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3 月底,阿裏完成了史上最重要的組織變革。4 個多月過去,阿裏用一份穩健的财報向市場展示了變革成果。從數據上看,所有業務部門都有所改善,在張勇的帶領下,阿裏雲重回增長。這份超出市場預期的答卷,是偶然還是必然?
作者 | 陳法善
編輯 | 劉楊
經曆重組不久的阿裏,用一份超出預期的财報回應外界的關切。
此前,幾乎在每條業務線,阿裏都面臨多個強有力的競争者,對手的窮追不舍不斷改變着競争格局,也在壓制阿裏的增長空間。
而在最新一季财報中,不論是用戶數、用戶活躍度,還是營收、利潤,阿裏正表現出足夠的增長韌性,重回高增速軌道。同時,在巨大的組織變革、擴大投入的情況下,實現了成本和費用的基本穩定。
在互聯網列強中,阿裏或許是最不安分的那一個,從率先完成管理層新老交接棒、" 大中台、小前台 " 改革,再到近期 "1+6+N" 組織變革,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阿裏的每一個動作關乎自身,也成了觀察互聯網發展動向的窗口。
阿裏是如何通過防守反擊,重回增長軌道的?
重回增長軌道
8 月 10 日晚間,阿裏公布了架構大調整後的第一份季度财報。
在财報公布前,市場已經給了一個相對樂觀的評價,阿裏美股盤前上漲了近 4%,最終報 99.22 美元 / 股,漲幅 4.6%。
财報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的一個季度,阿裏營收 2342 億元,同比增長 14%;經營利潤 425 億元,同比增長 70%;多個核心業務闆塊取得雙位數增長。
在這份财報中,爲了對齊 "1+6+N" 組織架構調整,财報統計口徑做了相應調整,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業績增速的判斷,但整體而言,阿裏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
此前," 大中台 " 戰略爲阿裏的擴張、業務敏捷叠代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對手的快速崛起,讓阿裏在各個賽道都面臨多個強有力的競争者。對此,市場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即阿裏就像是一隻八爪魚,每根觸腳都需要對付一群對手。
同時,統一吃 " 大鍋飯 " 的機制也影響了各業務闆塊對外界變化的應對速度。放權,誰做得好誰優先上市,給了各版塊更大的操作空間。
阿裏董事會主席張勇表示,随着阿裏持續推進架構重組,各項業務開始展現出新的活力,阿裏收獲了一個業績穩健的季度,公司将通過自我變革、鼓勵創新、激發組織活力,聚焦各業務的長期增長。
阿裏正擺脫過去兩年的陰霾,重新回到正增長的軌道。
從 " 現金牛 " 淘天闆塊看,這是阿裏營收的基本盤,也是防守反擊最激烈的地方。本财季,阿裏中國商業零售業務營收 1098 億元,同比增長 13%;經 EBITA 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 9%;客戶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長 10%,達到近 800 億元規模。
此前,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的崛起分流了不少淘天客戶在線營銷預算,不禁讓外界擔憂淘天是否能夠守住自己的護城河。上半年,爲了活躍電商生态,淘天打出了低價優質、回歸中小賣家、内容化等組合拳,帶動用戶規模、用戶質量的持續增長和 GMV 的增加,CMR 與利潤等核心指标增速超預期。
在電商之外,外界對阿裏雲業務給予了格外關注。這不僅是因爲亞馬遜、微軟等巨頭已經将雲業務培養成新的增長點,還因爲新能源車、大模型、AI 等業态的發展,讓雲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特别是上半年,大模型、AI 大受熱捧,這些業務的訓練離不開 " 雲 " 高性能、低成本的服務的加持。
财報披露,本财季阿裏雲營收 251 億元,同比增長 4%,增速較上個季度提高 7 個百分點。表面上看似未能兌現市場利好的期待,實際上,這與後疫情時代,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線上視頻等需求減退有關,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場利好。
不過,疫情的幹擾屬于短期因素,這方面的影響逐漸消退後,阿裏雲正處于築底回升階段。眼下,擁抱 AI 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也将帶來全新機會。張勇認爲,千行百業都值得用 AI 再做一遍。
僅就電商而言,謙尋、遙望科技、快手都在推自己的數字人分身、直播業務,用 AI 快速生成視頻、圖文素材,正是重構電商業态的全新嘗試。而這些都離不開雲的算力支持。
此外,本次财報中另一個亮點是蔣凡帶隊的國際零售業務。遠征海外近兩年後,因出色的業績,蔣凡憑 " 軍功 " 于 7 月重回阿裏合夥人序列。
國際零售業務包括東南亞電商平台 Lazada、土耳其電商平台 Trendyol 和南亞電商平台 Daraz 等。本财季,該業務闆塊營收 171 億元,同比增長 60%。業績強勢增長的基礎是用戶活躍度的提升。截至 6 月底,阿裏國際數字商業集團訂單同比增長 25%。
雲業務 " 反彈 "
從業務布局、規模看,阿裏雲在國内雲服務廠商中處于領先地位。
爲何财報中,雲業務增速不像其他業務那樣迅猛?這與疫情的擾動不無關系,疫情期間,線上辦公、遠程教育、短視頻等需求大幅增加,短期内拉爆了雲服務需求。
除此之外,頭部客戶需求減少、國内經濟回暖相對偏弱造成企業預算收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雲服務增速。不過從受影響程度看,這些屬于短期因素,不會改變雲服務長期向好的勢頭。
張勇表示,疫情帶來的影響正逐漸被消化,後續将聚焦公有雲,提高雲服務增長質量,在優化銷售結構、客戶結構後,将保持長期增長勢頭。同時,存儲、網絡、人工智能将帶來新的增長點。
從長期看,中國雲産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與美國相比,中國企業在雲業務上的支出占 IT 支出的比重偏低。據統計,中國的 IT 支出占 GDP 的比重爲 1%,美國是 5%;雲服務在 IT 的比重中國是 15%,美國是 21%,雲基礎設施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潛力。
張勇認爲,人工智能帶來巨大變革,各行各業都希望利用 AI 提高服務,這離不開大量高性能算力、模型訓練,爲服務提供支撐,爲雲服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長期增長引擎。
以新能源車爲例,中國汽車在國内外攻城略地:7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59.7%,每賣十輛車中,就有六輛新能源車;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增加 2.6 倍,占整體汽車出口的 25%。
新能源車的發展将車輛的競争重點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轉移到智能座艙、輔助駕駛、智能車聯上。" 上雲 " 成了車企共同的選擇,才能驅動硬件發揮出更強性能。
國際研究機構 Gartner 曾做過測算,每輛自動駕駛聯網車輛每天至少産生 4TB 數據,車賣得越多,數據處理成本将出現指數級增長。
爲了降低數據成本,目前,一汽、長安、長城、吉利等頭部車企,以及 " 新勢力 "、地平線等自動駕駛公司,都将雲服務放到了阿裏雲上。
2022 年 8 月,小鵬汽車與阿裏雲合作的智算中心落地内蒙古烏蘭察布。據小鵬汽車測算,預計從 2025 年起,每年至少需要爲算力投入 10 億元,如果不提前布局,做好算力儲備,今後五年,公司的算力成本将從億級,增加到數十億級。
雲計算給汽車産業帶來的效率提升顯而易見。此前,小鵬一個典型核心自動駕駛模型訓練一遍需要七天,而通過雲計算,時間被壓縮到一小時,效率提升了 170 倍。
爲客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雲服務,構成阿裏雲變現的基礎。張勇認爲,客戶把基礎模型、大模型部署在阿裏雲,阿裏雲便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試調、微調,發揮出更好性能。這是阿裏雲作爲雲計算基礎設施的一大優勢。
在生成式 AI 方面,阿裏雲已圍繞生成式 AI 發布一系列新功能,例如,自 " 通義千問 " 于 4 月發布後,阿裏雲升級其音頻轉寫平台 " 聽悟 ",爲其配備 AI 驅動的會議分析能力;7 月,阿裏雲又推出生成式 AI 文生圖模型 " 通義萬相 "。
回歸用戶、商家,淘天拓寬護城河
電商業務作爲阿裏的核心,近年來受沖擊較大。
從大環境看,今年以來,CPI 同比增速連續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意味着消費增速面臨較大壓力。電商平台發展與宏觀經濟息息相關,大環境走弱,增加了電商業務的不确定性及波動性。
從行業格局看,繼拼多多之後,又有抖音、快手搶蛋糕,二者在 2022 年電商 GMV 均達到萬億級别,成了破萬億最快的平台之一。萬億規模對平台來說具有标志性意義,當平台體量達到萬億時,在生态、用戶規模上就有了跟淘寶天貓叫闆的底氣。
受此影響,市場此前對淘寶天貓客戶管理收入增速的預期爲 4-5%,後上調至 7-8%,而财報披露的增速爲 9%,超出市場預期,已逐步趕上電商行業大盤增速。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5 月下旬,馬雲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範圍内的溝通會,并爲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在此之前,淘天已經通過商家扶持、價格力比拼、增加内容供給等方式,提升生态活躍度。截至 6 月底,淘寶 APP 日均活躍用戶同比增長 6.5%。
用戶獲取和留存率的提升,也帶動淘天 "618" 訂單量、訂單金額的穩健增長。特别是粘性更強的 88VIP 會員,消費金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戴珊表示,随着宏觀經濟回暖,線上零售滲透率将穩步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從内部看,得益于淘天的價格力優勢,爲客戶提供了更多高性價比商品,對客戶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面對外部競争壓力,淘天選擇将注意力放在擴大用戶及商家規模上。
" 用戶爲先、生态繁榮、科技驅動。更多的用戶規模會帶來更多的商家,然後産生正向驅動循環,更多商家的信用增長會讓淘天獲得更多收入,從而在用戶的規模和體驗上繼續投入。" 戴珊說。
除了鞏固國内電商基本盤,阿裏海外電商業務表現亮眼。從布局看,阿裏海外電商業務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土耳其、南亞一帶,相互間差異性較大,很難說有統一的模闆可以打遍天下。
蔣凡透露,海外電商業務通過結合當地消費習慣、文化和零售業格局等因素,已經找到自身獨特優勢。其中,中國的商品供給發揮了很大作用,并通過物流體系,讓消費者有良好的履約體驗。
此外,得益于供應鏈優勢,中國企業與海外市場的 B2B 聯系緊密,to B 企業将扮演齒輪的作用,撬動當地 to C 市場的發展。
阿裏拆分後的第一份成績單超出預期,面對大環境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場波動,增強自身能力顯得尤爲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