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GPT-4 被推出來後,其智能程度對比此前版本大大提升,引發市場的持續關注。在電商領域,AI 可實現智能客服、關鍵詞優化、營銷文案撰寫等功能,被視爲 ChatGPT 應用落地的絕佳場景。
受這些消息提振,集 ChatGPT,互聯網電商等多個熱門概念于一身的吉宏股份(002803.SZ)股價也是水漲船高。3 月 21 日,吉宏股份再度迎來漲停闆,截止收盤股價收報 20.81 元,總市值 78.75 億元。
面對近 3 日猛漲 33% 的吉宏股份,監管部門也發出一份關注函,交易所要求詳細說明公司主營業務與 ChatGPT 技術之間的關系、以及是否有配合市場炒作、" 蹭熱點 " 的行爲等。
實際上,作爲曾經以快消品展示包裝爲主營業務的吉宏股份,這些年一直在跨界,熱點炒作基因在吉宏股份裏面 " 根深蒂固 "。先後涉足跨境電商、互聯網廣告、區塊鏈、醫療等領域,所以交易所出具這份關注函大家也并不意外。
炒作熱點爲再減持鋪墊?
吉宏股份是一個善于制造話題的公司,ChatGPT 這麽火熱的概念,吉宏股份當然不會放過。
那麽,利用 ChatGPT 做跨境電商運營,是噱頭還是真的實用?
這要先從吉宏股份的業務說起。獨立站是吉宏股份的主要業務,其采用的模式是 " 獨立站 + 廣告投放 +COD(貨到付款)",覆蓋服裝、鞋子、箱包、家居、消費電子等類目。
吉宏股份的獨立站主要通過 Facebook、Google、TikTok 等引流,近年來廣告費劇增,2021 年,吉宏股份的銷售費用同比大增 36.73%,廣告費用達 13.83 億元。2022 年上半年,吉宏股份廣告費用 7.3 億元,增速爲 15.87%。
吉宏股份獨立站的每個類目都上了大量款式的産品,同時,也是一個廣告大戶,因此,在選品、客服、文案等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上文所述,ChatGPT-4 已經非常智能化,在文案和數據處理方面,确實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
一些賣家試過用 AI 寫關于亞馬遜的方案、運營文案、A+,也試過用其分析競品等,這些賣家覺得 "AI 得到的答案是很機械化甚至有點智障。"
在 ChatGPT 橫空出世之後,有了對比就更有了 " 傷害 ",其他的 AI 更顯得 " 智障 " 了。這主要是基于它們的數據庫和原始模型,因爲其他 AI 并不具備足夠的數據樣本以及訓練時間。
而 ChatGPT 已經跑在最前面了,且随着訓練周期和時間的增加,其模型會越來越成熟,它也會變得越來越 " 聰明 " 和 " 智能 "。
在 ChatGPT4.0 後,可能之後還有 5.0、6.0 等等,技術會一直在叠代,人要想不被取代,隻能和技術一起進步,學會技術,運用技術。
從上面分析可知,吉宏股份使用 ChatGPT-4 于主業或許并非完全是噱頭。隻是,市場擔心的是每次炒作熱點是奔着減持割韭菜去的。
2020 年下旬之後,吉宏股份蹭熱點的過程中也獲得了不小的收益,股價也多番出現回光返照。
隻不過随着股價擡升,大股東就是開始發布減持公告。從剛開數據獲悉,截至 2020 年底,莊浩及其一緻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已降至 32.96%,較剛上市時的 60.34% 已經大幅下降,可見 2020 年實控人乘着股價反彈的機會減持了不少股票。而且,實控人還曾爲了減持而撕毀限售承諾,可見其減持的意志是堅定不移的。
從曆史的經驗可以看出,每次蹭上熱點後,股價大概率會出現擡升,再然後就有減持公告了,這個套路可以說已經是耳熟能詳了。這次是否有意外?
頻頻跨界,業績壓力大
钛媒體 APP 注意到,吉宏股份曾頻繁跨界,而這背後均是來自業績的壓力。從财報來看,吉宏股份的情況不容樂觀。2022 年 8 月 26 日,吉宏股份發布 2022 年中期報告。報告顯示,2022 年上半年,吉宏股份實現營收 26.21 億元,同比增長 5.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1.15 億元,同比下降 36.48%。
雖然公司稱 2022 年中報營收增速放緩及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疫情反複及原材料波動的影響。實際上,吉宏股份業績不佳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與前文說的跨境電商業務中獨立站模式有關。因爲比起長年受困天花闆的傳統包裝印刷業務,跨境電商近年已成爲吉宏股份第一主業。從營收明細方面得知,公司的跨境電商業務現在是收入大頭,占比超 50%;其次是彩色包裝紙盒及包裝箱 , 占比 30%。
雖然在成本門檻上,建獨立站遠低于跨境平台打造," 獨立站 + 廣告投放 +COD(貨到付款)" 的模式也看似簡單,實際上并不容易。上述提到吉宏股份的獨立站主要通過 Facebook、Google、TikTok 等引流,導緻公司銷售費用激增,而這筆費用對淨利潤水平持續造成不小壓力。
同時," 獨立站 + 廣告投放 +COD" 模式中,除了廣告投放需要巨大的利潤率支撐,還有 COD 的高拒付率。然而吉宏份近年銷售淨利率與毛利率連續下滑,支撐表現并不出衆。2020 年至今,吉宏股份跨境電商毛利水平已由 77.06% 降至 60%,期間曾一度跌破 59%;銷售淨利率由 14.32% 跌至 4.86%,盈利模型或面臨萎縮。
爲改善局面,吉宏股份曾投資 4000 餘萬元建立了 SaaS 服務平台吉喵雲,2022 年初正式上線,但截至 2022 年 9 月 23 日尚未産生效益。值得一提的是,SaaS 并不是新概念,早在 2015 年 Shopify、亞馬遜(AMZN.O)就已做過諸多探索與實踐,并且亞馬遜去年亦在加碼投資相關企業。
然而,據 The Ken 采訪的 lummo 前雇員表示,有迹象表明 SaaS 模式在東南亞并不成功,印尼商戶已經習慣了從電商平台帶來流量,很多商戶沒有能力創造獨立站流量,所以 Lummo 不得不加大對商家教育的投資。
可見,目前跨境電商模式投入大,公司業績承壓,新的 SaaS 平台也遲遲未見盈利,吉宏股份想憑借跨境電商實現真正意義上破局并不容易。未來通過 ChatGPT+ 跨境電商能否給他帶來新的機會,我們隻能拭目以待了。(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翟智超)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