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ID:pedaily2012)3 月 9 日消息,思倍雲(SpaceiCloud)獲得河床資本及相關基金 Pre-A 輪融資,金額在數千萬級别。
思倍雲以 " 物聯網 IoT+ 空間 BIM+ 軟件定義業務 + 大數據與算法 " 等技術基礎打造一套全新的産品,爲空間運營提供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節能低碳、安全環保、高效運營的目的。
思倍雲自主研發的産品包括五大核心平台——統一業務平台、業務配置平台、物聯網平台、數據平台和算法平台;四大基礎應用産品——物聯管理系統、運營管理系統、資産管理系統和數字孿生;六大數據與算法應用——數字化低碳節能體系、數字化安全管控體系、BIM 數字化運維體系、智能控制體系等。
思倍雲服務多種形态的空間客戶,主要是指需要運營的實體場所,包括專業領域(如生産基地、冷庫園區、化工園區、物流園區等),園區與商寫(如科技園區、企業總部、商寫綜合體等),城市服務(社區、場館、校園、醫院等)。
思倍雲所做的業務,容易與智慧物業混淆,畢竟二者都是以實現高效運營爲目的。但智慧物業所解決的更多是管理層面的效率提升,而這僅僅是思倍雲産品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思倍雲可以解決更多實際的問題,比如綜合能源管理、節能算法、設備調優、無人巡檢、雙重預防機制、應急管理等。智慧物業往往是以應用軟件模塊進行切入,客單價大多是幾萬到幾十萬,而思倍雲可以打通空間、業務、設備、人,進行綜合性運營管理、分析和服務,因此客單價在百萬級别。智慧物業目前的玩家要麽是以往物業軟件轉型、項目定制開發爲主,門檻較低,要麽是創業公司以 SaaS 工具起家,服務大客戶經驗不足,而思倍雲則具備科技、行業、經驗等多重能力。
思倍雲創始合夥人楊健表示,思倍雲作爲一家成立兩年多的公司,能夠備科技、資源、經驗多重能力,與他們的團隊背景有關。楊健曾任某香港軟件上市公司執行董事、CFO、副總裁,也擔任過某 A 股公司董事、總裁。團隊過去均一直從事軟件、IOT 領域業務,有豐富的經驗。在經驗基礎上,目前更多工作是在研發形成标準化産品,實現模型化及高度可配置;而多年服務大客戶的經驗,也讓思倍雲有了拓展市場的資源以及獲得客戶信任和複購的行業經驗。
【本文根據公開消息發布,如有異議,請聯系([email protected])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