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在戰争題材的影視劇中,沖鋒槍的身影很常見,甚至于說這種 " 近戰利器 " 幾乎成了戰争劇中的标配。
不過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沖鋒槍的實際配備情況不同,還是應當多加注意的。
以我國的情況來說,最早在 1920 年代時即有使用沖鋒槍,主要以湯姆遜和花機關爲主,國内兵工廠還進行了仿制;所以當時各路軍閥衛隊 / 精銳部隊中裝備沖鋒槍的數量,往往還不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1930 年代前期。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内兵工廠不再仿制沖鋒槍,所以到抗戰中期我國軍隊裝備沖鋒槍的數量就到了一個低谷。抗戰後期老蔣嫡系開始裝備大量的沖鋒槍,一直到解放戰争時期,其仍在不斷列裝,不過大部分都是裝備不久就被繳獲了。
就我軍的情況來說,早在紅軍時期便繳獲并裝備了一批沖鋒槍;抗戰時期,也有少量沖鋒槍使用;到解放戰争時期開始繳獲大量的沖鋒槍,所以我軍沖鋒槍的大批量使用,主要是在解放戰争時開始的。
随着沖鋒槍繳獲的不斷增多,這種利于近戰的武器很快在我主力部隊中得到了普及,裝備到了步兵班一級。
到 1950 年抗美援朝戰争爆發時,因爲最初蘇聯武器還未到達,所以無論是最先入朝的原四野主力也好,還是後續入朝的原三野主力也罷,所使用的都是先前繳獲的 " 萬國造 " 武器。
以步兵武器來說,沖鋒槍顯然是很重要的一款,當時東西兩線的志願軍部隊均列裝了爲數不少的沖鋒槍。
以志願軍第 9 兵團第 27 軍來說,該軍前身是著名的華野九縱,在常年與國民黨軍精銳部隊的交戰中,繳獲了一大批沖鋒槍。所以這種裝備在第 27 軍中,當然是不罕見的。
長津湖戰役時,該軍除了原轄的 3 個師外,還增編了第 94 師,所以一共是 4 個步兵師;這 4 個師總計裝備有 2763 支沖鋒槍,平均每個師有将近 700 支沖鋒槍。
當然,因爲第 94 師不算精銳,隻是臨時劃撥過去的,所以實際的裝備情況并不平衡;第 94 師的沖鋒槍裝備數,應當不及第 27 軍原轄的 3 個主力師。我們以平均數分析,隻是講一個大概的情況。
比如以步兵班而言,基本是配備 2 支沖鋒槍,這樣的話一個步兵連大約有将近 20 支沖鋒槍;一個步兵團有 9 個步兵連,加上警衛分隊,大約全團會有 200 來支沖鋒槍;以三個步兵團計的話,便是 600 來支沖鋒槍。
然後多出來的 100 來支沖鋒槍,則配備于師部直屬的警衛和兵種分隊,這樣 700 來支沖鋒槍基本便可強化到各級戰鬥單位中。
當然,有網友可能會說,這一個師才 700 來支沖鋒槍,似乎不算多吧?
在當時的配置中,其實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咱們不是還有步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嘛!也不是隻裝備沖鋒槍,而且就第 27 軍的實際情況來說,還裝備了爲數不少的卡賓槍,平均每個師大約有 400 多支。
另外就是跟美軍比較,美軍當然不缺沖鋒槍,但它當時的步兵編制中,其實是沒有沖鋒槍的。
所以比如說在長津湖戰役中,反倒是我軍步兵更多地在使用沖鋒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長津湖戰役中第 27 軍裝備了爲數不少的沖鋒槍,可在實際作戰中消耗的彈藥卻不算多,總計隻有 14 萬餘發。
具體來說,在新興裏戰場消耗沖鋒槍彈 74092 發;在柳潭裏戰場消耗 67852 發。
用總的耗彈量除去沖鋒槍的實際裝備量,那麽平均每支沖鋒槍在長津湖戰場上隻打出了 52 發子彈。
我們知道,沖鋒槍射速快、耗彈量大,在激烈戰鬥中平均每槍打 52 發的數據并不算很高。
難道是缺少沖鋒槍彈的因素?
據第 27 軍的戰史資料顯示,當時沖鋒槍以 100 子彈爲一個基數;戰前第 79 師沖鋒槍有 2 個基數的沖鋒槍彈、第 80 師有 1.41 個基數、第 81 師有 1.47 個基數、第 94 師有 1 個基數。
由此可見,第 27 軍的沖鋒槍平均隻打掉了半個基數的彈藥;即便是攜彈最少的第 94 師,彈藥也是夠用的。
那麽到底是什麽情況所緻?
我們知道,沖鋒槍的近戰火力雖猛,但有效射程很近,必須要在真正的近戰範圍内才可發揮作用。
而在長津湖戰役時,美軍的火力非常強,這使得志願軍部隊很難有效沖入其陣地,并發揮沖鋒槍的近戰威力。
在沒有進入有效射程前,百戰老兵們是不會徒耗彈藥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沖鋒槍彈的消耗,基本都是沖入美軍陣内的先輩勇士們,在與坦克和大量美軍的激烈搏殺中,消耗的彈藥。
從這個角度分析看,沖鋒槍彈的總體耗彈不算多,卻并不意味着戰鬥不夠殘酷和激烈,而是恰恰相反!
在這裏我們需要對志願軍當時的作戰環境及面對的敵方火力多說幾句,以免大家受到影視劇的誤導。
在不少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美軍火力都是隻打第一線,往往影視鏡頭搞得人擠人就沖過去了,随後便是以多打少的近戰。
事實上美軍的火力是分層的,它有 155 毫米榴彈炮和 105 毫米榴彈炮,還有重迫擊炮和各類中小口徑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其大威力武器往往打的縱深,會以火網形成若幹火力攔截線。
當時的沖鋒,真正困難的是如何穿過這些重火力,而在電影中這些是基本不體現的。
即便是穿過重火力到了美軍陣前,它又有警戒陣地、主陣地和預備陣地,坦克等重武器遊蕩其中,大量明暗火力點布設其中,要打起來也很不輕松。由于我軍後續部隊往往遭到火力攔阻,這時率先沖過去的部隊往往是要以少打多的。
在火力懸殊如此的情況下,志願軍戰士們唯有将戰術和戰鬥意志發揮到極緻,才可有效殲敵。
新興裏戰場上全殲美軍第 31 團級戰鬥隊主力便是如此;柳潭裏戰場上重創美陸戰 1 師主力,也是一樣。
而使用沖鋒槍的戰士,往往是先導突擊的精銳,我們在談光輝勝利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這些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