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2023 年 2 月 6 日上午,著名語言學家、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邢福義先生去世。
邢福義教授 1935 年 5 月出生于海南省樂東縣,是首批 " 荊楚社科名家 " 之一,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語言學科組副組長、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長,湖北省語言學會會長。邢福義教授主攻現代漢語語法學,也研究邏輯、修辭、文化語言學和其他相關問題。
據語言治理研究中心介紹,邢先生曾說:" 研究生研究生,自己研究自己升 "。在帶學生方面,邢老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研究問題,老師隻是 " 導師 "。讀研究生不在于天天聽課,重要的是研究,研究生的任務就是研究。
邢教授也有很多理論建樹,包括:名詞賦格說。過去語言學界,包括西方語言學界,都把動詞看作句法的中心,語法研究都圍繞着動詞展開。邢老師認為名詞很重要,動詞在句子裡起核心作用,但是真正傳遞大量信息的是名詞,決定動名語義關系的是名詞;
小句中樞說。過去,語法學界曾經提出過 " 字本位 "" 詞本位 "" 詞組本位 " 的思想," 小句中樞說 " 是一種小句本位的思想。在漢語中,小句的确重要。給它一個句調,小句就成了句子。小句也可以跟别的小句一起構成複句。小句基本上具備句法應該有的各種關系,下能管控詞,管控短語,上能構成句子甚至篇章。小句中樞是漢語的特點,英語等西方形态比較發達的語言中,小句就未必是中樞;
" 兩個三角 " 理論。語言現象要從兩個 " 三角 " 來觀察:語法、語義、語用是小三角;普通話、方言、古代漢語是大三角。這樣看才能觀察得全面、深入。
邢先生 " 開門弟子 " 李宇明老師表示:" 邢老師最典型的研究風格是尊重漢語事實,從語言事實中歸納語言學理論。就我所見,中國語言學界在文章中援用例句最多者,惟我邢師。邢老師也是高産學者,已有 500 多篇論文。能夠寫 500 多篇論文者,學界僅有。而且邢老師現在仍還處在創造高峰上。"
内容參考語言治理研究中心微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