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廢城市’的建設進展從 2017 年算起到目前已 6 個年頭了,從整體的政策建議的提出到目前爲止經曆兩個階段,簡單說從試點探索到穩步推進。2019 年到 2021 年大概 11 個城市地區開展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十四五’期間在 113 個城市和 8 個特殊地區開展‘無廢城市’的建設。"
4 月 13 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2023)在北京開幕。在同期舉辦的 " 第五屆生态環保産業創新發展大會 " 主論壇上,生态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副司長溫雪峰在介紹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時發表了如上表述。
第五屆生态環保産業創新發展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
2018 年 12 月,《" 無廢城市 " 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對 " 無廢城市 " 的概念進行了明确," 無廢城市 " 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将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上述文件明确,在全國範圍内選擇 10 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适當的城市,在全市域範圍内開展 " 無廢城市 " 建設試點。
随後在 2019 年 5 月,生态環境部确定了廣東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等 11 個城市作爲 " 無廢城市 " 建設試點。
2022 年 4 月,生态環境部在《關于發布 " 十四五 " 時期 " 無廢城市 " 建設名單的通知》中,篩選确定 113 個城市和 8 個特殊地區開展 " 無廢城市 " 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 無廢城市 " 推進工作明顯在加快,一些省份已經開始從一些省内城市建設 " 無廢城市 " 擴大到省級全域推動。
溫雪峰介紹," 無廢城市 " 的建設已經從試點到地市、同時向省級全域推動。到目前爲止,河北、遼甯等 11 個省市已經印發了全省域的 " 無廢城市 " 方案,提出全域開展無廢城市建設。
同時,溫雪峰介紹,無廢城市建設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的基本點。有些城市目前基本的硬件設施可以,可能在軟件方面,在精細化管理方面需要下工夫。中西部城市還有很多需要補短闆的地方,需要優化的地方,都要進行改革,加大項目的建設和投入。
他進一步指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 100 多個城市當中,每個城市項目投資額度在 50 億元 -150 億元左右,總的投資額度不少于 1 萬億。從中可以找到城市政府所期待的着力點和綜合抓手。
爲此,溫雪峰介紹了 " 無廢城市 " 建設面臨的三個方面挑戰:一是在無專項資金支持的背景下,如何調動城市黨委政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在不增加地方财政壓力的前提下,解決項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是如何發揮國家和各省部門的作用,實現精準輔導幫扶。
有效投融資模式是無廢城市建設的發動機,是生态環境部門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解決地方政府資金來源難題,地方積極性難題,開拓新業務,也能拉動地方融資發展。
"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提出跟國開行一起合作,在‘有爲政府’引導下,以優質平台公司爲載體,通過區域統籌、廢物統籌等來整合‘無廢城市’建設相關的固廢項目,以國開行等資金爲支持,以相關技術、監管、政策爲保障,利用有效市場,實現專業化運行,補齊設施短闆,優化系統升級。" 溫雪峰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