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最具争議性的車界新聞,莫過于上汽在印度的合資了。
印度最大鋼鐵生産商 ISW 集團正式宣布,确定與上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JSW MG Motor India ,并在印度生産銷售 MG 品牌的電動汽車。
而且連具體的發展規劃都已經定好了,公司年産能會從今年的 10 萬台,拓展到 30 萬台,并且每 3 到 6 個月就推出一款新能源産品。
JSW 集團主席 Sajjan Jindal 還站出來說,他們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在印度銷售 100 萬輛電動車,在新能源車中的份額也要從現在的 2% 增長到 33% 。
所以,多年被合資的上汽,終于有機會合資别人啦?
按道理說,用技術換市場這是好事啊,畢竟中國以前也是這麽幹的,還成就了大衆、奧迪等一系列品牌,但爲什麽現在會有這麽多争議呢?
實際上,上汽的這次合資和國内的情況還真不一樣。
中國過去的合資是準入門檻,不合資就不給進來,因爲怕你沖爛國内還比較稚嫩的汽車市場,所以才有用技術換市場這一說法。
而上汽名爵,其實早就在印度立足了。
2017 年,上汽集團投資了 32.75 億元人民币,在印度獨資設立 MG 印度汽車有限公司,而且是工廠設備都跟過去了,包括整車制造基地及配套供應商園區。
并且在 2019 年, MG 印度的第一款車 Hector 就已經開賣了,在國内,這車其實就是寶駿 530 。。。
後來又加入了 Gloster (大通 D90 )、 Astor ( ZS 燃油版)、 ZS EV 、和 Comet EV (五菱 Air EV ),反正按上汽在歐洲的打法,隻要拿自己的車貼個地道英倫正米字旗的标,就能在海外大受歡迎。
到目前爲止, MG 在印度的總銷量大約是 20 萬輛,光去年就實現了年銷 6 萬輛,增長 18% ,前景一片大好。
但印度。。。
過去的事實告訴我,當你想要印度的錢,印度就想要你的命。
當年小米、華爲、 OPPO 、 vivo 以及中國的各種 APP 都無不慘遭印度毒手,小米先是因爲稅務問題被罰款 5 億多,又是被凍結 48.5 億資金,後來在多方壓力下才不得不撤銷。
所以,上汽在印度合資的這個事,更像是一種妥協。
在去年 6 月,《 印度斯坦時報 》就有傳聞透露出來,說 JSW 集團準備收購 MG 印度的部分股權,最終會導緻上汽持股比例降至 50% 以下。
當時上汽還立即發文澄清,稱消息 " 嚴重背離事實 " ,但現在看來這并不是空穴來風。
在合資公司成立後,上汽最後隻有這個公司 49% 的股份,而 JSW 将擁有 35% ,另外的 16% 也将在印度的經銷商和員工手裏,也就是說主導權是在印度人手裏,這家公司就是印度公司。
那中國的合資難道不是這樣的嗎?還真不一定。
在 1994 年,國務院印發的《 汽車工業産業政策 》第六章第 32 條上規定: " 生産汽車、摩托車整車和發動機産品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 50% ,合資公司不得超過兩家。 "
但事實上,大多數合資企業,比如上汽大衆、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奇瑞路虎捷豹等,都是卡在 50% 這個坎,也就是和國外車企五五開,更别說,現在國内都已經完全放開股份占比限制了。
像印度這樣占比 51% 的其實隻有北京奔馳,占的比較多的也就一汽集團,它占了一汽大衆的 60% 。
股份占比高倒也不一定說産品規劃都得聽你指手畫腳,一般來說,外資負責技術和産品,内資負責人事和執行。但如果你不占主導位置,至少在利潤分配,以及對重大事項的決定時,你的權重就要小得多。
還記得曾經在問到上汽會不會與華爲合作時,上汽說 " 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裏! "
而這次,靈魂是保住了,但軀體恐怕要沒了。。。
不僅如此,這件事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當時上汽對 MG 印度的估價是 80-100 億美元,但在印方邀請 " 喝茶 " 以後,最後的合資公司的總估值僅有 15 億美元,這上汽居然也同意了。
也就是說,上汽的這個 " 合資 " ,幾乎是把一半股份 " 白送 " 給印度的,合資隻是一個幌子而已。
所以,上汽在印度忙活了整整 7 年,最後把成果拱手讓人,而 JSW 幾乎空手套白狼就把 MG 給拿下了?
那上汽是傻嗎?
也不能完全這麽說,咱們再拿手機行業舉個例子,之前被折騰得死去活來的小米和中國手機廠商們,其實到現在都還混得不錯,小米在重壓之下, 2023 年竟然還增長了 31% ,真的一點毛病沒有。
網上那些勸中國品牌離開印度的聲音,可能得歇歇了。
而汽車也是同樣的道理,印度的汽車市場放眼全球也是相當巨大,在 2023 年,印度汽車年銷 507 萬輛,僅次于中國和美國。
雖說同樣 15 億人口,中國年銷 3000 萬輛,印度隻有六分之一,但在印度,許多人還隻習慣三輪車、摩托等交通工具,完全是一塊處女地,在未來有相當可觀的增量空間。
不僅如此,如果說燃油車在印度還是一片青草地,那電動車,更是連毛都沒有, MG 上來就成了印度僅次于塔塔的電動車品牌。
而且印度政府還在積極推動電動化進程,你可能沒想到,印度還宣布在 2030 年禁止燃油車,并且對滿足特定條件的電動車,可以享受 15% 的進口稅減免。
所以,上汽通過英國汽車品牌的契機進入印度市場,絕對算不上一手爛棋。說白了,印度能讓你進來吃口飯,已經很不容易了,此時舍車保帥,斷臂求生,對上汽來說,可能更務實一點。
畢竟賺錢嘛,不寒碜。
正如當年大衆進入中國,談判過程也并不輕松,長達六年的漫長 " 桑車談判 " ,讓當事人從黑頭發都談到了白頭發。
所以國際化是有代價的,随着中國汽車出口越來越多,這樣的 " 吃虧 " 也可能越來越頻繁。
但在汽車行業,車企的地位從來不在于股份多寡,而在于你真正能掌握的技術實力。
希望上汽這次真的能保住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