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AI,是 2023 年的關鍵詞,是各行各業追逐的領域,但沒有收獲企業微信的傾心。" 企業微信雖然對 AI 技術有所關注,但在當下階段并不會着急使用 AI 技術。以人爲本、更加相信人的力量,是企業微信一直以來的态度。" 在日前舉辦的 2023 實幹企業家峰會上,企業微信行業拓展總經理陸昊在會後接受包括藍鲸财經在内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便捷、高效、精準,這些用來形容 AI 的字眼,看起來似乎也是協同辦公領域看起來最需要的特質,那麽爲何企業微信卻對這個香饽饽不感興趣?号稱更加相信人的背後,反映了企業微信的何種行動邏輯?同在協同辦公軟件領域中競争的釘釘與飛書,面對 AI 的态度又是如何?
企業微信的本質是溝通,而非協同辦公
作爲一款 ToB 軟件,企業微信實際上并沒有走出 ToC 的框架。企業微信誕生之初就是爲了和釘釘競争,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在騰訊早年間的多款産品裏,都有企業微信的影子,不管是早期的騰訊内部溝通軟件 RTX 還是後期的企業 QQ 管理系統。阿裏巴巴旗下辦公軟件釘釘開始搶占市場後,騰訊不甘心,在釘釘成立一年後便推出了企業微信。
但現實情況是,辦公類産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些類似于回執、請銷假和考勤等産品功能類似,如果采取跟随戰略,企業微信并不太具備競争力。據七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0 月 30 日,也就是辦公軟件的早期發展階段,在安卓客戶端中,釘釘在各個軟件平台總下載量爲 13.77 億次,而企業微信爲 4.24 億次。
爲了和釘釘形成錯位競争,企業微信開始在自己擅長的 C 端發力,從商業化的維度來看,企業微信這條路走得是對的。2019 年,是企業微信更新換代最爲頻繁的一年:企業微信開辟發布朋友圈的功能、每個企業微信号可以加 5 萬人、企業微信的群聊人數由原來的 20 人增加至 100 人等等。
數據證明,微信用戶确實是企業微信的護城河。在 2023 年 3 月 28 日的微信公開課上,騰訊公司副總裁、企業微信負責人黃鐵鳴表示,目前企業微信已經連接到 1200 萬家真實企業及組織,企業每天通過企業微信服務的用戶數達到 5 億;可以作爲比較的是,2023 年釘釘生态大會上,釘釘總裁葉軍表示,釘釘現在有 6 億多用戶。
将微信和企業微信打通,是騰訊一直以來強調的 " 連接 ",是幫助企業構建私域流量。但用更爲直白的話來說,這就是溝通,也包括營銷,是隻不過給微信披上了企業微信的外衣。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便捷有效地溝通,是企業提升生産效率強而有力的殺手锏。在此次實幹企業家峰會上,多位來自制造行業中的企業家分享了企業微信幫助其完成數字化轉型的經驗以及爲何會選擇企業微信,浔興拉鏈 CIO 林宇向包括藍鲸财經在内的媒體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林宇所在的拉鏈行業,在制造行業中都是毛利率較低的一個品類,想要獲得利潤,量是前提。但對于拉鏈而言,走量需要産業上下遊之間的協同配合,不僅包括生産制造的過程,還包括運輸、銷售等其他過程,而這需要整個産業鏈條上的每個人協同配合完成。據林宇透露,浔興拉鏈現在和 SHEIN 合作,他們對交付時間要求非常快,一般來說從下單到交付,隻給三天時間,這對整個産業鏈的要求都比較高。
林宇指出,在大家固有的認知裏,認爲交付慢是因爲制造拉鏈的工序繁瑣從而影響交付周期,但事實上現在拉鏈制造的工序已經比較成熟,真正浪費時間的是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包括營銷、審單、轉單等等。所以打通這些環節,才能提升效率。
在林宇的講述中,可以更清晰直觀地感受到企業微信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
與人溝通,目前還不是 AI 擅長的領域
理解了企業微信的本質,也就理解了爲何陸昊表示現階段不會過于依賴 AI 技術,因爲當下的 AI,距離和人正常溝通還有一段距離。
如上述浔興拉鏈的例子,要想打通各個關節其實是很難的,各個工種之間的壁壘較大,對于信息的甄别能力要求自然比較高。在當下,AI 具備的搜索能力毋庸置疑,但在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上,AI 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判斷力和決策力,尤其是在複雜的場景上。
例如,AI 在幫助人類做決策時候,就曾闖過禍。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紐約律師施瓦茨使用 Chat ⁃ GPT 進行了案例研究,卻沒想到遭遇了 AI 的 " 胡謅 " —— ChatGPT 向他提供了 6 個僞造的司法判決案例。施瓦茨未經求證便将其提供給了法官。
除了在做決策的不确定性之外,AI 目前也無法達到完全理解和識别人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等信息。據半月談報道,華爲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會士劉群表示,在複雜場景中,讓機器人完全理解人類意圖是非常困難的。就像兩個人之間,如果文化背景不一樣,也會出現很多溝通困難。我們需要把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場景注入對話系統裏去。
此外,使 AI 保持人設一緻性也是比較困難的,這需要對話系統具有記憶能力,而且要有很好的建模。現實中,有些上下文的 " 不一緻 " 非常隐晦,比如機器在說完 " 今天大年初一 " 後又說 " 現在月亮好圓 ",這就矛盾了,但兩句話在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矛盾,目前機器還很難處理這類隐晦的矛盾。
與企業微信不同,同爲協同辦公軟件領域的釘釘和飛書,已經對 AI 有更加高調的布局。
在阿裏巴巴日前舉辦 " 雲栖大會 " 的釘釘大模型實踐專場上,釘釘公布了其 AI 最新進展,包括釘釘魔法棒、宜搭 AI、ChatBI、數字員工等多項智能化産品與行業解決方案。釘釘首席産品官齊俊生在演講中表示,釘釘 AI 魔法棒近 100 項技能已向全部用戶開放測試,今年 4 月,釘釘總裁葉軍宣布釘釘全面智能化,所有産品要用大模型重塑一遍。随後,釘釘 17 條産品線、55+ 場景完成智能化再造,同時将智能化底座(AI PaaS)開放給生态夥伴和客戶。
和釘釘一樣,字節跳動旗下、協作辦公軟件領域的後起之秀飛書也在今年 4 月宣布将推出 AI 助手 "My AI",以對話形式提供多種功能,包括優化和續寫文字内容、創建日程、自動彙總會議紀要、搜索公司内部知識庫等。
從企業微信的商業變現的邏輯上也可以看出,至少當下,企業微信并不會改變自身的定位。2022 年 5 月初,企業微信宣布将對服務商平台的收費模式進行調整,之前,企業微信上的第三方應用對外出售時,平台會抽取服務商成交金額的 10% 來作爲平台技術的服務費,也就是 " 抽傭 ",調整之後則變爲按照服務商接口調用收取 " 平台接口調用許可費 ",收費價格暗戰許可賬号的能力範圍分爲基礎賬号和互通賬号,按企業維度階梯計算。也就是說,企業微信收取的費用将按照服務商調用接口的類型和購買數量進行計算。
面對 AI,企業微信之所以和釘釘、飛書有不同的态度,是因爲其定位不同。AI 并不擅長與人溝通,但擅長數據處理、圖像識别、預測分析。
用最簡單的話理解就是,靠着 C 端用戶生存的企業微信,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并不太依賴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