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若瀛 跌宕起伏的 2023 年已經過去了,2024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理由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2023 年的經濟增速爲 5.2%,但這是建立在 2022 年基數較低的前提之下的,2024 年這一有利條件将不複存在;第二,中國經濟中的一些大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例如房地産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很難有萬全之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可能才是正選之途。但解決問題需要資源,尤其需要資金,在這個問題上,央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責任。
央行是一個經濟體的貨币當局。在大多數經濟體中,央行都掌握着貨币的創造權。在如今這個信息社會,央行隻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向計算機中輸入幾個數字,就可以創造出所需的新貨币。正是由于央行壟斷了貨币的創造權,因此央行可以在市場上充當最後的貸款人。當市場上流動性陷入枯竭的時候,央行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市場提供資金,爲市場托底。2023 年 11 月 6 日,萬科遭遇一場小危機,深圳市國資委立刻出面力挺萬科。深圳市國資委做了正确的事情,但假如萬科的危機再大一些,深圳市國資委即使有心,估計也無力去幫助萬科脫困了。
2024 年,央行既要爲市場托底,也要主動出擊,爲那些具有系統性風險的機構纾困。央行要扮演好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成爲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護佑中國經濟走過一片又一片的暗礁險灘。
至此,讓我們重溫白芝浩原則的主要内容:爲避免恐慌,央行應該在早期就向那些有償付能力但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公司提供無限量貸款。與此同時,央行應取得相應的高質量擔保物,并實行較高的利率。
央行是我們化解危機的最後一條防線,我們要依靠這條防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2024 年用好央行,讓最後的貸款人發揮合适的作用,善莫大焉。
搜索
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