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公司不斷加強和出版機構、媒體和個人作者等版權方的合作,持續增強優質内容儲備,引入了《尤物》《退婚後,她懷上了帝國總裁的孩子》《夫人每天都在隐瞞懷孕》等優質作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平治信息在 2022 年年報中介紹移動閱讀業務的這一段内容,引發了網友對于 " 優質作品 " 的聚焦和讨論。身爲 " 通信運營商設備 + 内容 " 核心供應商,不少網友驚詫:平治信息對優質内容有誤解?
從貢獻毛利率的角度來看,或許對平治信息而言,這一業務的确是優質的。年報數據顯示,旗下各産品中,移動閱讀業務 2022 年的毛利率最高,爲 12.39%,2021 年該業務更是一騎絕塵,毛利率高達 27.46%,遠超其他産品。
對于被網友熱議的 " 優質作品 ",平治信息有關高管 5 月 15 日晚間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溝通中坦陳,年報中關于 " 優質内容 " 的表述,是公司内部業務部門的說法,把關不嚴是事實,不過小說内容本身沒問題,公司有一套自己的審核體系。
《尤物》《夫人每天都在隐瞞懷孕》等 " 優質作品 " 引争議
平治信息 2022 年營收第一大來源是寬帶網絡終端設備,去年營收 15.19 億元,占營收比重的 42.71%,但這個業務的毛利率相對來說并不高,2021、2022 年毛利率都維持在 10%-11% 的區間,簡而言之,盤子大但利潤低。
相比之下,此次被關注的 " 優質作品 ",是平治信息旗下的移動閱讀業務,也是上市公司 2022 年第二大營收來源。全年營收 8.62 億元,占營收比 24.25%。
相比之下,移動閱讀業務的毛利率是平治信息各産品中最高的。2021 年毛利率高達 27.46%,2022 年毛利率下滑,爲 12.39%,不過仍排名各産品中第一。
毛利率之所以下滑,平治信息在近期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 2022 年度收入波動較小,而利潤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爲公司移動閱讀業務毛利率下滑所緻,公司高毛利率的 CPS 業務規模呈下降趨勢,此外,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網站的興起,市場競争加劇,引起移動閱讀業務毛利率出現下滑。
不過,移動閱讀業務依舊被平治信息管理層看好,在 2023 發展計劃中,上市公司表示,要深耕優質版權,提升核心競争力;未來幾年公司将在現有基礎上每年額外投入更多資源簽約好書,走精品路線,讓版權作品越趨頭部化,提升内容核心競争力。
何謂好書?
從上述這段表述内容來看,流量、用戶粘性、爆款是平治信息對 " 優質作品 " 的挑選維度。《尤物》《退婚後,她懷上了帝國總裁的孩子》《夫人每天都在隐瞞懷孕》《大叔好好寵我》這些作品就是公司選出的 " 精品 "" 好書 "。
此外,平治信息還儲備了海量的内容。在引入優質版權資源方面,平治信息披露,目前已經和塔讀文學、中文在線、掌閱科技、3G 書城、天翼閱讀、咪咕閱讀、落塵文學、新浪閱讀、杭州趣閱、上海七貓等國内知名内容制作方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已擁有各類優質文字閱讀産品 6 萬餘本,簽約作者原創作品 3.7 萬餘本。
4 月 10 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2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提及,2022 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 389.3 億元,同比實現了 8.8% 的高速增長;2022 年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 4.92 億;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 2278 萬、涵蓋 57 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海外網文訪問用戶規模達 9.01 億。
一季度營收下滑 70% 運營商去庫存影響業績
2022 年,平治信息的業績表現并不亮眼。到 2023 年一季度,平治信息業績呈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2022 年,平治信息營收 35.56 億元,同比下滑 1.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1.22 億元,同比下滑 49.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後淨利潤 1.04 億元,同比下滑 53.88%。此外,會計師于審計報告中,将收入确認、應收賬款的可回收性識别爲關鍵審計事項。
至 2023 年一季度,平治信息的業績頹勢依舊。
一季報顯示,平治信息 2023 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 70.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 84.68%。
公司于一季報中表示,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系智慧家庭業務運營商需求減少導緻收入減少所緻。
平治信息方面在接受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一季度業績下降主要受運營商去庫存影響,此外電子元器件業務也有所下降,目前運營商訂單已在逐步恢複,公司和運營商已簽署的框架協議目前正在正常執行中。公司與運營商集團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後,還需要根據運營商各個省市的具體需求安排出貨。
對于今年二季度業績是否有望好轉的問題,平治信息管理層方面回複稱,二季度運營商去庫存情況好轉,公司訂單會根據運營商的需求逐步落地。
記者 |葉曉丹
編輯|段煉 陳俊傑 蓋源源
校對 |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