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手機品牌名義上活着,其實已經死了。有的手機品牌已經死了,但還隔三差五推出新機「詐屍」告訴大家「我還活着」——2023 年 12 月,曾經的 Android 王者、沉寂已久的 HTC 表示 2024 年還要再出兩款新機。
圖片來源:HTC
考慮到大家已經不記得 HTC 有什麽手機了,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HTC「全新亮相」的新手機:HTC U23 Pro 在硬件配置上沒有任何值得拿出來講的地方——這款原價新台币 15490 元(約合人民币 3532 元)的手機,用的甚至是 2022 年定位次旗艦的高通骁龍 7Gen1 平台和 2MP 的湊數多攝組合,最高充電功率更是隻有 30W,表現還不如大陸手機品牌的無線快充。
這種由過氣品牌推出的過時配置手機,理應「推出即暴斃」,并在半年後以「大船洋垃圾」的方式流入大陸二手交易平台。但令人驚訝的是,早已被 Google 掏空了手機團隊的 HTC,居然還沒對手機領域死心—— HTC 全球業務資深副總裁黃昭穎表示:
雖然目前手機市場被稱爲「紅海」,但對于 HTC 而言,手機最重要的核心是「通訊」,或許未來的手機設計會有所改變,但通訊的需求不會消失。因此 HTC 仍會持續推出手機産品,2024 年預計推出 1-2 款(新手機)。
那麽問題來了,硬件吸引力甚至不如索尼 Xperia 系列的 HTC 手機," 苟活 " 到現在究竟爲了什麽?
在我看來,HTC 掉隊的原因大緻上有三個:内部混亂、營銷失誤以及競争力下降。
在品牌發展早期,HTC 憑借高質量的硬件設計和對創新技術的追求迅速崛起——HTC 是首批推出 Android 智能手機的制造商之一,并憑借其 HTC Dream 等産品赢得了市場的青睐。這一時期的 HTC 以敢于創新著稱,曾推出全球首款 4G 智能手機、首款采用全金屬機身設計的智能手機等。
然而,随着公司的快速發展,HTC 内部管理問題開始顯現。高層管理的頻繁更替、戰略方向的不明确以及決策過程的混亂導緻了 HTC 在市場上逐漸失去方向。内部混亂不僅影響了産品的研發進度,還導緻了人才的流失和創新能力的下降。比如在 2018 年初,Google 就直接以 1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HTC 的 Pixel 團隊和部分技術産權。這次收購幾乎掏空了 HTC 的手機團隊,也導緻 HTC 手機的産品力接連走低。
圖片來源:Google
此外,HTC 在營銷方面的失誤也是其掉隊的關鍵原因之一。盡管在産品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面具有優勢,HTC 卻未能有效地将這些優勢轉化爲市場影響力。相比于蘋果和三星等競争對手的大規模營銷活動,HTC 的市場推廣顯得較爲低調和被動,導緻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度和吸引力不斷下降。
随着時間的推移,HTC 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争力逐漸下降。一方面,其産品線缺乏明确的差異化策略,無法有效應對蘋果和三星在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在中低端市場,HTC 也面臨着來自華爲、小米等大陸品牌的激烈競争。這些品牌憑借性價比高的産品迅速占領市場,而 HTC 則在價格和性能上難以與之競争。
按理說,在産品已經掉隊的情況下,手機品牌想重振品牌,必須和市面其他産品打出差異化,要麽用最強的配置堆出一台真正的旗艦手機、重回第一梯隊;要麽用低價和其他品牌打價格差,并開始品牌轉型。
但在這道「高端或低端」的選擇題中,HTC 毅然決然選擇了「或」——其高端手機無法在配置上與競争對手相抗衡,而低端産品又難以在價格上具有吸引力。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消費者期望的不僅僅是簡單地堆料,産品體驗同樣重要。HTC 雖然努力推出高端産品,但在相機表現、性能調度、電池續航以及屏幕技術等方面,往往無法與第一梯隊的旗艦手機相提并論。
而在低端市場,已經入不敷出的 HTC 也無法和其他品牌大打價格戰。2018 年前後,華爲、小米、OPPO 和 vivo 正通過高性價比的策略迅速占領國内入門手機與海外中端手機市場。
但 HTC 在嘗試降低産品價格以吸引低端市場時,又面臨着成本控制和品牌定位的困難。降價意味着利潤空間的縮減,這對于 HTC 這樣的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且推出低端手機同樣需要消耗 HTC 的研發成本,沉迷于推出無人問津的中低端手機,隻會進一步消耗 HTC 的品牌影響力,讓 HTC 的手機業務 " 慢慢斷氣 "。
當然了,從 HTC 最近幾年的市場動向來看,手機對 HTC 早已無關緊要,VIVE 等 VR 設備才是 HTC 未來的品牌核心。隻不過 VR 救得了 HTC 嗎?
2023 年 10 月,CCS Insight 在一份報告中提出了預測——由于市場的不确定性,HTC 将于 2026 年賣掉 VR 業務并退出 VR 市場。消息很快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HTC 或許不再是昔日的智能手機霸主,但至少也是 VR 頭顯的先行者,一度甚至可以說是 VR 市場的領導者。
當然,HTC 很快也發表嚴正聲明否認 2026 年退出 VR 市場的傳聞。聲明中,HTC 還表示VR 虛拟現實、AR 增強現實以及 AI 人工智能技術将是未來科技的三大支柱,「這些技術不僅将與人性結合,更能釋放人類無窮的想象力,從而徹底改變我們的世界。」
換句話說,市場潛力這麽大,HTC 絕對不可能放棄。再說了,已經在手機行業「輸幹淨」的 HTC,手裏隻剩 VR 這一張「機遇卡」了。隻不過曾憑借 VIVE 在 VR 領域稱霸的 HTC 同樣被大陸 VR 企業四面圍堵,銷量接連下滑。VR 是即将溺亡的 HTC 的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稻草,目前看來反而更像是後者。
而且堅持高端 VR 分體機的 HTC,早已經錯過了無線化一體式 VR 頭顯的早期紅利,新一代消費級 VR 頭顯用戶,更偏向于 Quets、PS VR 甚至還沒發布的 Apple Vision Pro,而不是分體式設計的 VIVE。即便 VIVE 也曾推出過 VIVE Focus 等 VR 一體機,但在多自由度空間定位領域,HTC 的技術能力确實有些遜色,無法和已經積累了多年經驗的一體 VR 設備相匹敵。
一邊是肯定賣不出去的 HTC 手機,另一邊是未來很可能賣不出去的 HTC VR 頭顯,從這個進退兩難的境遇來看,「光榮退出」、回歸幕後代工說不定才是 HTC 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