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與桐、吳思瑾
2 月下旬,多條類似消息在短視頻平台上出現——以長三角和珠三角位代表的工廠招聘,出現 " 用工飽和 "。
圖源:網絡
深圳美利達自行車廠 19 塊錢一小時的工價,長白班僅 10 人的缺口有 300 多人應聘; 東莞新能安 250 個人争搶 80 個崗位名額; 蘇州立訊已經停招。
招聘錄取比例極低、工價下跌、各地停止招工 …… 種種現象和過去幾年的 " 用工荒 " 大相徑庭。
按照慣例,2 月和 7 月是企業的用人高峰期,尤其是以電子組裝廠爲主的制造業,因此,大部分工人無法接受在 2 月找不到工廠上班的事實。
相似的信息不斷在網絡平台發酵,不少人開始揣測背後原因:訂單減少、工廠遷往海外、機器人搶了人的工作 ……
但同時,也有工廠明确向 36 氪表示,他們此刻已然面臨着 " 用工荒 ",招不滿合适的工人。
看似矛盾的兩個現象,剝繭抽絲後,答案卻指向同一個方向。
01 找工難?地域、崗位、行業的差異
單從現狀來看,此刻應該是 " 招工難 " 和 " 找工難 " 并存。
盡快招聘錄取比例 10%、工價下跌、各地停止招工,等等現象的确存在,但并不代表所有地區、所有崗位都是如此。
實際上,國家統計局 1 月 31 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1 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爲 50.1%,比上月上升 3.1 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因此,工廠招工數量少是訂單不足引起的推測并不正确。
換句話說,目前并不是 " 找工難 ",而是分地域、行業、崗位的 " 找工難 "。
從地域來看,今年開年以來,以江浙滬和深圳爲代表的工廠聚集區,出現了很多工廠提前招滿、工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部分省會城市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比如鄭州、重慶等。但是對于其他一些城市和省份,尤其是近年來的新興制造業城市,該現象并不明顯。
比如湖南長沙的惠科光電企業招聘負責人表示,節後工廠廠能爬坡,用工需求急劇上升,一季度有 500 人的用工需求。在湖南省的招聘會上,有 115 家企業入場招聘,現場提供就業崗位 1.1 萬個。
從行業來看,以低端制造業爲主的工廠,比如服裝、食品加工廠以及電子組裝廠等,更容易招滿工人。而先進、高端制造工廠,由于對工人的要求更高,因此培訓周期等也更長,于是他們會更加追求工人的穩定和成長,對操作工的臨時需求較低,但對高素質工人的長期需求較大。
國内某半導體激光器産品的生産負責人表示的确如此:" 我們的産品,生産難度、工藝難度确實都很大,所以對工人能力要求較高。直接能上手的工人也不多,所以我們會培訓,并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穩定下來。"
從崗位來看,操作工崗位目前是應聘人數最多的,但工廠對于基礎操作工的整體需求不斷減少。同時,工廠對于設備調試、運維的工人要求增加,但市面上能夠滿足要求的工人并沒有相應增多,缺口依舊存在。
從各地數據來看,情況的确如此。以福建省 2022 年第二季度發布的數據爲例,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的求人倍率爲 2.7,而無技術等級或職稱的僅爲 0.9(求人倍率小于 1 代表供大于求,大于 1 代表供小于求)。
并且技術崗位的缺口将持續增大。《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5 年我國制造業 10 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将達到 3000 萬人。
總結來看,部分工廠招聘 20 人、應聘 200 人是真,部分工廠招人缺口也是真;部分崗位價格跌到 20 塊以下是真,部分崗位薪酬在 8000 也是真;部分工廠停止招工是真,但是同一個工廠對于更高級工人需求有缺口也是真。
這背後,與中國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有着密不可分、千絲萬縷的聯系。
02 制造業變遷,工人缺口量變引發質變
之所以會存在分地域、行業、崗位的缺口,與近些年中國藍領工人的就業結構發生變化有關。而就業結構的變化,又是由産業變化所帶來的。
一方面,我國正在積極謀劃布局未來産業,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産業實施加速計劃。
目前來看,中國産業轉型升級已經在量變積累中。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尚普咨詢集團的數據,中國芯片市場在 2022 年達到了 658 億美元,預計在 2025 年将達到 800 億美元,年均增長約 10%。《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新能源汽車産量 700.3 萬輛,比上年增長 90.5%。
另一方面,又通過政策引導的方式從上至下推進産業鏈加速智能化水平提升。" 十四五 "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5 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曾提到,我國已建成 2100 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 209 個是示範标杆工廠。
此外,近幾年随着國内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原來以勞動密集型爲主的傳統制造業,已經或主動或被動地向技術驅動的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去年前 11 個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0%,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 4.2 個百分點。
制造業升級,會給中國工廠帶來幾個變化。
第一,從加工、組裝爲主的環節變爲設計、研發、制作環節。這首先就會減少大量以往中國工廠的主力——操作工。這類工種往往簡單易上手,對于工人的素質、技能等要求不高,也是工人最青睐的崗位,甚至因爲其好上手、日結薪資,還在深圳還出現了 " 三和大神 " 的現象。
但操作工減少,并不意味着對工人的需求減少,相反,工廠對于工人的要求更加嚴格,這樣嚴格的要求或許并不能吸引到大部分工人。正如上述半導體激光廠商所言,相對于培訓兩個小時就能上崗的操作工,他們的工人需要培訓兩個月左右,因爲他們的産品更高端、流程更複雜、設備更精密。
同時,在工人之外,也會有更多别的崗位産生。先進、高端制造業的工廠裏,會出現更多 " 工程師 " 的角色,他們并不是工人,而是能夠制造研發生産的重要角色。上述激光雷達公司的工廠裏,工程師與工人的比例是 1:3,而在以往的勞動密集型工廠裏,很難出現工程師。
第二,越是高端的産業,對于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要求也就更高。疫情三年來,不少工廠都進行了産線和系統升級叠代,提高了生産效率後,對于基礎的操作工人需求自然會減少,但是,設備的開關機、調試、維護等需要人來完成,這就又産生了新的崗位,如:智能設備監控、工業機器人操作、安全檢測和工業軟件編程等 ……
但這樣的崗位,相對比操作工,技能門檻自然也是更高,工廠也會爲此付出更長的培訓周期。
第三,制造業也是會流動的。中國的制造業以往多分布在沿海地區。近年來,随着沿海成本變高以及國家和各地政府的支持,制造業開始遷移。國家正在引導勞動密集型産業、技術密集型産業、高載能行業和生産性服務業分别向滿足其發展條件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
以江浙滬爲例,其較爲勞動密集型的工廠都遷到了安徽等地,深圳的勞動密集型工廠向東莞等地遷移。比如,富士康、比亞迪、甯德時代等大型制造企業生産基地正在從沿海地區遷至河南、四川等曾經的勞務輸出大省,而當地工人也因此可以不出省就得到工作。
但是不少打工者并不了解藍領就業結構産生的這些變化,甚至部分勞務中介也并不清楚,這才會加劇工人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總結來看,國家制造業升級木已成舟,伴随着低端制造業遷到海外、先進制造業遍地開花,藍領工人需要意識到,提升自我職業技能才是找到工作的方法。
國家層面也在支持藍領工人提升技能。2022 年 10 月 7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意見中細緻描述了技能人才的培養方向,目标是到 " 十四五 " 時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養體系更加完善、崗位使用更加合理、評價機制更加科學、激勵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勞動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技能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收入穩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 30% 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1/3,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35%。力争到 2035 年,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相适應。
當然,提升職業技能對于藍領工人人群來說并不簡單。根據快手《中國藍領群體研究報告》,我國 40 歲以上藍領勞動者占比接近 50%、招工企業所提供的藍領崗位一般以初中學曆爲底線,這就導緻了該群體存在較爲嚴重的技能短缺現象,并且難以進行自主學習。
因此,除了國家的政策鼓勵支持外,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工人提升技能的機構 / 平台 / 公司,就顯得重要。目前,除了工廠對工人的培訓外,技能培訓公司和工廠、學校合作培養工人也是較爲流行的方式,通過短視頻、社群等互聯網渠道直接觸達 C 端藍領工人也能有較好的效果。
對于藍領工人的技能培訓,需要産業鏈上各個角色一起努力。
03 創業公司的機會 匹配環節 分類信息 / 綜合招聘平台
58 同城
國内較早涉及和主打藍領招聘的平台。發展至今,在該市場已經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其實早在 2020 年,58 同城就曾推出爲期 4 周的直播招聘活動月,覆蓋普工、餐飲、物流、銷售四大行業;在 2022 年 8 月的普工直播狂歡日活動中,爲企業收取簡曆線索近 2000 個。
趕集直招
2022 年 1 月,58 同城旗下 " 趕集網 " 正式重塑爲專注招聘市場的 " 趕集直招 ",以 " 企業直招 " 爲核心特點,依托于企業直播、企業實勘、短視頻探店、AI 面試間等智能化技術,連接招聘企業,助力求職者就業;企業直播通過每日 8 小時直播帶崗,覆蓋 25 個一二線城市的各種類型崗位;企業實勘功能覆蓋全國 339 個城市,通過官方城市運營團隊結合社會力量共建超過 20 萬人的隊伍,已經對近 200 萬家在趕集直招上招聘的企業經營地址進行實地勘察。數據顯示,趕集直招日活用戶數爲 310.6 萬。
BOSS 直聘
以互聯網行業爲主,主要面向中小公司提供招聘服務。近兩年,BOSS 直聘發力藍領招聘市場(有數據顯示,BOSS 直聘藍領求職者占比 28.8%),2021 年,BOSS 直聘開啓好好春招節 " 直播帶崗 " 活動,聯合各大企業進行直播招聘;在 2022 年春招前正式推出了一項面向制造業普工的保真職位識别計劃—— " 海螺優選 ",該計劃合作的職位均爲企業直接在 BOSS 直聘招聘或企業授權正規中介公司在平台招聘,平台通過對企業的資質核查、項目審查、崗位信息核驗等多道認證手段精選出優質職位,優化招聘求職體驗。據介紹,自計劃推出以來,平台制造業藍領求職者舉報量下降了 50%,行業整體客訴率下降至 0.3%,覆蓋的求職者人數增長 104.9%,在招聘效率和求職安全實現同步增長。
智聯招聘
老牌綜合招聘網站。近年來,智聯招聘開始關注藍領市場,尤其疫情期間,曾上線了靈活用工專場,通過直播的方式,放開藍領相關急招;還通過專項服務活動,在全國十餘個省市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從藍領角度出發,通過短信、郵件、網絡等多渠道發布崗位供求信息。
前程無憂
老牌綜合招聘網站。近年來,前程無憂也在向藍領招聘領域發展,不僅推出了部分藍領職位,還在新冠疫情期間實施了員工互助計劃,幫助藍領返崗就業。前程無憂在藍領職位的審核方面也相對嚴格,在 2021 年就查證并攔截違規崗位共計 28 萬餘個,其中重點查處普工類、倉儲管理員類、網約車司機等藍領崗位。
短視頻直播招聘平台
快手快聘
2022 年 1 月,快手推出新産品快聘(原名快招工),定位藍領招聘,無論是勞務中介還是企業自招,都可以在提供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完成資質認證後,在直播間中展示職位,開展招聘,雖然快聘也設置了簡單的簡曆功能,但更多時候,求職者在直播間不會投遞簡曆,而是點擊公屏上的招聘信息并留下聯系方式,即完成職位申請。其實,快手曾在 2020 年就試水招聘,将線下招聘會形式融合到線上直播中——彙聚了 20 家知名企業在平台上進行招聘宣講。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快聘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月活躍用戶分别爲 1 億和 2.5 億,6 月份日均簡曆峰值爲 36 萬。
樂優聘
2021 年,樂業樂活成立以 " 視頻招聘 +AI 智能推薦精準匹配 " 爲産品核心的藍領招聘平台樂優聘,通過視頻形式展現招聘信息。類似于快招工,樂優聘将招聘場景搬至抖音直播間,同時根據距離匹配用工單位和求職者,2022 年獲得用友産業基金數千萬投資。在 APP 招聘專區,囊括了騎手物流、商超百貨、物業綜合、餐飲服務等藍領行業 100 多個熱門崗位;在個人端小程序端,樂優聘新增了區屬于企業直招的品牌專場模塊,企業規模、相關資質都經過平台審核。
抖聘
一款以短視頻形式展示公司氛圍及招聘需求的在線求職 APP,使用體驗非常貼近短視頻 APP,首頁的 " 推薦 " 和 " 參考 " 欄目都是豎屏的短視頻信息流,招聘企業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做企業介紹,用戶在推薦頁面看完短視頻之後,如果求職者被吸引,可以左滑進入企業和招聘崗位詳情頁,并直接在線溝通。
垂類行業 / 職業平台
我的打工網
專注于制造業藍領招聘,通過線下經紀人模式提供服務,旗下包含我的打工網、周周薪和記返費三款産品,官方信息顯示,其會員量超過 100 萬人,集散中心 5 個,門店 8 個,分布在昆山、蘇州、吳江、上海等地。記返費主要解決人力資源企業結算、人員管理問題。
光伏招聘網
光伏招聘網是 job616 集團行業招聘網站之一,于 2011 年年底成立,總部位于深圳,目前已有超過 800 家光伏企業通過光伏招聘網進行招聘。
掌淘科技
掌淘科技旗下包括 "工學雲" 平台和 " 蘑菇丁 " 兩款産品,工學雲平台以 " 職校實習管理 " 爲切入口,爲職業院校提供實習管理和就業服務,幫助學校提升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就業率;蘑菇丁服務于企業,爲其提供技能藍領招聘解決方案,與工學雲一起組成從實習到就業的藍領人才一體化服務方案。
GeeTemp 即派
GeeTemp 即派是科銳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一個青年白領靈活用工共享平台。采用大數據和智能推薦技術,搭建泛靈活用工,供需調度和 SNS 求職的三維平台,聚集優質企業 200 萬家,白領求職人群 500 萬,提供人才招聘、崗位外包、離岸招聘、求職就業等一站式靈活用工服務。截止目前,即派業務覆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南京、甯波、西安、長春、成都等多個城市區域。
職業 / 技能教育 綜合型教育平台
天坤國際
天坤國際控股集團是一家集職業教育投資、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文化娛樂及商業地産等投資于一體的大型産業化集團,也是人力資源産業鏈深度開發的綜合性企業。在中國西部地區投資職業教育院校已達 10 餘所,擁有在冊學生 30000 多名;多種模式合作辦學 100 餘所,每年爲近 10 萬名學子提供管理和前沿的教育資訊;與近 1000 家企業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人才服務終端機構遍布國内各大城市,穩定派遣員工已達 30000 餘名。
技能成才
技能成才隸屬于知行環球公司,是面向 1-8 年經驗的藍領人才提供技能學習及就業服務的平台,目的是讓藍領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技能,打造藍領交流圈,包括在線學習、問答、就業機會三大闆塊。在線學習是平台錄制的 3~5 分鍾關于某一個具體問題或者技能提升的教學視頻;問答闆塊分爲免費普通問答和收費專家問答,前者類似于一個互動社區,後者由平台邀請的十幾位專家團進行一對一回答;就業機會闆塊面向招聘企業收費。技能成才于 2020 年完成千萬級 Pre-A 輪融資,由個人投資者投資。
開環智教
開環智教是一家職業教育數字化課程與實訓服務提供商,主要面向中職院校、高職院校、本科院校、企業等輸出專業的數字化課程體系和優質的實訓資源。公司采用訂單制、人才工場等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專業與社會需求匹配、豐富學生實訓經驗。2022 完成吾谷資本和盛譽凱投聯合投資的 550 萬元天使輪融資。
藍領 / 灰領職業教育平台
富納科技
一家專注于智能制造企業的灰領人才供應鏈服務平台。業務範圍涵蓋技術服務、職業培訓、裝備服務和設計咨詢等,服務對象包括智能制造企業和高職、本科高校等院校機構。簡單來說就是在爲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裝備設計、安裝、調試和運維服務過程中,摸索企業對于灰領人才的技能需求,積累成培訓課程并出售給學校,最終經過培訓的實習生和畢業生通過富納平台再被輸送給企業的過程,形成對灰領人才能力需求調研、培養和輸送的閉環。
成電少年學
成電少年學是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旗下集成電路行業複合型人才培訓服務商,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領域(人工智能、區塊鏈、圖像網絡神經算法方向)的人才培養,通過與高校産教融合協同育人。2022 年完成薛超個人投資的天使輪融資。
簡圖教育
簡圖教育是一家爲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企業培養、培訓具有數字化新型能力技術技能應用人才的運營服務商。利用平台課程體系和實訓系統,以内容和人工智能技術手段促進職業教育和企業培訓效果。2022 年完成深創投和創智科技投資的天使輪融資,具體金額未透露。
自興人工智能學院
自興人工智能學院是一個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訓機構,爲湖南省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進行初級人才積累,招募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學員,輔助湖南省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開展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啓蒙教育,面向全國培養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專業人才。2022 年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