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愛恒常的分合好壞,更好的态度可能是:多學一些,隻愛一點。
作者 | 騰宇
題圖 | 《請回答 1988》
愛似乎不難。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在《我的目光清澈》裏寫:愛就是永恒的純真,而唯一的純真是不思考。
不思考,抓住那份沖動,愛便順理成章。一旦思考,意義、利益、憂慮、恐懼,紛紛踩着沖動搶先占據高處,愛情要登頂,便阻礙重重。
2023 年,與愛相關的事件和詞語,都是助人未來面對愛情時的參照。
面對愛恒常的分合好壞,更好的态度可能是:多學一些,隻愛一點。
學會體面告别,
再見愛人和遇見愛人同樣重要
既然愛消失了,那就體面說再見。時至今日," 愛消失了 " 不再是難以啓齒的事情,它是一個固定出現的慢性病,會在不經意間侵襲你的關節,把所有陳年的痛都勾出來。
這是給所有想愛的人的提醒:維系感情的難度固然高,但體面、無痛地結束感情,更難。不回避,面對它,解決它,體面地完成這個流程,已經是赢家。
(圖 /《婚姻故事》
離婚跟拍、離婚宴席、離婚朋友圈都在彰顯一件事:分别可能是幸福的開始,而體面地分别可以更早地重啓幸福。
傅首爾和老劉憑一檔離婚綜藝在熱搜上挂了幾個月,把共同的人生難題抛給所有觀衆。他們倒逼自己在注視下接受輿論審判、作出決定,也給屏幕之外的衆生抛出話題:傅首爾前腳說這是 " 我所能遇到的最好的婚姻 "" 頂配婚姻 ",老劉後腳主動上節目要用離婚 " 托舉 " 傅首爾繼續上升;他們之間的 " 女強男弱 " 看似平衡,作爲脫口秀素材甚至相當有趣,但日常瑣碎裏依然藏着無數的格格不入和苦苦掙紮。
(圖 /《再見愛人 3》)
傅首爾關于 " 頂配婚姻 " 的說法沒錯。愛情是尋找彼此和自我的過程,婚姻則是重在資源調配而非彰顯自我的人生項目。一方全力劈波斬浪,一方犧牲保駕護航,這是婚姻常見的 " 不平衡的平衡 "。
從互相配合、追求整體高度的層面看,這樣的婚姻可稱成功;但當兩個人自我意識先後覺醒,對疏遠和犧牲的忍耐到達臨界點,當 " 成功婚姻 " 不再成爲他們共同追求或勉強維系的人生要事,或者當下想急需解決的 " 同一件事 ",愛或婚姻就成了構築下一段人生的無用邊角料。思路和步調不同,這種本來維持得艱難的平衡便開始松動。于是他們要在痛苦裏抛下過去,大踏步去自己更想要的未來。
你我身邊有無數心态松動的 " 傅首爾 " 和 " 老劉 ",隻是恰好這二位作爲代表,展示了分離過程中的種種痛苦不堪。作爲 2023 年的一個典型婚姻—愛情樣本,它集中了公衆如潮的剖析和質疑。兩個人用大量充滿複雜性的、不必細究孰真孰假的 " 演出 ",爲這段關系和彼此保留了最後的體面:傅首爾的體面是扛着大量的質疑和謾罵反複進行解釋,老劉的體面則如同他在 2023 年寫給傅首爾的生日卡片上寫的," 助你高飛 "。他們似乎回到了一個解脫大于痛苦的新位置。
(圖 /《再見愛人 3》)
這是被生活消磨殆盡的、殘存的一點點愛。這一課的重點在于,與其把這殘存的一點愛編成粗糙的麻繩捆住對方,不如親手扯斷。
别再把明星的愛
當成 " 愛的度量衡 "
傅首爾和老劉介于公衆人物與素人之間,相處細節尚且真假難辨,明星間的愛更是懸浮。
明星的一切都有過度包裝之嫌,愛和婚姻更是如此。你想看的大多都是他們想讓你看的。面對精心挑選後放出的物料腦補夢幻愛情,或站上道德高處嚴加撻伐,大可不必。
所以,諸如朱丹與周一圍、吳京與謝楠、何猷君與奚夢瑤,哪一對是真愛,哪一對更相愛,哪一對搖搖欲墜,哪一對分不如合?他者往往隻是自己的投射。試圖用自己的經驗肢解和審判他人,大多數隻是在與自己的情愛訴求和三觀對話,而與明星的具體行爲無關。
(圖 /《愛的修學旅行》)
比如朱丹和周一圍的愛情,已是老觀察樣本了,它曾經代表着低自尊者的委曲求全,呼喚女性獨立和正視自我,如今是表達方式不同卻格外默契的甜寵。比如汪峰和章子怡,在公衆以爲他們已經渡過艱難、穩定發展的時候,離婚了。明星的愛情總是根據公衆當下的喜好變換着講述方法,進行着重複又徒勞的解釋和修飾,同時,這些讨論又反映了公共輿論的層次與當下主流的情愛觀。
2024 年 1 月 14 日,廣州。周末,在永慶坊遊玩的年輕人。(圖 / 阿燦)
你以爲很愛的人其實沒那麽愛,你以爲不愛的人其實愛得深沉。" 以爲 " 是一種人生濾鏡,真相有時候粗糙得可愛,有時候真實得讓人心寒。比如 2023 年羽生結弦的閃婚閃離——作爲一個被注視和圍觀的中心,在一段被圍觀、施壓、任意解讀的關系裏,他吞下了所有善意、惡意的猜測。愛情(以及人生)的真相隻有少數人知曉,而圍繞愛情的一切都顯得操之過急,公衆都希望把結論推向(或者說扭曲到)自己願意相信的方向,讓這個故事更符合期待。
所以第二課是,不要把明星之愛當成自己 " 愛的度量衡 ",多關注自己和身邊的普通人,多關注冰山之下的現實面。
尊重多元,
不僅是方式的多元,
也有世代的多元
愛本無差别,每個人都有愛的需求。多元的不隻是年輕人,老年人也有。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 愛情是人類對生存問題的回答 ",而老年人的生存現狀和執念,也投射到愛情裏。
相比于當代年輕人越發迷惘、動蕩的情愛觀,時間和眼界更爲局限的中老年人更直接。他們在短視頻的春風裏呼喚愛,用更直接的語言和行動抓住愛。他們上網,他們上街,他們上節目,說自己需要愛、需要性、需要考慮身後事,不需要在意他人眼光。在一個可以不再遮遮掩掩的歲數,他們想做些直截了當的事情。
于是," 秀才 " 與 " 一笑傾城 " 在 2023 年短暫掠過流量風口,成爲兩顆喂進中老年網民嘴中的 " 春藥 "。他們像擺在藥店門口的藥物硬廣,直勾勾地指向中老年人可能嚴重缺失的需求,無論是精神的還是身體的。媽媽們需要 " 秀才 " 弟弟,爸爸們需要圓臉 " 妲己 "。無數年輕人的父母身在客廳,精神早已出軌到安徽亳州、山東菏澤或者更遠的城鎮或村頭,在土而騷的 BGM 裏,把一片真心交由主播,留下兒女一輩子都沒聽過的細膩柔軟的語言,穿越到 30 年前那些荷爾蒙蕩漾的、眉清目秀的日子。
2023 年 9 月 1 日,杭州。在西湖邊放空的夫妻。(圖 / 阿燦)
對此,年輕人的看法分兩派:一是不理解甚至嘲諷,假扮中老年人進入這場精神狂歡;一是選擇尊重,尊重這種乍看不适、細想感同身受的愛的狂野甚至粗俗。
誓言總是說得容易,但做起來絕不簡單。什麽是互相負責?不是年輕人輕飄飄的、含糊不清的承諾,而是老年人在相親角誓死捍衛自己擇偶标準的倔強。什麽是至死不渝的愛?不是年輕人和伴侶在民政局和婚禮上言不由衷的說辭,而是老年人帶着老 baby 結伴選購墓地的從容淡定。比起今天牽手、明天睡、後天分手的 date,死後同寝才是真正超越時間和生死的浪漫。
所以,放下嘲諷情結,尊重他人訴求。
擴展對情愛的想象力
2023 年的愛情被 AI 擴展了想象力,科技改變情感和性的眼界。
在被 AI 席卷的一年裏,ChatGPT 提升了語言和思考的效率,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降低了高品質繪圖的門檻,創作者膨脹到溢出的想象力,降低了普通人追求完美幻想對象的成本。隻要訴求足夠明确、描述足夠具體、性癖卡得足夠精準,AI 可以回饋你一個在結構和審美上都趨近完美的對象。
有人沉迷于類似《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這樣的情愛互動遊戲中,也有人嘗試發展人機戀(智性 / 無性戀的其中一類),試圖在純粹的精神交流和頻密的信息投喂中找到愛的感覺。人們發現,現階段的 AI 可以生長出許多 " 人的特質 ",也可以解決許多明确的需求,盡管這種明确缺少了真正的人際關系裏朦胧而充滿想象力的一面,但它對精神的治愈力和信息需求的回應效率是驚人的。
(圖 /《機器人之戀》)
" 改談爲嗑 " 也是一個平替愛情的好辦法。愛情總歸是奢侈品,而美好愛情的平替可以不是平庸愛情,而是看别人談戀愛。既然暫時沒有戀愛可談,不妨打破第四面牆,成爲屏幕情侶們 play 中的一環。
看别人談戀愛,過瘾、無害、有互動感,隻需要一台手機,就可以從熒幕 CP 一路嗑到現實情侶:在甜寵裏補充生活糖分,在虐戀中感歎人間冷暖,在複雜的情感糾紛裏展示自己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在無數他人的樣本中忘卻自己,忽略自己需要愛情。人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參與愛情,從此看見了世上所有關于愛的美好,而愛背後的苦痛和龌龊可以選擇跳過——反正别人的愛情段子永不斷更,闆子都打在别人身上,要是情侶塌了便另找一對,東家不嗑嗑西家。
(圖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愛很重要,所以 date、暧昧、暗戀、搭子也可以視爲愛的一種。小小的、有防備性的連接也是必要的,如果把它們引導到具體的對人的關懷,也可能生出好的關系。
愛很重要,但并不是非自己愛不可,甚至不一定非要愛具體的人,也可以愛貓狗,愛手辦,愛無人機升空的鳴叫,愛滑雪闆摩擦地面的脆響,愛熱映的《繁花》,愛重映的 La La Land,愛旅行中的陌生人,愛别處的草木和晚霞,愛眼前忽略的小物件,愛遠方沒見過的面孔,愛自己——不完美的自己、無性戀的自己、獨身主義的自己。
把愛拆成更具體的要素,如果這種關系(或者說對話)中有忠誠、親昵、思念、想象、照顧、回憶,又如何不是更持久的愛呢?人之存在、女性主義話題和關于未來的想象遠不隻是婚戀,也不隻是一個确定的滿分答卷。這在 2023 年的三名北大畢業女性采訪上野千鶴子事件中已經得到驗證。
在知道了自己的需要、學會愛身邊萬物之後,再碰到合适的人,可能有更好的結果,不是嗎?
去愛,去具體地愛
2023 年,很多人的愛情爛尾了。有些人,愛情尚在,但買的樓爛尾了。亮亮、麗君夫婦眼裏的光,從 2023 年 7 月開始黯淡了。當堅固熱切的愛情遇上爛尾的樓,他們生活的地基仿佛被刨掉了。但他們重新出發了,盡管他們出發的姿态有些撲朔迷離。
愛情不在各種詞彙裏,不在 PPT 裏,不在數據裏,而在你能真實感受的、持續發生的每個細節裏。戀愛腦、性緣腦、性張力、性縮力、多巴胺、生理性喜歡⋯⋯ 2023 年誕生的與 " 關系 " 有關的詞彙和句子,把很多人吸進了概念的牢籠。人們在看到詞語的一瞬間高呼 " 對對對,這就是我 "" 我絕不要成爲這種人 ",然後不自覺地調整了自己的行爲。詞彙是有力的,但同時也是單薄扁平的,明确它的局限性從而逃離它的控制,是了解自己和具體愛人的第一步。
2023 年 9 月 13 日,北京。一對情侶坐在一起看手機。(圖 / 視覺中國)
幾十頁 PPT 不僅是工作的噩夢,也可能是愛情的墳墓。有人在控訴大廠 " 渣男 " 的 PPT 裏圍觀一段和自己毫無關系的始亂終棄的不堪細節;有人把和男友的聊天記錄扒出來做成數據分析,用超過 43 萬條的文本,試圖證明在大數據面前 " 愛與不愛真的很明顯 ";也有許多如 " 黑馬情侶 " 般的男女會記錄生活開銷,試圖用具體的數字去證明生活和情感的存在。
隻是,證據和數據有時候是客觀的,有時候也非常主觀,它們被使用,去證明愛如何靠譜或者不靠譜,但發生在人身上的細節,很難用數據完整反映,至于愛或不愛,具體的愛的形狀,都是要用心、用手工去形塑。
即便愛情始終不盡如人意,也别小看每個人去愛、去往未來的勇氣。
運營:鹿子芮,排版:蔣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