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3 年的開年好戲竟然是部國産動畫片。
1 月 1 日,一部名為《中國奇潭》的動畫短片集開播。
無預熱,無宣發,無推廣,卻隻用兩集,就獲得了豆瓣開分 9.5,現在已經升至 9.6 的成績。
圖源:網絡
在我們的過往印象中,國産動畫一直都是個扶不起來的阿鬥。
即便偶然有一兩部引發關注,也大多都是毀譽參半。
但這次,竟然獲得了全網好評,難道中國動畫真的回到巅峰狀态了?
《中國奇潭》好在哪?
《中國奇潭》為何驚豔?
其他的原因可以先放放,有一點必須先誇——
故事。
衆所周知,近些年國産動畫的技術其實已經足以和國際頂尖水平抗衡,但故事卻始終屬于弱項。
而《中國奇潭》目前已出的兩集,故事都堪稱讓人拍案叫絕。
先說《小妖怪的夏天》,改編自《西遊記》。
可能有人一聽又是《西遊記》,頓時下頭:這些年,大聖的故事還沒拍夠嗎?
慢!
《小妖怪的夏天》的主角并非師徒四人,而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小豬妖(圖左)。
劇情很簡單,就是妖怪大王聽聞唐僧即将經過此處,于是就派遣小豬妖等下屬一起籌備 " 捉拿唐僧 " 計劃。
但當我們看完全集就會知道,與其說這故事講的是小豬妖,不如說是展現每個打工人的工作日常。
妖怪大王神采奕奕地說如果抓到了唐僧,會分給每個人一碗唐僧肉湯,這多麼像老闆在給員工畫餅。
而在接到大王分配的做箭任務時,小豬妖積極完成,甚至為了讓箭飛得更快加了羽毛,但隻是因為不符合最初的要求,反而被領導批評。
這就像現實生活中,那些因為領導的無能自大,反而耽誤了自身發展的下屬;
而即便辛辛苦苦砍完一千斤柴,卻因為妖怪大王換了方向,最後被一把火燒光。
這也和職場中自己累死累活做完項目,領導卻根本不領情最後全盤推翻的精力極其相似;
而當小豬妖回家,和媽媽聊起他的工作,雖然知道他辛苦,但媽媽還說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要他堅持下去。
相信每一個在外拼搏的年輕人都能感同身受。
……
最諷刺的是,小豬妖如此崇拜領導,為了捉拿唐僧做了這麼多事,最後妖怪大王卻被豬八戒一釘耙打死,甚至不用孫悟空動手。
這也很像我們跟随領導努力工作,最後發現這些項目、産品、工程,其實是毫無用處的,甚至對旁人來說可笑至極。
主創用一個小妖的經曆,展現了無數社畜的職場人生。
小故事,大寓意。
不懂的人看個笑話,懂的人卻看出了心酸。
而如果說《小妖怪的夏天》屬于雅俗共賞,很明顯就能看出作者對原著的解構表達,那麼第二集《鵝鵝鵝》就值得玩味多了。
故事改編自南朝梁吳均所寫的《續齊諧記》中《鵝籠書生》一篇。
講的是一個貨郎背着兩隻鵝走在路上,遇到一個狐妖變的書生說自己腳痛,就鑽進了鵝籠要貨郎背自己一段路。
半路歇息時,貨郎發現狐妖已經把自己的兩隻鵝吃了,可能是為了感謝貨郎,狐妖就吐出了一桌飯菜,和一個兔女陪吃。
狐妖睡了,兔女說自己其實不喜歡狐妖,也吐出了自己的男子,但當兔女睡着後,這個男子同樣吐出了自己喜歡的鵝女。
套娃還沒結束,這個鵝女也說自己也不喜歡男子。
她喜歡貨郎,想和貨郎在一起。
就在貨郎猶豫半饷終于決定和女人在一起後,狐妖突然蘇醒了,大家瞬間各吞所吐,一切恢複從前。
《鵝鵝鵝》全程無一句台詞,隻用了字幕轉場,但這樣的簡介,反而給了我們更多解讀的空間。
正如結尾字幕寫的那句," 你是個貨郎,就在剛才,你丢了三隻鵝 "。
這就像我們在追逐自己想擁有的事物時,最後往往将自己本身擁有的也失去了。
所以,這故事裡的鵝,其實可以象征很多事物。
愛情、事業、生活……
就像這集标語所寫:幻中出幻,轉輾相生,人間何事不鵝籠?
《中國奇潭》僅出兩集,就已經傾倒了全網觀衆。
自然,能創作出如此精彩的故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
因此,當我們看到他的出品方,就知道這版的精彩從何而來——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曾創作過伴随幾代中國人成長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寶蓮燈》等經典動畫作品,可以說見證了整個國産動畫巅峰時代的電影制片廠。
所以,《中國奇潭》更像是國産動畫巅峰時代的一種延續。
國産動畫為何巅峰
如果隻是故事好,《中國奇潭》或許還不足以被冠以 " 國漫巅峰繼承者 " 的稱号。
更重要的是,它一看就是中國動畫。
何為中國動畫,其實就是極具中國風格的 " 形 " 與 " 神 "。
形是畫風,神是故事。
這一點上,《中國奇潭》和曾經的國産經典動畫堪稱一脈相承。
首先是形。
即,随處可見的中國傳統文化。
就拿我國第一部彩色有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的創作來說。
其中使用最多的傳統元素,就是國粹京劇。
因為導演萬籁鳴要求孫悟空的形象要具有猴、神、人三者的特點。
于是,劇組查遍資料,最終将目光鎖定在具有悠久曆史的京劇猴戲。
劇組先是花了三個月學習京劇,不僅對京劇有了更深的了解,每個人還都學會了 " 翻雲手 "" 舞花棍 " 等表演招式。
而為了更懂猴戲,劇組還請了當年有 " 南猴王 " 之稱的上海京劇團名角為大家講戲。
這才有了一個将京劇臉譜、民間玩具、民間年畫的風格熔于一爐,采用紅、黃、藍、綠、白等單純原色,再用墨、色、線加以統一的極有中國特色的猴王形象。
人物形象取材京劇外,《大鬧天宮》裡面的背景音樂和動作身段也參考了京劇的唱念做打。
但京劇還隻是一部分,更難得的是《大鬧天宮》影片中始終流動的仙氣神韻。
這其實是來自于劇組為了展現最正宗的傳統氣質,走訪全國的古建築,考察各地的泥塑、壁畫,最終,在兩年時間裡繪制了近 7 萬張原畫。
"1959 年的冬天特别冷,我們一行人出外景,走遍了北京故宮、頤和園和大慧寺等多處廟宇,搜集了幾百個來自壁畫、雕塑的線條素材。"
樓宇可以臨摹古人,但瑤池紫府的天庭氣勢該怎麼營造呢?
主創想到了雲。
可當時世界動畫片裡的雲,都是美國、蘇聯那種棉花般一團的雲朵,雖然漂亮,但定然不符合中國傳統意境。
" 中國古代的 " 雲 " 應都帶着如意頭和雲紋,透着吉祥。"
因此,劇組苦苦尋找,終于在北京西山的碧雲寺裡看到一尊南海觀音泥塑,而觀音蓮花座下就有幾朵完整的泥塑雲。
而除了《大鬧天宮》,其實回顧當年許多經典動畫,都能看出主創們對傳統文化的再創作。
比如《葫蘆兄弟》其實參考的是剪紙,《阿凡提的故事》參考的木偶,《山水情》參考的水墨,《聰明的鴨子》參考的折紙,《九色鹿》參考的敦煌壁畫……
這些作品風格不通,但無一不采撷自傳統精華。
因此,這些作品才能在世界的動畫舞台上脫穎而出。
正如當時的法國《世界報》稱贊道:"《大鬧天宮》不但具有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藝術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除了畫風的 " 形 ",當年動畫故事的 " 神 " 也極具中國特色。
中國人講故事,向來喜歡以小喻大,由此及彼,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内涵。
而當我們再度回看那些年的經典動畫時,就會發現,其實每一部都不止我們小時候看的那麼簡單。
比如《大鬧天宮》裡孫悟空和玉帝的對立,其實講的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尖銳的沖突與鬥争。
《哪吒鬧海》裡四海龍王其實在隐喻四人幫欺上瞞下,作威作福,禍國殃民;
《三個和尚》用最後三個和尚齊心救火的情節,批評當時 " 三個和尚沒水吃 " 的落後思想,又提倡了 " 人心齊,泰山移 " 的社會新風尚;
這些經典作品,不僅講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好故事,更在其間埋藏了主創的思想表達,這才是一個典型中國故事應有的高度。
根治自身,才能立足世界,因此不僅當時國内觀衆愛看,國産動畫在國際也享譽盛名。
《小蝌蚪找媽媽》獲得了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三個和尚》獲得了第三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
《鹬蚌相争》獲得了第三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
甚至曾創作出《鐵臂阿童木》的日本動漫之神手冢治蟲,也是因為看了中國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才被激勵,從此走上動畫的創作之路。
那麼,這本該是前景一篇大好,隻需由一代又一代創作者薪火相傳、手手相承的國産動畫創作之路,為什麼會逐漸走向衰敗呢?
國産動畫的沒落和重生
我們常說,人是時代的産物。
事實上,這世上發生的一切,無一不是時代的産物。
中國動畫的創作曆史其實并不短,早在 1926 年,中國就有了第一部動畫《大鬧畫室》,隻比世界第一部《滑稽臉的幽默相》晚了 20 年。
但當時的國産動畫片大多都是學習外國,例如蘇聯和南斯拉夫。
可這就導緻了,即便制作優秀,比如 1956 年的《烏鴉為什麼是黑的》還獲得了國際動畫節的大獎,卻讓很多外國人都以為這是部蘇聯動畫。
這也讓當時的中國動畫人意識到," 對他國動畫亦步亦趨的模仿,是不利于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的 "" 隻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出路 "。
于是,上海美術電影廠廠長特偉在 1957 年提出了 " 探民族風格之路 " 的口号,由此開始了中國動畫的民族風格建設。
像《驕傲的将軍》《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大鬧天宮》《漁童》都是這期間出品的。
雖然之後文革使中國動畫事業受到阻礙,但随着浩劫結束,中國的文藝屆再次百花齊放,而動畫人也再次以更大的熱情,繼續秉承着 " 民族風格 " 的道路投入到動畫創作當中。
《哪吒鬧海》《三個和尚》《雪孩子》《南郭先生》《天書奇譚》等就是這段時間出現的。
然而,更大的打擊來了,随着改革開放,美日動畫開始沖擊國内市場。
國産動畫一方面因為動畫人不懂市場化操作被打得措手不及,人才流失,創作也開始停滞;另一方面那時期的國人也更偏重洋文化。
腹背受敵之下,國産動畫因此沒落。
而這一沒落,就是十多年。
中國動畫,經曆了從無到有,再到根基于民族風格進行創作,從而走上巅峰,最終因為沒跟上世界動畫的格局從此青黃不接。
往事難追,我們自然遺憾,但幸運的是,中國動畫的根還是紮下了。
2015 年,《大聖歸來》上映,中國觀衆再次對國漫有了信心,也有了國漫崛起的口号。
而這部電影的導演,就表示自己是受《大鬧天宮》影響,從而創作出的。
而如今的《中國奇譚》,也有一個幕後信息也讓我感觸良多。
在《鵝鵝鵝》的原著《鵝籠書生》裡,攔路的本是一名書生,而導演則将其改成了一個跛腳的狐妖。
這個改動看似隻是加了一些細節,但導演說,自己其實是受了《天書奇譚》的影響。
《天書奇譚》裡就有一個跛腳的狐妖角色,而他非常喜歡這個角色。
這個片段讓我感慨,盡管《大鬧天宮》《天書奇譚》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動畫片了,但他們依舊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動畫人。
《一代宗師》裡說:"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我們相信,隻要這些經典動畫對中國人的影響仍在,隻要中國電影人依舊秉承着 " 民族風格 " 的道路繼續動畫創作,隻要我們依舊相信這群人,中國動畫就一定能重歸巅峰。
風起青萍之末,這一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但一定不會太久。
監制 - 她姐
作者 - 他山石
微博 - @她刊 iiiher
點擊 " 閱讀原文 " 可以來微博找她姐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