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第一個被打破的鐵飯碗,可能是教師。
第一聲驚雷,是最近 #2035 年全國或有近 200 萬教師過剩# 登上微博熱搜。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喬錦忠研究團隊測算結果顯示:到 2035 年,全國将有約 150 萬小學教師、37 萬初中教師過剩。
來源:知乎
這麽龐大的數字,确實足夠觸目驚心。
第二聲驚雷,發生在北京,北京豐台區一份中小學教師 " 區管校聘 " 管理改革工作文件提出,将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打破 " 鐵飯碗 " 觀念。
教師退出機制的引入,已經讓教師群體感受到職業危機感了,端鐵飯碗的手在微微發抖。
但詭異的是,同期廣州、杭州、溫州等多地教育局發布了中小學學位預警。學位還是不夠用。
都學位供應緊張了,怎麽還會有教師過剩呢?前兩年的 " 從教熱 " 還曆曆在目:師範專業錄取分數暴漲、清北高材生湧進中小學做老師,中國每年還有一千萬人在不舍晝夜奮考教師資格證。怎麽,這千萬 " 預備軍 " 腳還沒擡起,大門就準備關了?
突如其來的降溫,除了仰天長歎,更讓人關心的是:
怎麽會剩這麽多?
剩出來的這些教師會去哪兒?
教師還能是個鐵飯碗嗎?
其實,教師鐵飯碗不牢這事,不止發生在預測數據裏,在當下已經有不少征兆。
比如在 2023 年,已經有多地提出控制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
四川,在 2023 年 7 月明确非師範類高校原則上不再新設教育類專業;
山東省教育廳也在 9 月提到 21 個從嚴控制新設專業,其中就包括學前教育、早期教育,并指出教育類專業原則上不再新設。
這就已經在爲此前的 " 從教熱 "" 師範熱 " 降溫了。因爲再不遏制,教師現在就要過剩了。
據麥可思研究院《中國 - 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統計,本科教育學畢業生從 2017 年的 14.19 萬人增長到 2021 年的 18.43 萬人,五年間規模擴大 30%;專科院校教育與體育大類專業畢業生從 2017 年的 36.20 萬人增長到 2021 年的 48.62 萬人,五年間規模擴大 34%。
其實教師這個鐵飯碗,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吃香,不少人就主動把鐵飯碗打破,就此作别講台。
2023 年 10 月,廣東省陸豐市、雷州市等多個教育局公布了碩士公費定向師範生未履約名單。
而就在前幾天,福建省莆田市也公布了一則公費師範生違約處理決定書,而且這已經是莆田發出的第 15 号 2023 年公費師範生違約處理決定書。
大學減免學費、畢業就有編制,難道這些都不足以吸引現在苦就業苦編制的年輕人們了嗎?
要知道,公費師範生違約往往需要支付數萬元違約金,廣東那幾個城市的未履約師範生甚至需要退還和繳納 10 萬元以上的費用。
實際上,這些違約的公費師範生大多是被分配到鄉下偏遠地區,當地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往往不盡人意,讓他們産生了逃離的想法。
有身處其中的人曾透露,學校雖然提供了住宿," 但住宿條件很差,十幾個人一個宿舍,都沒有熱水器。"
來源:雷州市教育局
來源:網絡
那大城市裏的老師們呢?
還記得之前轟動全國的名校生集體去深圳中小學教書嗎?劍橋、牛津、清華、北大等名校生的盡頭,不是大廠,不是實驗室,而是深圳中學。
然而現在,他們也在逃離,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深圳教師宣布自己離職了。
來源:小紅書
帖子下面當然也會引來很多質疑:高薪穩定還離職?
被這個崗位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教師真的會一一反駁:跟深圳房價一比,那工資不值一提。算上工作強度,還真給少了。
來源:小紅書
來源:小紅書
還有教師吐槽深圳教師早七晚十的工作節奏," 每天這麽個幹法,不憔悴才怪。想走。"
來源:小紅書
大廠雖然 996,奈何人家高薪,可深圳教師們累也不一定拿到那份承諾的高薪。網上就曾瘋傳深圳教師斷崖式降薪,并得到了業内人士的承認。
來源:網絡
這一連串的事情都在 2023 年集中發生,仿佛在告誡我們:
2024 年了,就别再惦記教師這個鐵飯碗了。不然你或者你的孩子很可能成爲 2035 年那 200 萬過剩教師的一員。
2024 年,在教育這一塊,我們真的來到了曆史的拐點。
什麽叫 " 教師過剩 "?翻譯過來就是他們沒活幹了。
爲什麽沒活幹了?最根本的還是出生率的持續下降。新生兒越來越少,學生也會越來越少。
根據最新的《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2023 版》,在中預測和低預測的前提下,截止至 2035 年左右,中國出生人口都會保持持續下降的趨勢。
這裏需要說明:低預測是沒有采取實質有效的生育減負政策,中預測則是減負力度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那高預測情形就很好猜了:需要采取超過目前所有國家的生育減負力度,包括你能想到的所有發達國家,這咱們可以暫時按下不表。
雖然出生率很直觀,但同一批人口出生時間和受教育存在時間差,咱們還可以看看喬錦忠團隊的數據:從 2024 年開始,義務教育總在校學生數将會出現快速下降的趨勢。
具體而言就是由每年減少一兩百萬(2025 — 2028 年)加速至每年減少三四百萬(2028 — 2035 年),最終到 2035 年減少到約 1.10 億,較 2020 年預測值下降 3000 萬。
來源:喬錦忠等:2020 — 2035 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資源配置研究
咱們還可以把小學和初中分開來看:2024 年依然是小學适齡人口下降的拐點;初中适齡人口到 2029 年仍有緩慢上升的趨勢,但到了2030 年也開始迅速下降。
來源:喬錦忠等:2020 — 2035 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資源配置研究
面對生源下降的拐點,已經有些地方開始采取措施:裁撤部分學校。這或許更容易成爲教師過剩的直接原因。
首當其沖的還是幼兒園關停潮。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22 年的幼兒園數量比上年減少 5610 所,下降近 2%;在園幼兒數量從 2021 年開始負增長,當年減少了 13 萬人,2022 年減少了 178 萬人。
2023 年 11 月,湖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應對學齡人口變化調整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布局的通知》,提出 " 有序組織幼兒園設并轉撤 "。這是首個省級政府正式提出撤停幼兒園,而此前,人口第一大縣臨泉縣已經關停了 50 所幼兒園,海口、青島這些大城市也撤并了數十家幼兒園 ……
另外,文件也要求 " 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 ",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整合撤并。雖然目前還隻是鄉村小規模學校,但随着幼兒園撤停,可以預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重新布局也是遲早的事。
這也不是妄加揣測,因爲湖南的出生人口 5 年間從 90.8 萬人下滑到 41.2 萬人,而且文件本身也提到:
湖南小學人數自 2024 年開始下降,預計到 2030 年将減少 46%,到 2035 年将減少 62%;而初中人數也在 2024 年達到峰值,2030 年開始下降,到 2035 年将減少 53%。
也有人指出:既然要關停學校,爲什麽最近還有學位緊張的狀況?
實際上,2016 年 " 全面二孩 " 政策帶來了一波短暫的生育小高峰,這波小高峰帶來的學位需求主要集中在 2023 年和 2024 年開始釋放。
而這隻是短期現象,更長遠的數據已經告訴我們:随着人口拐點到來,不僅是教師們,連學校都要重新考慮出路了。
那麽,究竟該怎麽辦?
沒關系," 東亞體驗服 " 韓國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
衆所周知,韓國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他們在 2023 年再創曆史新低,全年出生人口僅有 23.5 萬人。
據韓國官方預測,2024 年小學入學人數将首次降至 40 萬人以下,未來兩年将進一步降至 30 萬人以下。即使在首爾,小學入學人數也将從去年的逾 6.6 萬人降至 5.95 萬人左右,降幅超過 10%。
在韓國,幼兒園、中小學早已面臨 " 多米諾骨牌式 " 的關停潮。
據韓國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韓國共有 587 所小學學生人數未達标,較 3 年前增長 10.8%。未達标的學校将成爲合并和關停的對象。
連首爾的一所擁有百年曆史的私立女子高中都傳出 " 将在 2027 年關閉 " 的消息,因爲她們在 2023 年的新生人數僅爲 91 人,連續 5 年低于 100 人。還有一所首爾的男子高中爲解決生源問題,2023 年開始接收女生。
在韓國,連大學都要面臨關停的問題。有韓國報紙指出:就像從最南端開始綻放的櫻花一樣,大學的倒閉潮将從南方開始逐漸往首爾靠近。
來源:央視網
" 鐵飯碗碎掉 " 這事在韓國也發生了。
2023 年,韓國教育部将公立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的編制數量縮減到約 34 萬人,減少 2982 人。這也是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韓國教師人數首次縮編。
截至 2023 年 3 月 1 日,首爾公立小學有 119 名通過聘任的小學教師未被分配到學校,等待任命時間或将超過一年。
在這一情勢下,擁有穩定收入和假期的教師也不再是韓國人的香饽饽了。據韓國機構數據,今年韓國 13 所基礎教育部門教師崗位的競争率爲 2:1,創下近五年來的最低水平。
那學校和老師們怎麽辦?合并重建教育環境是第一步。
在韓國江原道陽谷郡,四所中學加起來也隻有 57 名學生。從 2023 年 3 月開始,四所中學決定共同開辦課程,創造一個超越校園的教育環境。比如在每學期的聯合教育周,四所學校共同舉辦訓練營、體育比賽、藝術演出、英語夏令營等活動。
四所中學的聯合教育周。來源:網絡
更絕的還在後頭。韓國表示:沒有學生,我們就創造學生。
2023 年 3 月,在韓國蔚山小學,140 位 55 歲以上的高齡新生參加了入學儀式。除了曆史等通識教育課程外,他們還可以參加社團活動、野餐、運動日和修學旅行等校園活動。
說白了不就是老年大學嘛。一個 55 歲大叔頂 11 個 5 歲小學生,韓國人是會算術的。
蔚山小學入學儀式沒有一個小學生。來源:網絡
從韓國的例子可以發現,除了轉行,老師和學校們要想找 " 活路 ",要麽合并走精品教育路線,要麽轉崗教老人。
而在國内,咱們之前提到的控制教育類專業其實也是爲了避免這種教師和學校無奈自救的情況。
另外也有一些地方針對教育行業展開探索。
首先是縮小班級規模、降低生師比,這也是喬錦忠團隊給出的重要建議。
在喬錦忠團隊的預測數據中,他們是根據現行的生師比,結合出生人口數據給出的模型。也就是說,在固定的生師比下,由于出生人口可預見的下降,所推測出來的教師數量必然也是過剩嚴重的。
反過來說,如果将來降低生師比,也不會有這麽誇張的教師過剩。
《江蘇教育現代化 2035》就提出,爲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到 2035 年,中小學生師比由 15.5 下降至 13(其中小學生師比由 18 下降爲 15)。
不過小班化教學顯然對教師資質有更高的要求,也不再是躺平的路子了。
來源:江蘇省人民辦公廳
豐台區探索教師退出機制,就明确提出,對于對思想政治素質差、業務能力和工作能力弱、不能完成工作任務、工作中發生嚴重失誤、執行黨政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和廉潔從業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等情況的,如果教師聘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聘期結束後學校可不再續聘,或降低崗位等級、調整崗位聘用。
另外還有轉崗分流,這或許是過剩教師們最穩健的出路。
不過在國内,教師們不一定是轉向老年人教學,而是可能成爲全科教師。
喬錦忠曾在另一篇采訪中提到:現在的師資供給存在較爲嚴重的結構性缺編,語數等大課類老師相對容易過剩,而藝術、體育、科學等小課類老師更爲短缺。
而在半月談發布的一篇采訪中,有一個校長就提出:未來在教師培養上要更注重多學科能力培育,鼓勵學校内部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教學。
看來,以後的孩子不僅不用在五六十人的班裏上課,ta 的體育還可能是語文老師教的。
來源:半月談
不過,不管是哪方面的探索,教師行業的退潮都是必然趨勢。潮水退去,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當然,如果真心喜歡做祖國花朵的園丁,也不必爲此慌張。
脫開高薪、編制這些名頭,教師這個行業最終要回歸育人的本質。
三尺講台也許 " 救 " 不上一心上岸的人,但留得下熱愛它的人。
紅星新聞:" 師範熱 " 降溫 :北師大團隊研究預測,2035 年全國或有約 150 萬小學教師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