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裏有一塊曾經已經枯萎的地方,今天因爲你,又發了一顆小小的芽。"
這句浪漫的名台詞,你們都看了麽!
浪漫詩人李雪琴,靠着桃花塢裏頻出的金句,最近沖了上熱搜。
主持人在采訪中,挑中兩個随機的名字讓她做藏頭詩,她信手拈來,
# 郭倩
" 鍋可以接收信号 也可以阻擋信号
欠我的答案沒有人知道 "
# 白曉林
" 白色的鳥群飛進山谷
小時候的記憶也随之一起
林子中 走出一個大人 "
采訪一出,評論區炸鍋,字與字的堆疊組合,原來可以如此簡單又奧義無窮。
彼時,人們才想起這個說着東北話,笑得樂呵呵的姑娘,曾是一名北大學子,曾于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在大咧咧的外表下,有一顆何其細膩的内心。
脫口秀演員搞浪漫
在節目中,李雪琴的文藝語錄常常被放大居于屏幕的正中,短短幾字,卻恰到好處地戳中當下虛浮的心與心。
對際遇,她看得比同齡人要深遠
" 月亮這個東西
它平等地對待着每一個人
本身這種平等就會讓人平靜
那一天就我倆
在外面看見那個月亮
你又覺得好像
月亮偏袒了我們 "
" 你現在看日落
腦子裏有一個人嗎
但你想象
你現在在這裏看日落
可能世上有另一個人
與此同時
也在另一個地方看日落
那他可能就是未來
你遇到的那個人
有一種很奇妙的緣分
就是你們倆在 2022 年的
五月二十五日
看過同一個日落
多浪漫 "
對愛情,她懷着一顆重傷下漸漸愈合的心靈
" 烏鴉飛向愛人的眼睛
打更人守着名叫過去的大門
天橋下坐着的男人什麽也沒等到
風雨交加的夜晚
我有時候想死 有時候想你 "
" 不要相信愛情,要相信人格
當你倆愛情消失的時候
他仍然是一個善良的好人
因爲激情的東西是一定會消失的
但如果這個人的人格是好的
至少你們倆不會是遍體鱗傷地告終 "
" 跟等待愛情一樣
等不來的時候
就會出現
自以爲是愛情的幻覺 "
" 我對浪漫的定義是
興之所起
就是乘興而至 乘興而歸 "
見日月,她自有她獨特的爛漫
" 這次看日出
就是一次臨時起意
我們淩晨五點去一個小島上
找我們的朋友一起看日出
而且最浪漫的事情
是我們沒有看到日出
沒有看到日出
是這件事情裏面最浪漫的部分 "
" 我覺得
山很不一樣的是
它很複雜
你不知道藏着什麽樣的生命
什麽樣的故事
你聽到狗叫
但不知道狗在哪
聽到鳥叫
不知道鳥在哪
你唯一能确定的就是
日月星辰在頭頂上 "
" 我有一瞬間覺得 我擁有了銀河
因爲沒有人跟我一起看
然後周圍全是海,看不到一個人
就覺得這片天空都是我的
這種浪漫就是自然給的浪漫
沒有跟大自然如此親密地接觸過
它讓我感覺
我對世界仍然是抱有浪漫的期待 "
" 最近的一顆星星
它們想讓我們看到它發出的光
也走了四年多 ( 光速)
剛好它走到這裏
剛好我們擡頭
這是一種非常浪漫的相遇
這是來自宇宙的浪漫
那我覺得更浪漫的是
我們擡起頭可以看到數萬年前的星光
然後轉過身就可以看到彼此
這個是人與人之間的浪漫 "
對人生,她似乎走過多年的老者,說着與年齡不符的雲淡風輕
" 今天的光走了幾千年
才走到我們面前
卻被我們自己制造的燈光
給擋住了
那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
" 我從來沒有在哪一次
生離中流過眼淚
因爲我覺得還健在的人的離别
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
因爲我們從此離别以後
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
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情 "
" 我們東北的家庭有一種習慣
攢塑料袋
今天不管是什麽外賣袋、買菜袋
放在一個櫃子裏
啥袋也不舍得扔
但是你就會發現
當有一天你不知道用什麽東西
去裝一個你的東西的時候
你就把那櫃打開
總有一個袋适合你
所以我對人生沒什麽規劃
我的人生就是走在撿塑料袋的路上 "
"30 多了 一定要結婚嗎
結婚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要跟這個人朝夕相處
你要分這個人一半的資産
你們要共同孕育下一代
甚至
他還擁有你在手術台上昏迷不醒時
決定你要不要繼續手術的權利
相當于你把一半的命都給他了
你怎麽可能就因一個 30 這個數字
你把命交出去了 "
" 我理解的好好生活
就是在自己的節奏裏生活
在集體中不會因爲别人
跟你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受到了褒或貶的評價
影響你喜歡的生活方式 "
她是一個 " 表演 " 的高手
有媒體如是評價李雪琴:
" 在沒有盡頭的家裝中,她一劈兩半,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幽默天才,一個是飽受抑郁症折磨,始終快樂不起來的平凡女孩。"
兩相碰撞,成爲了她走紅的密碼。
舞台上談笑風聲,舞台下在 " 死與不死 " 間來回飄蕩," 喜劇的内核是悲劇 ",這句話用在李雪琴身上再适合不過。
1995 年,李雪琴出生于東北鐵嶺,父親是生意人,母親天性豪爽。
自幼被保護的很好的李雪琴,上學就愛和同學唠嗑,前桌聊完後桌聊,可偏是不耽誤她成績好,
以遼甯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當地重點高中——本溪市高級中學。
完美小孩的 " 人設 ",在 2009 年面臨轉折,父親生意失敗,欠債跑路,留下母女二人,被生活硬逼着上了路。
母親生性脆弱,爲了不讓人家說母親一句不是,李雪琴考試次次要争第一。
母親情緒不好,李雪琴哪怕被責罵,也要反過來耐心安慰母親。
極端壓力下,高中時的李雪琴就産生了 " 日子過不下去 " 的念頭,跑出家門哭是常有的事,這一段經曆,被她自嘲爲" 我媽是我帶大的 "。
▲李雪琴與母親
2013 年,她考上北大,可惜,一心渴望學中文的她,進了自己不感興趣的新聞學院。
索性,玩,課程能逃就逃,期末随便複習,擅長考試的她,照樣也能拿北大獎學金。
直到大四一場狗血戀愛,劈腿、PUA 的戲碼全上演,壓抑到患上抑郁症,連筆下的詩,每一個字都在尋求出口,卻無路可走。
2018 年,是人們大範圍聽說 " 李雪琴 " 的那一年:
一條和昔日偶像互動的視頻,讓她一夜之間成了百萬網紅,人人都在問 " 李雪琴 " 是誰,就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找她互動。
年僅 23 歲的東北姑娘李雪琴,在被質疑 " 北大畢業拍低級趣味視頻時 ",回答地坦坦蕩蕩:
" 清華北大怎麽了呢,咋這麽把自己當回事呢?"
2020 年,她接受邀請錄制《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一戰成名。
從調侃自己驚險晉級,到與母親 " 宇宙盡頭 " 的對話,最後繞回自己與王建國的 cp" 雪國列車 ",段子扣段子,邏輯謹慎,話縫嚴密,自此之後," 脫口秀天才 " 的名号,名副其實。
徐峥評價她說:
" 她是一個高手,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節奏裏,這是一種很高超的技法。"
成名後,跑不完的綜藝節目,卻沒讓她飄飄然,
" 我老愛說‘這事不行’,我是真覺得不行。
有一個理論叫蛙塘效應,當你身邊的人都很優秀的時候,你的自我評價會降低。
我就是那個蛙,每次我說自己不行的時候,不是說我在那裏裝,扮豬吃老虎,是因爲看到他們優秀的時候,自然覺得自己不行。"
而堅持繼續在這一行的原因,是爲了 " 自我療愈 ",她想解掉自己身上 " 總說我不行 " 的毒,盡管不能被所有人認可,也想試一試,讓更多人認可。
如今觀衆再看李雪琴,肉眼可見的開朗與明媚,便是她這場 " 療愈 " 最好的反饋,尤記得初成名時,她曾悲觀地描述自己帶給觀衆的娛樂作用:
" 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總有一些沒有任何意義,但大家就是想追尋的東西。
它也不反諷,也不幽默,也沒有傳遞價值觀,但是就好好笑。"
談到未來,她更願意 " 走一步,看一步 ",
" 當一個人沒有辦法高瞻遠矚到看清未來的每一步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活在當下。
學霸也沒有高瞻遠矚的能力。像下象棋一樣,你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看到未來,得一步步走。"
曾考上北大,卻陷入迷茫,曾遠赴紐約,卻選擇休學,意外跌進脫口秀的行當,成了那個喪到令人發笑的人。
未來的李雪琴,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必然會帶着一個更浪漫更詩意的精神世界,回饋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