語境,且有足夠的體量,劇版加了職場線,但未必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就舉一個例子。
姚志明讓部門策劃 520 營銷方案,麥承歡簡單說了一個 " 跟父母一起過五二零 " 的想法,姚志明就拍案通過。
這活動真夠創新嗎?實操性真那麽強嗎?
當然,小說未必有多完美,就如前文所述,麥承歡繼承麥祖母的遺産這個情節就有值得商榷。
在派爺看來,這一塊有很大的改編空間,可以将大女主的成長線做出來。
劇集還在更新,且看它有無改進。
總的來說,劇版《承歡記》最大的問題是,它率先抛出了麥承歡、辛家亮、姚志明這組類似于三角戀的人物關系,還套用了偶像劇的情節模式,職場線又有些懸浮,這讓故事在狗血與現實之間來回拉扯。
它強化了階層矛盾以加劇沖突,但卻柔化了具體的女性困境、婚姻困局。
以上改編,都削弱了故事的銳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