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溫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趙昊然
2021 年,上汽董事長陳虹的一句靈魂說,道出了車企的窘境。
傳統汽車時代,企業的競争力可以是動力總成,擁有先進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的企業築起了高高的護城河;可以是産品定義能力和整合能力,尋找到獨特的用戶需求就能夠覓得一席之地;可以是品牌,消費者追求 Logo,自願爲信仰買單。
然而,在新汽車時代,過往的一切都在被颠覆。發動機沒有了,市場飽和了,品牌沒有吸引力了,傳統的優勢開始消弭,技術、管理、戰略、銷售、研發……所有過去這些車企引以爲傲的競争力開始減弱。
過去幾年,數家造車新勢力沖擊科創闆沒有成功,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創屬性。所謂的科創屬性就是創新技術,車企的自研能力。
徘徊在曆史的十字路口,汽車企業有些迷茫了:我們到底要做什麽?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芯片,軟件……新汽車從内至外煥然一新,重頭來過。車企在 To be or not to be 的靈魂問題中苦苦掙紮。不做,靈魂就有可能掌握在了别人手裏;做,一家企業的人才、财力和物理都是有限的,巨大的投入很可能将自己拖死,而且也不一定能夠進入 Top 圈層。
财大氣粗的傳統巨頭們把能做的自己都做了,大衆汽車集團宣布自研軟件、自産電池,沃爾沃決定緊握電池、數據、操作系統等主導權;新人們也竭盡所能,被诟病投入最少的理想汽車就宣布将在未來 3 年投入百億搞自主研發,确保未來全部核心技術的是自己研發的。
然而,車企真的就需要這些能力嗎?一些起步較早的供應商已經能夠提供成熟、穩定和先進的産品,依靠外部協作的道路就走不通嗎?僅僅依靠整合資源能不能做出一個成功的品牌?
如果答案是可以,那麽所有的這些都來自外部,車企到底還剩什麽?兩年過去了,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答,在今天的形勢下,對于車企而言,最重要的是産品定義能力,是整合資源的能力,還是成本控制能力,又或者是其他?
6 月 16 日,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岚圖汽車 CEO 盧放,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衛紅,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鞏月瓊,采埃孚亞太區副總裁許歡平,奇瑞副總經理、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 ASD 硬件平台部總經理趙姝岩,在世界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的主持下,共同尋找起了 " 何爲車企真正的競争力 "。
主機廠眼中真正的競争力
成立于 2018 年,背後傳統大廠,岚圖作爲新實力的代表,造車已有 5 年,旗下共有中大型 SUV 岚圖 FREE、中大型 MPV 夢想家以及中大型轎車岚圖追光三款産品。
經曆了一個品牌的從無到有,盧放一定深思熟慮過品牌真正的競争力,他第一個回答了問題," 岚圖一直認爲效率是很重要的競争能力,其中包含營銷效率、研發效率、組織效率、體系組織,在市場競争中要想存活下來,效率是很重要的能力或武器 "。
如果更向下深挖,盧放認爲,效率隻是表象,背後更重要的是企業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要思考 " 用戶到底要什麽?我們能夠給用戶帶來什麽他們想要的東西?"。
部分與會嘉賓的共識是,無論車企的競争力爲何,用戶是根基。過去 5 年,捷途汽車堅定地走在 " 旅行 +" 道路上,打造了汽車行業唯一的 " 旅行 +" 品牌。截至目前,捷途汽車已經累積 66 萬用戶和 2300 萬粉絲,持續在用戶體驗和用戶生态方面發力。
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現場,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分享了成功之道,他認爲,車企的核心競争力包括三點:企業文化、技術、成本和對應的産品價值的匹配。
第一是企業文化,創始人團隊的夢想和方向是企業的根本。奇瑞内部叫 " 三心三力兩聲音 ":三心是好勝心,好奇心,自信心;三力領導力、溝通力,學習力;兩聲音是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和用戶的聲音。
第二是技術,奇瑞是理工男、是技術奇瑞。" 在産業叠代升級中,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來滿足法規和技術需求,這本身就是很核心的競争力。" 在李學用的分析中,到 2025 年,混動占 40%、燃油占 30%,純電占 30%。燃油車決定生存,混動車決定生死,而電車決定未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技術是活下去的根基。
第三是成本與産品價值的匹配。" 成本,是一個理念、一個體系。選用什麽樣的平台,去匹配适合的職能,然後是工藝規劃,生産制造等,體現的是一家企業的綜合體系能力。同時成本要匹配對應的産品價值。産品價值就是要在對應成本下産出超出消費者期望的産品價值,這樣才有可能保證産品競争力。"
汽車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啓,李學用示,過去的七八年間,中國市場月銷量過萬輛的企業有 40 多家,去年有 30 來家,今年 1-4 月隻剩 25 家了,預計 2025 年月銷量過萬輛的企業隻有 7-8 家,因此,利用極緻的成本能力以及對産品價值的打造,在決戰的 20 多個月中取得一些先機,這是汽車産業核心競争力。
今年前 5 個月,北汽集團實現銷量 66.7 萬輛、同比增長 23.4%,幾大集團中僅次于比亞迪、奇瑞名列增幅第三。在鞏月瓊看來,目前是一個認知主義時代,企業需要在客戶認知層面用新概念、新産品、新營銷模式引導客戶。企業最根本的一點是堅持長期主義、産品主義、客戶主義,持續的資源投入才是對客戶真正負責,才是企業長久發展基礎。
" 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有兩個層面,第一,是企業層面,企業文化,企業怎麽支撐你面向競争。第二,從客戶角度來看,你怎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是橫向和縱向的兩個維度來看。"
鞏月瓊将縱向維度又進一步劃分了四個層次:最底層是企業家團隊,好的領導層帶動形成企業文化;再往上是資源持續提供的能力,以支撐企業持續大規模面向快速叠代的市場;再向上是支持客戶的能力,主要是技術和效率;再往上是産品定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創新能力等等,左右這些,最終會外溢到産品力、營銷力上等系統性能力之上。
三個人的發言,充斥着馬克思主義哲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企業競争力,每家企業有自己的思考,然後根據自己所挑選的核心競争力制造策略,逐步來打造品牌。
供應商眼中真正的競争力
一場缺芯風暴,讓供應商們從幕後走向台前。新汽車時代重構産品,打造全新品牌的過程中,供應商們作爲與車企接觸最先,最深的部分,他們對企業競争力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劉衛紅認爲,車企的核心競争力,第一是創新的能力,要有前瞻性的技術;第二要有專業化的人才,包括研發人才和管理人才。
" 我們是搞芯片設計的,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麽樣的?時間窗口是什麽樣的?你設計一個很先進的東西沒人要也是沒用的,那就是被抛棄了。或者你設計一個東西,時間窗口趕不上,錯過這班車,下班車就很難到了,所以要有創新能力把握到時代發展趨勢。"
汽車企業關注用戶價值,作爲乙方的零部件供應商就要考慮如何去滿足用戶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因爲主機廠用了我們的零件,說不管你是采埃孚、還是博世,最後到吉利就是吉利的了,到奇瑞就是奇瑞的了。" 許歡平認爲,車企的核心競争力是持續創造可感知用戶價值的能力,零部件供應商也不能閉門造車。
當下,汽車企業紛紛喊出了自研的口号,靈魂、身體和心髒,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在許歡平看來," 完全全棧自研,全部自研,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們可以搞合作等各種模式,核心一點就是抓住用戶最需要的東西,且持續地把它創造出去。"
在競争愈發激烈的市場中,車企需要的核心競争力,是符合大勢的,有号召力的,洞悉客戶需求的,調動資源的," 你需要把這些東西都轉換成産品力,最後提供給用戶,所以供應商們也要配合主機廠,怎麽把産品的價值轉化成價值,讓用戶感知。"
汽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一切都在被重塑,新物種意味着新機會,一批新型汽車供應商嶄露頭角,百度是其中之一。
趙姝岩指出,智能化是車企品牌差異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其最終帶來的是客戶價值,車企和生态夥伴一起合力創造客戶價值。因此,百度期待建設一個大生态圈,通過生态鏈夥伴新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發揮各自的核心競争力,最終創造客戶價值。
造車底層邏輯發生變化,給了新人們機會。整個汽車世界的邊界變得模糊,在充滿不确定性的世界裏,以用戶爲中心,成爲了唯一的确定性。
構建新時代合作夥伴關系
一個品牌單單依靠自己很難支撐,保持開放合作,有所爲,有所不爲,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态圈,是保持核心競争力的手段之一。
盧放表示,從構建岚圖汽車開始,品牌就緻力于打造一個開放的平台和生态,不懼與任何人合作,期待供應商透過岚圖連接用戶,構建生态,以一個共同面向用戶的關系。
" 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爲用戶提供好的服務,快速響應、快速叠代的産品。想解決這些事情,生産力是一個方面,和供應商之間重新構建生産關系,也很重要,當然也包含岚圖内部重新構建決策體系、反應體系、研發體系、創新提高等等。"
生意夥伴之間的關系很是微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許歡平指出," 整車廠和零部件商要形成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首先三觀是一緻的,就是方向确定;此外還要有耐心,投入是長期的,雙方一起看好一個品牌或者是一件事情一起來做。既然是戰略合作,就不能玩勾心鬥角,不能玩你死我活,這個關系很重要。"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車企與強勢供應商之間,都擔心自己會被對方取代。也許一時間這樣的 " 防備感 " 無法扭轉,但在任何時候,做好自己總是沒錯的。
劉衛紅表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 DNA 了,供應商的能力就是創新能力、叠代能力,客戶需要什麽能夠馬上給出他們做出來。快滿足客戶之所急、滿足客戶之所用,以增加客戶黏性。
" 讓客戶離不開我們,産品用得爽,性價比又好,技術支持又好,産品的競争力又好,質量又不錯,主機廠客戶沒有道理把我們給扔掉。" 他說。
作爲一個新崛起的汽車供應商,百度戰術層面的定位就是新型、專業、可依賴。" 百度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尤其在智能化方面,我們在智能駕駛領域有十年的專業積累。技術的積累,再加上我們專業的研發流程的保證、質量體系的保證,我們說我們是專業的。"
百度誠意滿滿,但在智駕時代,靈魂說的争議廣爲流傳。關于到底要不要自研電池和智能駕駛系統,每個品牌有自己的考慮,鞏月瓊明确地給出答案。
" 很多整車廠現在都很糾結三電,打工來打工去都給電芯廠了。如果要自己做,是個高度規模化的和電化學層面的事,且波動性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整車廠自己做,除非是做到上千萬輛,否則會面臨很大的投入和産出之間的關系。應該講,現階段我個人不建議整車廠去考慮這個東西。"
至于智能駕駛,鞏月瓊認爲要從兩個層面考慮:第一,怎麽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智能駕駛産品,如果有合作方有一個解決方案,在行業裏面能夠帶來我的競争力,爲什麽不用呢?但同步的我自身能力也要建,這屬于兩條腿走路,這樣我們也會打開一定的所謂的‘白盒子’,和解決方案商進行相對深度的融合。"
鞏月瓊指出,這個過程未來三到五年是不斷地碰撞、磨合的過程,一旦磨合完,就回形成真正的深度生态,不是簡單的甲方乙方和 A 點 B 點了。
整場讨論的主持人趙福全曾經調侃過,沒有硬件支撐的軟件不就是孤魂野鬼嗎,隻有硬件沒有軟件則是行屍走肉。所謂的軀體和靈魂的組合,也正是未來汽車的方向。簡單的隻有硬件或隻有軟件都不行。
不斷增加自己的核心競争力,建立良好的夥伴關系,兩條腿走路,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将是品牌在激烈競争中脫穎而出的最好方式之一。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産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裏昂商學院共創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