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星期,有關此事的小道消息在互聯網上小規模傳播。自媒體 " 逍遙投資筆記 " 稱,上周四收到傳言,鬥魚 CEO 陳少傑被查,失聯近 3 周,多方求證後屬實。字母榜向多位鬥魚相關人士求證,同樣證實了陳少傑失聯的消息。
字母榜向鬥魚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時未獲有效回應。
作爲上市公司 CEO,陳少傑近年來公開露面次數并不多。他最近一次出現在公衆視野,是今年 8 月 14 日出席第二季度财報分析師電話會議。
電話會議上,陳少傑在點評業績時表示,公司繼續緻力于核心戰略——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以遊戲爲中心的内容生态系統;穩健的業務發展,将增強鬥魚在國内遊戲内容行業的競争優勢和領先地位。
不到三個月後,陳少傑被傳失聯,鬥魚的前景也陷入迷霧。
作爲國内兩大遊戲直播平台之一,鬥魚在 2019 年攀上頂峰。這一年 7 月,鬥魚登陸納斯達克,一時間風頭無兩。但最近一兩年,随着抖音、快手、B 站等平台加速分食遊戲直播市場,再加上與虎牙合并失敗,鬥魚的經營和财務業績均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鬥魚内容生态此前存在少量涉嫌違規的内容。平台雖然以越來越嚴苛的規則竭力整治,但整體效果遠未盡善盡美。個别大主播觸犯法律锒铛入獄,平台聲譽因此受損。
2020 年 9 月,鬥魚 " 彡彡九戶外 " 直播間被多家媒體曝光涉嫌聚賭。第三方數據顯示,僅在 2020 年,其收益就超過 1 億元。最終,主播付某某、潘某被判處 6 年有期徒刑,另有多人被判處緩刑,或處以罰金。
另據公開信息,在 " 彡彡九戶外 " 被查處兩個月前,其背後的直播公會九途文化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九途文化的最大股東是付海龍,法定代表人是潘斌,亦即後來被判刑的 " 付某某 " 和 " 潘某 "。在遊戲直播行業,平台入股直播公會、深度綁定大主播,并不稀奇。" 彡彡九戶外 " 被封禁後,九途文化旋即注銷;但公會大主播 " 翻車 " 造成惡劣影響,平台也很難獨善其身。
進入 2023 年,鬥魚又遭遇新打擊。5 月初,針對鬥魚平台存在的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态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派出工作組,進駐鬥魚平台開展爲期 1 個月的集中整改督導。此次消息公布後,鬥魚美股盤前一度大跌達 15%。
更多裂紋陸續出現。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武漢某人力資源公司獵頭顧問陳閣在 10 月底發帖稱,鬥魚因某些原因暫停社招。鬥魚方面向字母榜否認了這一說法。
如今,随着陳少傑被傳失聯,鬥魚正步入多事之秋。在一号位暫時空缺的情況下,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亟需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一位接近陳少傑的前鬥魚人士表示,陳少傑一直是鬥魚的主心骨。" 他自己很懂遊戲,創業經驗比較足,在關鍵時刻都賭對了,與資本的博弈也很厲害。"例如,在公司創立初期拿到 2000 萬元的天使投資後,鬥魚将大量資金用于簽約大主播。在接踵而至的遊戲直播大戰中,此舉讓鬥魚占據先機,并最終滾雪球般發展壯大,與虎牙成爲前兩大平台。
在其他媒體報道中,陳少傑同樣能征善戰。藍媒彙此前報道,鬥魚内部人士評價陳少傑 " 喜歡冒險、刀口舔血 ",經常挂在嘴邊的是," 别人不敢搞,我就搞一搞 "。
在熟悉陳少傑的人眼中,這位 80 後創業者之所以敢打敢拼,與其白手起家的背景密不可分。
人生前四十年,陳少傑的劇本是" 辍學少年沉迷遊戲,又靠遊戲逆襲 "。他從小學五年級就迷上了遊戲,大學通宵泡在網吧。2006 年,21 歲的陳少傑來到武漢,找了一份與遊戲對戰平台開發有關的工作。
這份工作讓他結識了日後的創業夥伴、擅長技術和産品的張文明,還通過研發 " 掌門人 " 遊戲平台,賺到了第一桶金,大約數百萬元人民币。
2010 年,陳少傑與杭州邊鋒一道花費 400 萬元,收購彼時頗受年輕人青睐的 A 站,自任 CEO。他參考日本同行的做法,給 A 站引入彈幕功能;又成立 " 生放送 "(日語:現場直播)頻道,主播《英雄聯盟》和《DOTA》兩款熱門競技遊戲,用戶規模迅速達到 10 萬。
陳少傑到了 2014 年,亞馬遜斥資近 10 億美元收購遊戲直播平台 Twitch,整個互聯網圈都看到了新潮流即将興起。陳少傑迅速将 " 生放送 " 頻道獨立,更名爲 " 鬥魚 TV"。
但看到遊戲直播機遇的并非隻有陳少傑。2014~2016 年間,大量遊戲直播平台崛起,如虎牙、熊貓 TV、戰旗 TV 等。由于業務邏輯和營收模式基本趨同,直播平台隻能圍繞大主播展開角逐,互相挖角成爲行業常态。
關鍵時刻,鬥魚将很大量資金花在大主播身上,旭旭寶寶、馮提莫、張大仙、PDD、女流等頂級主播相繼被收入麾下。
更關鍵的是,陳少傑一番縱橫捭阖,爲鬥魚拉來了騰訊的投資。
2016 年,騰訊先後兩次入股鬥魚,後者成爲遊戲直播行業彈藥最充足的玩家之一,能夠在主播挖角中保持優勢。此外,鬥魚主播可以直播《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地下城與勇士》等騰訊遊戲,無需爲版權問題擔憂,從而逐漸爲平台構建内容壁壘。
2018~2019 年間,随着騰訊投資的虎牙、鬥魚相繼登陸美國資本市場,遊戲直播大戰行至終局。2019 年 7 月,鬥魚在納斯達克挂牌,當日市值接近 40 億美元。
陳少傑的個人财富也迎來暴漲。當年 10 月,陳少傑以 25 億元人民币的身家,位列《2019 年胡潤百富榜》第 1507 位;2020 年 11 月,他的财富膨脹至 55 億元,排在《2020 胡潤 80 後白手起家富豪榜》第 34 位。
在公司發展史上,鬥魚長期采用雙 CEO 制,陳少傑與張文明并駕齊驅。但像其他公司一樣,這種二元治理結構難以長久。
2021 年底,鬥魚公布管理層變動:張文明因個人原因自願辭去董事兼聯席首席執行官一職。陳少傑獨占 CEO 一職。
另據公司文件,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陳少傑持股 17%;張文明已經從董事和高管名單中消失,持股比例不足 1%。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核心管理層由 " 二人轉 " 轉變爲一人做主,未必是一件壞事:公司管理鏈條更加簡潔明晰,能夠更迅捷地做出決策、把握機會;同時,也規避了創始團隊意見不和、相互拆台的風險。
但這也意味着,獨處要津的 CEO 一旦做出錯誤決策,很難第一時間受到質疑和約束;想要發現和糾正錯誤,往往需要花費比以往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成本。倘若公司處于上升期,這類錯誤尚可通過快速發展來彌補;一旦公司處境不佳,就容易陷入更大的被動。
在陳少傑獨掌大權之際,鬥魚正面臨來自公司内外的雙重挑戰。
從 2019 年起,抖音、快手和 B 站相繼加大遊戲内容投入。以快手爲例,按照其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0 年 5 月,快手遊戲直播的 MAU 已超過 2.2 億,遊戲短視頻 MAU 超 3 億,将虎牙鬥魚遠遠甩開。
第三方數據也證明了短視頻對于傳統直播平台的沖擊。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QuestMobile 當時的研究,受短視頻平台争奪用戶時長的影響,虎牙鬥魚的新用戶規模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除了其他平台的激烈競争外,鬥魚自身也面臨增長發力的困境。
在陳少傑開始獨自擔任 CEO 的 2021 年第四季度,鬥魚移動端 MAU(月活躍用戶)爲 6240 萬;到了 2022 年第四季度,跌至 5740 萬;今年第二季度,再度跌至 5030 萬。
用戶減少導緻公司收入一路走低。2021 年第四季度,鬥魚當季營收爲 23.3 億元,同比增長 2.6%。但從 2022 年起,鬥魚季度營收一路下滑,每季度同比下滑 15% 以上,最大跌幅高達 27.9%。
今年以來,鬥魚依然未能扭轉營收頹勢。今年第一季度,鬥魚營收 14.8 億元,同比萎縮 17.4%;第二季度跌至 13.9 億元,下滑 24.1%,創下六個季度以來新低。
鬥魚一度試圖與虎牙合并,抱團取暖。兩家公司于 2020 年 10 月宣布接受騰訊提出的合并邀約,并啓動鬥魚的私有化。倘若合并完成,背靠騰訊的新公司将成爲遊戲直播領域的寡頭。
但一年多後,這場騰訊一手推動的聯姻被監管部門叫停。同屬騰訊陣營的虎牙鬥魚無法結束内耗,更無法形成合力;另一邊,抖音、快手和 B 站的遊戲直播卻做得風生水起,不斷侵蝕兩大平台的市場份額。
面對不斷縮水的蛋糕,以往托起鬥魚的大主播們也動了心思。前有馮提莫出走 B 站,後有旭旭寶寶投奔抖音,又反過來造成了更多用戶流失。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 5 月的整改,是鬥魚遭遇的又一次沉重打擊。
這次整改并非無迹可尋:直播間色情、低俗等問題一直是行業發展的頑疾,不是鬥魚所獨有,也不是上半年忽然出現;但鬥魚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未能避免集中整改督導的發生,可見仍有許多改進空間。
鬥魚也在尋求改變,探索新的業務方向。今年 10 月,鬥魚帶領多位頭部遊戲主播,在淘寶開啓直播首秀,帶貨《原神》《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等多款遊戲周邊産品,首播吸引了 800 萬人觀看。
隻不過,在陳少傑被傳失聯後,留給鬥魚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了。在陳少傑回歸之前,鬥魚需要盡快找到能夠力挽狂瀾的新舵手。
參考資料:
字母榜,《虎牙鬥魚,終歸成了棄子》
中國新聞 / 周刊,《色情、低俗屢禁不止,網信部門進駐鬥魚》
金融八卦女頻道,《身價 30 億、與王思聰糾葛 5 年 這位 80 後富豪爲誰做嫁衣》
藍媒彙,《鬥魚少了一個 CEO》
環球人物,《鬥魚 CEO 陳少傑的逆襲人生:辍學打遊戲、沉迷搞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