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5 日訊(編輯 史正丞)随着能聽懂人話、會寫代碼的 ChatGPT 爆火,背後的 OpenAI 也迅速竄升爲家喻戶曉的科創明星公司。但根據美國新興财經媒體 Semafor 的最新報道,總是背着一個藍色背包的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 · 奧爾特曼,很有可能完全不擁有公司的股票。
(奧爾特曼和标志性的藍色書包,來源:社交媒體)
作爲參考,在今年 1 月初與微軟等公司商讨投資事項時,OpenAI 的估值據報已經達到 290 億美元,較 2021 年時翻了一倍。随着互聯網巨頭們蜂擁參與 AI 大戰,作爲領跑者的 OpenAI 勢必會變得更加值錢。
與馬斯克關系匪淺
在 ChatGPT 引發全球熱議後,酷愛追熱點的推特老闆馬斯克時不時對 AI 産業和 OpenAI 冷嘲熱諷一番。一方面恐怕是因爲吃醋,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馬斯克曾經也稱得上是 OpenAI 的老闆(之一)。
(馬斯克諷刺壟斷科技巨頭掌控 AI,來源:社交媒體)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由奧爾特曼、馬斯克、裏德 · 霍夫曼、彼得 · 泰爾、AWS 等科創界明星和知名企業共同建立,最初是一家非盈利機構,研究的目的是爲了 "确保人工智能不會消滅人類"。
據知情人士表示,馬斯克在 2018 年初告知其他創始人,他認爲 OpenAI 的進度 " 遠遠落後于谷歌 ",因此他想要控制這家公司并親手幹預經營。由于這一提案遭到其他創始人的反對,馬斯克最終負氣出走。當時對外宣發的理由是特斯拉也有 AI 項目(自動駕駛),可能會與 OpenAI 形成利益沖突。
(OpenAI 官宣馬斯克離開董事會,來源:OpenAI)
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馬斯克離開 OpenAI 的時候表示會繼續向公司捐款,但實際上從他離開的那一天開始就一分錢都沒付過。馬斯克曾承諾向 OpenAI 捐贈 10 億美元,而在離開前一共落實了 1 億美元。
馬斯克走後,奧爾特曼就成爲 OpenAI 的實際話事人。根據稅單,他正是在 2018 年将 "OpenAI 總裁 " 寫進了自己的履曆。
順便一提,與 "70 後 " 的馬斯克不同,奧爾特曼到今年也隻有 37 歲,但接觸編程接近 30 年。與許多美國科技創業者相似,奧爾特曼本科在斯坦福大學學習電腦科學,讀了兩年就辍學和同學一起開發手機應用。混迹互聯網圈子多年後,奧爾特曼獲得保羅 · 格雷厄姆的賞識,于 2014 年出任 Y Combinator 總裁。
而在馬斯克退出後,年輕的 OpenAI 很快就遇到了費用的瓶頸,畢竟使用超級計算機訓練大模型本身就是一件極其耗費金錢的事情。與此同時,谷歌發布的 Transformer 模型打開了 AI 産業想象力的天花闆—— AI 可以無限進步,但也需要喂進去無窮無盡的數據和金錢。
所以在 2019 年,OpenAI 決定成立一個可盈利實體(OpenAI LP)負責融資,來負擔愈發昂貴的研發成本。不過公司也宣布會設置盈利上限,多餘的錢将打入非營利實體中。
知情人士透露,奧爾特曼也作出了一個不太尋常的決定,他不會持有任何 OpenAI LP 的股權。一方面是因爲作爲成功的 VC 投資人,他已經足夠富有;另一方面,他也告訴同事們,他做這個項目不是爲了賺錢,避開任何所有權權益将有助于他與最初的使命保持一緻。然而,這一點也令不少潛在投資人望而卻步,擔憂奧爾特曼自己對這個項目也沒有信心。
不過市場上并不缺識貨的買家。僅僅半年後,微軟揮舞着 10 億美元的支票加入了 OpenAI,并且調動資源幫助公司一起構建了訓練大模型的超級計算機,最終的成品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 GPT 大模型、ChatGPT、DALL-E 等。
知情人士表示,在去年 11 月看着 ChatGPT 冉冉升起時馬斯克 " 氣瘋了 ",随後下令中止推特向 OpenAI 提供訓練數據的合作,雖然合作本身是在他收購推特前就談妥的。
(來源:馬斯克推特)
可以預見的是,照馬斯克的脾氣,他接下來對 OpenAI 的諷刺和指責隻會越來越激烈。據媒體本周四報道,OpenAI 董事會成員 Shivon Zillis 已經卸任,她也有其他的身份:腦機公司 Neuralink 的高管,以及馬斯克兩個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