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宋佳,飒爽美麗或許是我們對她的第一印象。
而最近熱播的《山花爛漫時》卻很好地打破了我們對宋佳的這一印象。
在這部劇裏,宋佳飾演了張桂梅女士,齊肩短發、素面朝天,她呈現給了我們一種質樸粗糙、而又剛強堅毅的全新形象。
而深挖宋佳的過去,我們才發現,這個看上去永遠松弛自信的女人,也有過自己的青澀和懵懂,因爲事業放棄初戀、因爲婚戀拒絕張黎,她的過往人生也不輸任何熒幕戲劇。
1980 年 11 月,宋佳出生在哈爾濱南崗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裏。
從 8 歲起,宋佳就開始了柳琴的練習。
但柳琴是一項亟需耐心和毅力的活動,在練琴的過程裏,宋佳的手指常常會被磨出水泡,甚至出血,因此年幼的小宋佳偶爾也會産生逃避練琴的想法。
但母親作爲過來人,深知堅持在學琴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每次都會在宋佳懈怠的時候把她撥回正軌。
因此,宋佳在柳琴上的造詣頗高,常年的堅持也大大磨煉了宋佳的心性,爲她日後演藝事業的紅火發展奠定了基礎。
本來,宋佳以爲自己會彈一輩子柳琴,但高中一個學姐的建議卻永遠地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迹。
這個學姐就是已經考入上戲的範志博,她看到了宋佳身上的演藝天賦,真誠地建議宋佳報考上海戲劇學院。
在學姐的建議下,宋佳也想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因此,經過一番努力備考和用心規劃,宋佳成功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可初來繁華上海的宋佳,比起新奇和激動,更多的是感到自卑和不适。
每次上課,宋佳都像一個縮頭烏龜一樣往後躲;在表演的時候也沒有率先上台的勇氣,拖拖拉拉到最後,一眼都不敢看老師,表演完直接灰溜溜地逃下去。
如果一直這樣不自信下去,宋佳應該是永遠 " 出不了頭 " 的,但幸運的是,宋佳遇到了自己的恩師李志輿。
李志輿看到了宋佳身上的怯懦,也看到了宋佳身上的潛力,因此,他當着全班人的面誇贊宋佳:
" 打球要有球感,演戲要有戲感,我們班有一個女孩,戲感非常好,就是宋佳同學 "。
爲了讓宋佳自信起來,在知道宋佳擅長柳琴後,他還讓宋佳在全班面前表演一番。
因爲從小練習的緣故,一彈起柳琴,宋佳就神采飛揚、充滿自信。
初代宋佳就此形成。
26 歲,宋佳出演了《好奇害死貓》。
在這部戲裏,她是穿着吊帶、性感風情、愛得熱烈的洗頭妹,和胡軍、劉嘉玲飾演的中産階級夫妻産生了一系列情感層面的拉扯。
那場有名的天台戲裏,宋佳給胡軍洗頭,胡軍嫌棄她手糙,她憤怒而委屈得呐喊:" 我天天給人洗頭,手能不糙嗎!"
被胡軍一桶水淋了滿頭,宋佳站在原地委屈地大哭。就是導演喊停了,宋佳也沒能止住哭,那一刻,她深深地共情了角色,也真正體會到了表演的快感。
憑着《好奇害死貓》,宋佳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她獨特的氣質和細膩的演技,也使得她被更多人看到和欣賞。
但在宋佳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宋佳的愛情卻多次遭受到了挫折和磨難。
首先是大三就遇到的初戀陳龍,他們相識在《出水芙蓉》的劇組,一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華。
可是大四畢業,事業和愛情這個兩難的抉擇擺在了宋佳面前。
陳龍是上海本地人,遇見宋佳時已經出道七八年了,資源和人脈都在上海,是不會輕易離開上海發展的;而當時的宋佳出道沒幾年,演的戲也都沒什麽太大的水花,因此想離開上海去往北京發展。
激烈的思想鬥争後,宋佳選擇了分手,隻身來到了北京。
後來,宋佳又有了一段頗受争議的戀情,對象是大她 20 多歲的已婚導演張黎。
雖然張黎這個名字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大明王朝 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少帥》這些名劇可都是張黎執導的,因此,張黎在演藝圈的含金量可見一斑了。
宋佳剛剛認識張黎的時候,他剛和第五任老婆劉蓓結婚沒多久。
在劉蓓剛生下兒子後不久,張黎就傳出了離婚的消息,當時的媒體一度報道是宋佳知三當三導緻的。
當年的事情真相我們難以辯清,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兩人的關系不一般。
《中國往事》張黎欽點宋佳主演,知道宋佳會柳琴,還特地給她加了一段彈琴的戲。
而之後兩人又被媒體拍到一起有說有笑地回家。
關系基本是實錘了,但就在大家都知道兩人的情侶關系後,他們又傳出了分手的消息。
當時,宋佳的事業如日中天,憑着《懸崖》裏的精湛演技,一舉獲得金鷹獎和玉蘭獎雙料影後。
種種考量下,宋佳選擇了事業,也因此和張黎分手了。
2016 年,拍攝《陸垚知馬俐》時,宋佳又邂逅了音樂制作人黃少鋒。
盡管黃少鋒在顔值和事業上好像都比不上宋佳,但音樂學院出身的宋佳很容易就被音樂牽動心魂。
和黃少鋒的相處裏,她時刻感受到靈魂的共振,因此她又和黃少鋒談起了戀愛。
由于現在宋佳的事業已經基本穩定,演技受到了大家的一緻認可,是标準的 "80 後大花 ",沒有遇到事業和愛情兩選一的矛盾抉擇,因此宋佳和黃少鋒一直甜蜜到了現在。
縱觀宋佳的人生,她從來沒有因爲愛情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她的人生觀念裏,永遠都是" 先成爲自己,再遇見愛情 "。
在感情上,她從不拖泥帶水;在事業上,她一直在精進自己,或許,這就是她一直被觀衆喜愛的原因吧?
對于宋佳,你怎麽看?
本文作者 | 白晝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