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芯芯
編輯|靖宇
2023 年,是 AI 軟件崛起的一年。
而 2024 年,或許将成爲 AI 硬件逐漸嶄露頭角的一年。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2024 上,一款名叫 rabbit r1 的消費級 AI 設備首次亮相,便搶走不少産品風頭,首批 1 萬台迅速售罄。緊随其後的幾個批次也在短短幾日内賣完。
該設備在引爆 CES 後,被捧爲 AI 領域的一大突破,創造了一種「後智能手機的體驗」。與此同時,技術社區和媒體對 rabbit r1 褒貶不一,既有不少 AI 硬件角度的積極評價,有對設計缺陷的關注和對存在意義的質疑。
它究竟有什麽用?是又一次 AI 炒作的産物?還是 AI 時代的下一個 iPhone?
近日,rabbit r1 背後的公司 rabbit inc 創始人呂騁,出面回應了關于 r1 這個「AI 爆款」硬件背後的思考,以及 AI 創業者在當下的熱潮之中,應該怎樣與巨頭競争。
r1 「爆賣」5 萬台
「第五批的 1 萬台 rabbit r1 設備已經賣完。」rabbit 公司上周宣布了這一消息。
自亮相以來,rabbit r1 吸引了科技圈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經賣出 50000 台,第六批預購已開始,交付至少需等到六月。甚至有人已經加價幾百美元,将 rabbit r1 挂在 ebay 上進行拍賣。
第五批 rabbit r1 宣布售罄 | rabbit
對于很多買家來說,在外觀上,這台方形機子首先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複古感的橙色外殼,如同上世紀的掌上遊戲機。
機子的觸摸屏是 2.88 英寸,有一個滾輪用于浏覽 AI 執行任務的信息,有一個按下即說按鈕,還有一個帶有隐私門的旋轉攝像頭,可以執行計算機視覺任務,比如識别物品。
設備内部配置 4GB 内存、128GB 存儲,搭載 2.3GHz 聯發科處理器,有 Wi-Fi 和蜂窩連接選項,一個 USB-C 端口和一個空的 SIM 卡槽,設備價格爲 199 美元。
rabbit r1 規格和結構 | rabbit
但與智能手機不同,rabbit r1 沒有獨立的應用程序,而是通過自己的操作系統 Rabbit OS 連接手機應用。
簡單來說,rabbit r1 如同一個 AI 代理人,替你操作手機。
據其公司介紹,Rabbit OS 是首個建立在 Large Action Model(LAM 大動作模型)上的操作系統。在 AI 功能層面,LAM 與 LLM 的區别在于,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并轉化爲可執行任務。LAM 能與常見應用程序(如 Apple Music、Uber、eBay 和 Amazon 等)交互,支持語音命令,代表用戶執行複雜任務,如制定旅行行程、訂票、購物、發送信息、控制音樂、回答查詢等。
這個基礎模型據稱可以通過學習用戶在使用特定應用程序時的意圖和行爲,來推斷和建模人類在計算機界面上的操作,然後模仿和執行它們。在不久的将來,用戶可以教會自己的「rabbit」執行特定任務,比如使用圖片編輯軟件從照片中去除水印。
「這些功能,使用戶能夠比在最強大的旗艦智能手機上更快地觸發動作。」rabbit 的官方聲明稱。
而且,隐私保護是 rabbit r1 的一個賣點,其稱設備沒有「始終監聽」模式,遠場麥克風隻在按下 Push-To-Talk 按鈕時才錄音,旋轉攝像頭設計以确保隐私,用戶可随時擦除存儲數據。
r1 的攝像頭可以宣傳,能保護隐私|rabbit
不過,在 rabbit r1 風靡的同時,一些人對設備的設計提出了質疑。比如「如果你是左撇子怎麽辦。」或者「右側有很多空間浪費,因此即使你是右撇子,也無法用拇指觸及整個屏幕。」
除了對左撇子不友好,還有網友不滿設備的厚度,認爲揚聲器有點刺耳,或者吐槽 SIM 卡槽僅支持 4G LTE 速度等。
此外,還有實用性層面的質疑,即 rabbit 爲何不直接開發手機應用程序,而費事制造一台硬件設備。有矽谷軟件工程師直言,「我用手機 app 就行,隻要一台設備就行,爲什麽要兩台,本來很簡單的事情爲什麽要搞這麽複雜。」「而且 LAM 是否也有 LLM 的缺陷?Large Action 出錯了怎麽辦?是否還要花時間确認設備是否真的執行了任務?」
盡管如此,在體驗上,還是有玩家認爲這些所謂的問題都可以「原諒」,表示 r1 是一種突破性産品,提供了一種與技術互動的全新方式,乃至于創造了一種「後智能手機的體驗」。
還有的買家純粹覺得,「它看起來很酷」「很可愛」就夠了。
更有甚者認爲,「就是它了。這就是 AI 時代的 iPhone 時刻。rabbit r1。」
有網友稱 rabbit r1 是 AI 時代的 iPhone 時刻| X
r1 不是「AI iPhone」
創造這台橙色機子的公司叫 rabbit,成立于 2020 年,總部位于加州洛杉矶,由一群 Kaggle 大師、前谷歌工程師和多次創業者建立。
在 rabbit r1 發布會上,rabbit 首席執行官呂騁(Jesse Lyu)站在黑色背景前,穿着黑色 T 恤,手持一台鮮豔的橙色設備。在那之前,他最爲人知的身份是渡鴉科技創始人。
呂騁本科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專業是金融數學和市場營銷,曾是 Y Combinator 創業營的兩屆畢業生。他在 2013 年創辦了渡鴉科技 Raven Tech,開發了會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後被百度收購,用于智能音箱,因爲這個原因,他曾在百度工作過一年多。
到了近幾年,呂騁與瑞典消費電子公司和制造商 Teenage Engineering 的創始人 Jesper Kouthoofd 聯系緊密,在該公司擔任董事會成員,rabbit r1 機身也是和 Teenage Engineering 合作設計的。
截至目前,rabbit 已從包括 Khosla Ventures、Synergis Capital 和 KAKAO Investment 在内的投資者那裏籌集了約 3000 萬美元的資金。
rabbit 首席執行官呂騁演示 rabbit r1 | rabbit
「今天是人機交互新時代的開始,」rabbit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呂騁說道,「我們已經到達一個我們的智能手機上有數百個應用程序,其複雜的用戶體驗設計使彼此之間無法通信的地步。結果是用戶對其設備感到沮喪,并經常迷失方向。」
呂騁稱,rabbit 現在正努力通過 AI 建立「一種直觀的無應用體驗」,大型 Large Language Models(如 ChatGPT)展示了通過 AI 理解自然語言的可能性,而他們的 Large Action Model 則「更進一步,它不僅僅是對人類輸入生成文本的響應——它代表用戶生成并執行動作,以幫助完成任務。」
他強調,rabbit r1 現在不是想取代手機,而是一種「與手機完全不同」的東西。
呂騁認爲,手機市場被兩個強大的操作系統把持,它們已經在形式和用戶體驗上深深根植于消費者的預期,對于一家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而言,若試圖挑戰這一局面,将導緻永無止境的競争。
那麽,爲什麽還是要制造硬件,而不是應用程序?
呂騁承認,Rabbit 在理論上可以是一個軟件産品,但他的擔心是,「App 相對容易構建,但也容易被複制,在維護和建立客戶忠誠度方面非常困難。」
他還認爲,除了需要爲 iOS 和 Android 創建和維護應用程序的麻煩,在這兩個平台,「并不是說它們惡意,但它們有權随時将你摧毀。」同時,蘋果等公司可能會看到他的代碼,「記住在 App Store 早期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叫做手電筒,現在看看發生了什麽?蘋果隻是将該功能納入了 iOS。」
「因此,構建應用程序對于初創公司是否可持續呢?也許不是。」盡管硬件昂貴且具有挑戰,他認爲硬件能爲公司業務提供更多護城河,「作爲初創公司的最佳方式是在硬件上降低風險。」
這也并不是說硬件就是完美的,「我們并不是說你應該抛棄你的手機,也沒有妄想認爲攜帶兩個設備比一個更好」,隻不過,當下這個階段,呂騁覺得他們首先要解決的是軟件體驗,産品人體工學的問題優先度置後。
目前的産品更多的是一種平衡,按他的說法,屬于「帶着宏遠願景」但又「謙虛謹慎而大膽的小步」。前者在于人機界面變革的機遇,後者的意義在于,他們想用 Rabbit 這個「新的小玩意」讓用戶回到 90 年代的美好時光。
rabbit r1 的設計靈感來自無線電操作員的設備,其中包括巨大的對講機按鈕,追求有趣和可靠性。
r1 的按鈕模仿的是對講機的 Push to talk 設計|rabbit
呂騁稱,那個按鈕設計是一個不需要大腦思考就做出的決定,因爲這種按鈕讓人感到熟悉,可以獲得實際的模拟反饋,滿足可靠控制的渴望,相同的設計想法也貫穿于 Rabbit 的滾輪和攝像頭中。
至于 AI 硬件究竟意味着什麽,呂騁認爲,AI 的 iPhone 還很遙遠。在他看來,硬件創業困難,AI 硬件領域是全新的,沒有人能在第一次嘗試中做到任何事情,爲了降低風險,他在 Rabbit 的設計方面選擇更加保守。
對于 rabbit r1 的嘗試,還是有行業名人表示認可。在 2024 達沃斯論壇期間,微軟首席執行官 Satya Nadella 表示,自喬布斯于 2007 年首次推出 iPhone 以來,Rabbit OS 和 r1 的演示可能是他見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之一。
AI 硬件大戰開啓
現在,矽谷工程師們都在争相搞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大事情。
在 AI 發展迅速的背景下,呂騁覺得,他們必須現在就推出産品,把握戰略上的時機。
市面上已經開始湧現越來越多圍繞 AI 創造的硬件,有些産品隻是與聊天機器人連接。呂騁爲了凸顯自家 rabbit r1 的便宜,還在發布會的屏幕上展示了 Humane 的 AI Pin 等硬件設備,作爲一種對比。
Humane 是一家由前蘋果高管成立的硬件初創公司,他們做的可穿戴設備 AI Pin 于去年 11 月公開亮相。但先飛的鳥并不能保證和代表成功,在發貨任何設備之前,有消息顯示,該公司 1 月初已經裁了 4% 的員工。
前蘋果高管創業推出 AI Pin | Humane
與此同時,科技巨頭也已經加入實驗場。谷歌正将生成式 AI 集成到其硬件産品中,Pixel 8 系列已經包含了一些利用生成式 AI 的照片編輯功能,如「Magic Editor」和「Best Face」。最近的 Pixel 8 Pro 更新還啓用了生成式 AI 摘要和 WhatsApp 的自動回複建議。
圍繞 AI 硬件,谷歌在未來可能還有更多計劃和動作,包括在 Pixel 9 上推出新 AI 助手,以及具有物體識别功能的 AI 眼鏡等。
亞馬遜的智能音箱産品也将迎來生成式 AI 的加成,去年就預告了基于新的大語言模型構建的新版 Alexa,使其表現更加接近人類。
蘋果的行動也備受關注,但蘋果在生成式 AI 方面并不高調。據稱 CEO 蒂姆 · 庫克并不覺得必須在 iPhone 的相關功能名稱中加上「AI」,但有傳言稱蘋果已經有關于生成式 AI 的重要計劃,包括在 Siri 中引入大型語言模型,建造 AI 服務器等。此外,在去年底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蘋果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在内存有限的計算設備上運行大型語言模型的新方法。
OpenAI 方面,CEO Sam Altman 除了支持過 Humane,已經與前蘋果設計高管進行了一些關于消費者 AI 設備的讨論,據稱還與軟銀的孫正義進行過籌集 10 億美元資金的談判,
至于如何面對這些巨頭的競争,呂騁在 X 上有這麽一段回應:「一種普遍看法是,哦,蘋果可以做,谷歌也可以做,那你隻會被碾壓。是的,它們作爲巨頭可以做任何東西,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應該就此停滞不前、投降,連試都不試。那樣的話初創公司根本不會存在。」
「如果我一開始就認爲我們的想法是最好的,我們的初創公司一定會成功,那我就是在妄想。我創建 rabbit 隻是因爲我沒耐心等這些巨頭來做。」呂騁說道。
他打了這麽一個比方:「你甯願成爲浪潮本身,鎮上最優秀的沖浪者,還是漂浮的屍體?用戶會在海灘上悠閑地選擇最好的沙灘曬太陽,欣賞美景,但創始人卻不是這樣。」
「成功不在于想法,而在于執行和速度。」呂說道。
頭圖來源:ra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