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倪雨晴
編 輯丨林曦
雙十一作爲關鍵的購物節點,是消費電子品牌下半年的重要戰場。近年來企業紛紛提前發力,在線上線下共同展開攻勢來吸引消費者。
近日,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深圳和廣州線下門店發現,大部分線下店消費者人流仍然聚集在華爲與蘋果兩大品牌門店當中。尤其是周末期間,廣州市正佳廣場的華爲授權體驗店人潮湧動,每位工作人員都在積極爲顧客講解産品,店内并無明顯的降價促銷标識。而位于天環廣場的蘋果旗艦店人山人海,即使線下門店并無相關優惠,但前來了解與體驗産品的消費者仍絡繹不絕。
(朱梓烨攝于廣州天環廣場蘋果旗艦店)
不過蘋果已經在線上開啓降價策略,包括京東、天貓等線上蘋果自營旗艦店目前已對 iPhone 15 系列作出調價,部分産品在使用優惠券後與上市時的價差可達到 700 元到 800 元。同時,國内手機廠商也在期間推出優惠措施。
" 目前 90 pro 的活動是直降 200 元,Magic 系列的活動力度會大一點,直降 900 元,相當于用線上的優惠價格能夠在線下門店直接提機。"11 月 5 日,正佳廣場榮耀門店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雙十一榮耀的兩款産品的折扣力度,不少消費者也圍在櫃台邊體驗手機功能。
從 10 月 23 日 -11 月 9 日的 "11.11 京東手機競速榜 " 單品銷售累計排名上看,蘋果手機占據了前四名,前十名還有榮耀、小米、一加、iQOO,品牌之間的競争也頗爲白熱化。
整體來看,雙十一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電子産品的銷售熱度,也延續了三季度以來全球手機市場有所改善的趨勢,有望在接下來提高市場預期,拉動四季度業績增長。
手機市場新品頻出,高端市場競争加劇
今年消費市場雖然仍低迷,但是三季度庫存有所改善,業界也期待傳統旺季四季度能夠迎來上升趨勢。廠商們也蓄勢待發,三季度以來就頻頻發布新手機,并在軟件側的操作系統、生成式 AI 上進行升級。
具體來看,剛過去的第三季度,華爲與蘋果兩大智能手機龍頭品牌幾乎同時推出新品,華爲 Mate60 系列與蘋果 iPhone15 系列攪動國内手機市場,讓競争變得越發白熱化。除此之外,OPPO 在剛剛過去的十月發布了第三代折疊屏 OPPO Find N3,榮耀三季度以來連發三款折疊屏手機,分别是 Magic V2、V Purse 和 Magic Vs2,三星則發布了 Galaxy Z Flip 和 Fold 5 系列,下周 vivo 即将推出旗艦款 X100。
調研機構 Canalys 最新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降幅收窄至 1%,由于廠商在二季度庫存狀況得到改善,并在三季度推出新品,因此出貨量達 2.946 億部。三星、蘋果、小米、OPPO、傳音分别以 20%、17%、14%、9%、9% 的市場份額位列出貨量前五名,其中小米與傳音在新興市場表現強勁,因此延續了上一季度勢頭進入市場前五。
回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Canalys 數據顯示出貨量連續兩個季度下跌平緩,同比下滑 5% 至 6670 萬部,榮耀、OPPO、蘋果、vivo、小米分别以 11.8%、10.9%、10.6%、10.4%、9.1% 的市場份額排名廠商前五。華爲雖不在列,但通過 Mate 新品發布,市場份額持續攀升,逐漸逼近頭部廠商。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推出旗艦新品以加入 600 美元以上區間的高端手機市場戰局。在國内手機市場近乎飽和的背景下,部分廠商選擇研發更具新意與質感的産品,吸引消費者換機,在高端線方向上找到新增長點。也有部分品牌選擇加強出海戰略,拓展更具潛力的海外市場,維持品牌銷售活力。
Canalys 研究經理劉藝璇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 600 美元以上的中國高端手機市場,蘋果占領了 59% 的份額,而華爲占領了 27% 的份額。因此她也預計,雖然中短期内華爲可能不會撼動蘋果的市場地位,但長期來看随着日後華爲産品組合更新與生态系統完善,是有可能動搖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其他安卓廠商所獲的領先地位。
Canalys 高級分析師朱嘉弢進一步指出:" 華爲自下半年開始亦會對競争格局産生鲶魚效應,我們将看到廠商積極擴充産品布局、加快叠代節奏,尤其是高端産品線,來刺激消費者換機及轉換品牌。從供應鏈目前的情況看,華爲對于關鍵零部件的采購較爲激進,也有拉長庫存天數的動作。特别是在旗艦産品供應方面,甚至已經造成部分關鍵零部件在市場上有所緊缺的現象,因此可以樂觀地認爲,華爲明年将有較大的增長預期。"
電腦市場環比增長,釋放複蘇信号
從個人電腦市場看,雙十一的角逐也頗爲激烈。根據 11 月 9 日的京東筆記本電腦熱賣榜,聯想排名第一,并在前十名中占據 6 個名額,此外還包括排名第二的華爲、第五的惠普、包攬第六和第十的榮耀。近年來,國内手機廠商們進攻迅猛。
而今年 PC 市場正在開啓新的局面。根據 IDC 數據,今年三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爲 6820 萬台,同比下滑了 7.6%,但環比增長了 11%,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
Canalys 數據也顯示了相同趨勢,個人電腦市場的跌幅有所收窄。2023 年第三季度個人電腦的總出貨量爲 6560 萬台,同比下滑 7%,但較二季度,回升了 8%。本季度的出貨量創下近一年内的最低跌幅,進一步體現了庫存水平的恢複和相關需求的反彈。
聯想、惠普、戴爾、蘋果、華碩成爲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排名前五廠商,分别占據了 24.5%、20.6%、15.6%、9.8%、7.4% 的市場份額。Canalys 預計這一良好勢頭将得以延續,市場有望在期盼已久的節日季恢複增長。
Canalys 研究分析師 Kieren Jessop 表示:" 個人電腦廠商現着眼于通過 AI 提振需求,行業已概述設備集成 AI 的發展路線,惠普在本月的 ‘ HP Imagine ’活動上展示了多款産品,并且其他廠商也緊随其後。" 分析師預計,兼容 AI 的個人電腦将從 2025 年開始快速普及,并有望到 2027 年約占所有個人電腦出貨量的 60%。
與此同時,AI PC 成爲新主題,今年不論英特爾、高通還是蘋果,都提到了 AI 性能、新芯片都集成了 AI 相關的引擎,爲 PC 産品帶來新的驅動力。
再看平闆品類的市場,根據 Canalys 數據,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平闆電腦出貨量達 3300 萬台,同比下跌 7%,但環比增加 8%,這反映出在重要的節日季前,平闆電腦市場出現複蘇迹象,新進者在該領域也表現強勁。
智能手機廠商正在平闆電腦市場上大展拳腳,尤其是緻力于産品的創新和高性價比的中國廠商。2023 年 Q3 蘋果、三星、聯想、華爲與小米分别以 38.3%、19.0%、8.0%、5.7%、4.9% 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平闆廠商前五名,這也是小米首次進入前五,成爲其中增長幅度最高的廠商。
Canalys 研究經理 Himani Mukka 分析道:" 鑒于用戶圍繞生産力和内容消費的需求不斷變化,大屏幕的高端設備已成爲新的消費風口。除此之外,平闆電腦廠商必須優先考慮在其設備融入生成式 AI,以維持競争優勢。蘋果和三星等領先廠商已表示會在其硬件組合中融入 AI 體驗。"
不論是電腦還是手機市場,可以看到市場正在觸底,多位産業鏈人士也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庫存的水位還在動态調整中,但是已經有好轉迹象,不過整體消費電子市場的真正複蘇,可能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
21 君薦讀
雙十一調研:價格是消費者最大考量因素,超五成品牌商未來仍願參加雙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