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英 中國企業正在試圖取代日企,成爲全球最大的經皮給藥制劑生産商。
" 我們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凝膠貼膏生産商,每年産能是 1.5 億貼,在我們之前産能最大的是一家日本企業,隻有 4000 萬貼。"10 月 15 日,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研發負責人趙焰平稱,在老齡化背景下,未來随着阿爾茨海默病、慢性哮喘、帕金森等相關治療産品的上市,泰德制藥還會擴張産能,緻力于成長爲全世界最大的經皮給藥制劑企業。
這一目标不僅是企業基于市場前景畫出的藍圖,同時也符合政策導向。2023 年,國家工信部将泰德制藥評爲中國透皮貼劑産業鏈的 " 鏈主 ",鼓勵其解決産業鏈條中的 " 卡脖子 " 難題。
經皮給藥制劑,常指一種現代外用藥物貼片(分凝膠貼膏、熱熔膠貼劑、透皮貼劑),藥物經皮膚進入體内。相比于口服藥和注射液,經皮給藥不是主流的給藥方式,不過,其使用方便、可減少對腸胃的副作用等特點,适合多重用藥率高、吞咽功能下降的老人等群體。研究顯示,中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多重用藥率爲 70.8%,每日平均服用藥物數量達 8.6 種。
現代經皮給藥制劑有兩大技術發源地——日本與美國。凝膠貼膏和熱熔膠貼劑源于日本,透皮貼劑則誕生于美國,這些技術都出現在 20 世紀,随後幾十年日本和美國多家企業在此領域布局,并引領行業發展。
中國企業遲至 2011 年才正式推出第一款自研的現代經皮給藥制劑,這家企業便是泰德制藥,這款産品目前年銷售額達 30 億元。現在泰德制藥在融合日本與美國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創新,打造出了凝膠貼膏、熱熔膠貼劑、透皮貼劑三大技術平台。
趙焰平認爲,現代經皮給藥制劑将成爲一條中國醫藥彎道超車的賽道。他對經濟觀察網表示,該判斷基于兩點:
一是,泰德制藥緻力于打造創新貼劑技術平台,在平台上持續推出系列産品。在全球這樣的企業并不多,歐美企業更多是專攻個别産品,目前注重打造現代經皮給藥制劑平台的代表性企業是日本久光制藥(4530.T);
二是,中國老齡化帶來的市場需求體量遠超日本,這有利于助推泰德等中國企業未來超越久光制藥等日企。
小貼片大生意
一張大小 5 平方厘米的薄貼片,每日貼一片于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背部、胸部或上臂,藥物可通過皮膚持續釋放 24 小時。每張貼片上标示有數字 1 — 7,以提示患者及家屬當日是否已用藥。
" 口服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照護的人總擔心患者有沒有吃藥,有沒有偷偷吐掉或者卡嗓子,貼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趙焰平說。
這樣的貼片名爲利斯的明透皮貼劑。2024 年 9 月,由泰德制藥研發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獲批。此前,中國市場上已有的同類産品包括諾華的原研藥艾斯能、綠葉制藥(02186.HK)德國子公司開發的金斯明。可獲得的公開數據顯示,利斯的明貼劑 2018 年時在歐美市場的銷售規模爲 4.52 億美元。
除了阿爾茨海默病外,泰德制藥還布局了骨關節炎、帶狀疱疹神經痛、帕金森、頑固性失眠等疾病領域。趙焰平介紹,泰德制藥現在的目标是到 2030 年時擁有 14 款經皮給藥制劑。
以帶狀疱疹神經痛爲例,中國 50 歲以上人群帶狀疱疹每年的發病率爲每千人 2.9 — 5.8 人,以此推算中國每年帶狀疱疹患者超 90 萬人。其中許多患者會出現神經痛并發症,在帶狀疱疹的皮疹和水疱消失後,這種疼痛會持續很長時間。
" 痛分爲 10 級,最痛的第 10 級是女性非麻醉的分娩痛,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帶狀疱疹神經痛,這種痛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趙焰平說,以前治療這種疼痛主要是通過口服藥抑制中樞神經,雖然感受不到疼痛,但副作用是可能産生幻覺,對正常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他介紹,泰德制藥開發的利多卡因凝膠貼膏,可覆蓋在帶狀疱疹神經痛區域,抑制外周敏化,由于滲透進血裏的藥物量很少,尚未發現抑制中樞神經的情況。這款藥物在 2018 年上市,目前年銷售額已達 2 億元。
" 荒地 " 難墾
從行業角度看,趙焰平認爲,現代經皮給藥制劑是一片未被有效開墾的荒地," 爲什麽不叫處女地?因爲中國在幾百年前就已開始使用膏藥,但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叠代,所以叫荒地 "。
中國早在唐宋時期就已廣泛使用膏藥,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中藥貼膏受到患者青睐。奇正藏藥(002287.SZ)的消痛貼膏和羚銳制藥(600285.SH)通絡祛痛膏,2023 年銷售收入都超 10 億元。
傳統的中藥貼膏與現代經皮給藥制劑存在不同。一是在藥物成分方面的中藥與西藥之分。二是,使用體驗上的區别,很多傳統膏藥氣味大、易皮膚過敏、揭開時拔毛疼痛等,而現代經皮給藥制劑通過技術叠代解決了這些痛點。
近年來傳統膏藥的總體市場份額有被現代經皮給藥制劑取代的趨勢。據德邦證券的研究,2015 — 2020 年間,其所調研醫院的貼膏總體銷售額保持增長,但中藥貼膏銷售占比從 56.9% 下降至 26.4%。
目前國内已上市的現代經皮給藥制劑除了泰德制藥的 3 款産品外,還有九典制藥(300705.SZ)的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酮洛芬凝膠貼膏,羚銳制藥的芬太尼透皮貼劑等。其中九典制藥的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年銷售額超 15 億元。
不過,要進入現代經皮給藥制劑領域并不容易,目前前沿核心技術主要在國外。趙焰平介紹,泰德制藥在自主研發中就遇到了不少 " 卡脖子 " 問題。
例如,原材料方面的選膠,泰德制藥幾乎挑盡了全世界的膠種,同時還進行了自研,有些膠太黏,藥物無法釋放,有的膠又釋放得太快,甚至遇到藥物直接在膠中降解的情況。
原材料解決後,生産工藝又是一道難關。一是如何讓藥物均勻地分布在膠片中,這就好比做粥時需要想辦法拌勻配料," 如果是純液體,一攪拌就均勻地溶解了,但在一鍋黏糊糊的膠裏,是很難把這麽一點點藥物攪勻的。" 趙焰平說。
解決攪拌問題後,又遇到了切割難。在生産環節需要将膠片切成許多張小片,但膠有粘性,一切就會粘刀,粘上後後面的膠會陸續粘上,這可能導緻一大鍋産品全作廢。趙焰平表示,解決這一工業化難題費了許多功夫,最終通過一些方法成功實現了手起刀落,泰德已将此切割技術申請了專利。
解決上述難點并不容易,趙焰平不願透露其中的細節,他認爲這些解決方案如同可口可樂配方般珍貴,他近期甚至降低了外出進行行業交流的頻次。
做更大的平台
在美國和日本已有多家經皮給藥制劑生産商,作爲後來者,泰德制藥想要有些不一樣。
" 我們要打造的是技術平台,而非單一的品種。" 趙焰平介紹,目前泰德制藥已有三大技術平台,分别對應三代技術。
第一代平台生産凝膠貼膏,主要解決傳統膏藥的痛點,能夠做到貼處體感舒适、不易過敏、不粘汗毛,目前該平台已推出抗炎鎮痛的氟比洛芬凝膠貼膏(2011 年上市)、治療帶狀疱疹神經痛的利多卡因凝膠貼膏(2018 年上市)。
第二代平台是熱熔膠貼劑。" 第一代産品推出後,有患者反饋說粘性不夠強,我們又開發了一種新平台,該平台推出的産品能做到與狗皮膏藥一樣強的粘性,同時讓皮膚不易過敏。" 趙焰平說。
第一代與第二代技術主要是讓藥物進入身體局部組織,多用于抗炎鎮痛。
到了第三代技術——透皮貼劑,藥物作用範圍擴大至全身,貼劑可以透過皮膚、穿過血管壁進入血液中,實現局部給藥全身起效。2024 年 9 月泰德制藥獲批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貼劑就是利用了第三代技術。
從全球來看,較有代表性的經皮給藥制劑平台企業是久光制藥。這一家族企業經過三代人的發展,推出了多款貼劑産品,2024 财年其營收達到 1417 億日元(折合 66.2 億元人民币)。日本市場占其總營收的 57.2%。
久光制藥是從局部抗炎鎮痛起家,慢慢拓展至全身鎮痛、更年期障礙、帕金森、注意力缺陷等新适應證領域。泰德制藥的發展路徑與此相似。
久光制藥在 20 世紀 90 年代末開始通過透皮貼劑技術拓展新的治療領域,在 2000 年左右開發出治療更年期障礙、絕經後骨質疏松的透皮貼劑,此後又陸續推出了多款透皮貼劑。不過目前來看其核心單品仍是起家的局部抗炎鎮痛産品。
2024 财年,久光制藥銷售額最高的産品仍是中富正義 1934 年推出的撒隆巴斯,這是一種用于緩解肌肉及關節疼痛的凝膠貼膏,2024 财年銷售額爲 466.96 億日元(約 22 億元人民币);銷售額排第二的是一種酮洛芬貼劑,屬于處方藥,也用于緩解關節肌肉痛,2024 财年銷售額爲 255.18 億日元(約 12 億元人民币)。
久光制藥的另一特點是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市場均有布局,2024 财年非處方營收占比爲 48%。而目前泰德制藥的管線主要集中在處方藥領域。對此,趙焰平對經濟觀察網解釋說,日本的非處方藥獲批難度不高,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做大樣本臨床試驗,開發成本較低,而這些産品在藥妝店也能賣到較高價格,而中國對非處方藥的管理相對日本是更嚴格的,需要與處方藥一樣做臨床試驗,但價格卻比不上處方藥。
不走擁擠賽道
" 我們不會去走擁擠賽道,我們隻做自己擅長的。現在很多藥物沒有區别,醫患不知道該選哪一種,我們從不做這樣的産品,我們要解決的是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趙焰平說,藥物越來越多,現在要針對全新靶點開發藥物已經越來越難,但換一個角度看,現有的很多藥物并不完美,通過給藥方式的創新,可以讓這些藥變 " 完美 "。
他表示,開發新藥往往需要超過 10 億美金的資本投入和 10 年以上的時間,而将此前已商品化的有效成分改變給藥形式後作長期銷售,資金和時間兩方面都能得到大幅削減。
泰德制藥開始布局經皮給藥制劑是在十多年前,與其股東有很大關系。泰德制藥的參股股東中,除了控股方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外,還有中日友好醫院、法國投資(中國 I)集團、日本株式會社 LTT 生物醫藥等。
泰德制藥原是中日友好醫院的院辦企業,其第一款藥物源于日本醫藥專家水島裕捐贈的專利技術,水島裕正是日本株式會社 LTT 生物醫藥的創始人。2010 年,在日本株式會社 LTT 生物醫藥牽線搭橋下,泰德制藥從日本三笠制藥株式會社引進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到中國市場,第二年,泰德制藥推出自研的氟比洛芬凝膠貼膏仿制藥。
趙焰平介紹,開發經皮給藥制劑一方面是來源于對臨床需求的洞察,作爲全中國唯一一家公立醫院參股的企業,泰德制藥具有明顯的臨床資源優勢。另一方面,泰德制藥一直與日本醫藥産業界保持密切交流,日本經皮給藥制劑産業的發展爲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