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有個遠景目标,2023 年達成 100 萬輛是我們的夢想,但是夢想太遠。"
這是陳斌波的夢,也同樣是繼任者鄭純楷的夢。
可惜夢未完,人已醒,一場新的高層人事調動已經打響。
8 月 10 日,有消息稱,在東風本田内部召開的幹部會議上,公司宣布鄭純楷不再擔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調任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一職,而這場會議由東風本田副總經理潘建新主持工作。
自 2017 年臨危受命,鄭純楷已經在這個位置待了整整六年。這段期間,他曾帶領東風本田享受過榮光,也一同經曆過低谷。随着此次鄭春凱的調離,東風本田未完成的 " 百萬夢 " 又該由誰挑起。
六年浮沉,深藏功與名
鄭純楷升任東風豐田執行副總經理一職,對于曾經的東風本田而言可謂雪中送炭。
彼時,東風本田正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2017 年,東風本田 CR-V 車主陸續發現機油液體升高缺陷,但官方遲遲沒有給出合理解決方案,導緻車主們大規模開始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産品管理中心投訴。
随着 " 機油門 " 事件不斷發酵,當年 12 月 28 日傳出消息,陳斌波将不再擔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另有任用,接替者恰是時任東風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鄭純楷。
細數鄭純楷的工作履曆,可以稱得上是 " 老東風人 "。1985 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動力專業,随後進入東風康明斯前身柴油發動機廠,并一直留在東風集團動作。
1998 年,鄭純楷開始擔任東風本田發動機總經理一職,2011 年 7 月鄭純楷升任東風乘用車副總經理。直到 2017 年陳斌波離開,鄭純楷正式升爲執行副總經理。
雖然,很多人替陳斌波感到惋惜,但鄭純楷的到來,不僅幫助東風本田一步步從輿論危機中走了出來,還帶來東風本田奮力前進。
2018 年,東風本田年銷量達到 70 萬輛,創下了企業成立以來最好戰績。随後兩年東風本田再接再厲,特别是在疫情影響下的 2020 年,再次創下新的記錄年銷突破 85 萬輛,同比增長 6%。
" 這是東風本田成立 20 年以來受非市場因素幹擾最多的幾年,也是較爲困難的幾年 " 可以說,正是在鄭純楷的帶領下,才幫助東風本田僅用 26 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從 " 暫停 " 到 " 重啓 " 的壯舉。
有了前面的豐功偉績,鄭純楷在 2021 年再次定下了 " 東風本田沖擊 100 萬輛 " 的銷售目标。爲何稱之爲 " 再次 " 呢?事實上,早在陳斌波任職期間,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自己有個遠景目标,夢想 2023 年達成 100 萬輛,但是夢想太遠。他還表示,2023 年自己就已經 59 歲,不可能一直幹到退休。可以說,"100 萬輛 " 一直是兩位 " 東本老将 " 的一塊心病,也是企業常年的執念。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東風本田往後并未延續此前的榮光,也并未完成疫情打擊下的二次跨越,市場開始反響平平。
2021 年,東風本田年銷 79 萬輛,同比下滑 7.06%;到了 2022 年,東風本田年銷僅爲 65 萬輛,同比下降 17.76%。進入 2023 年疫情結束的檔口,東風本田仍未止跌,今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的銷量爲 22.70 萬輛,同比下滑了 32.80%,成爲日系合資品牌中下滑幅度最大車企。
答案顯而易見,即使是曾經救東風本田于水火的鄭純楷也難以挽救頹勢。
百萬仍未達,這把鍋由誰背?
有關鄭純楷的調離,東風集團内部人員解釋:是按東風集團高管人員到齡退出有關政策規定進行的正常調整,屬退居二線。
有消息稱,今年年初,他就已經主動向集團表達了職務調整的訴求,表示 " 加快東風本田新老交替。"
如果将 " 新老交替 " 這個詞細究下來,可拆分爲兩層含義:一個是在領導層,東風本田急需新鮮血液的注入。另一個則是延伸到整個企業戰略架構層面,亟待解決 " 老問題 "。
早在 2020 年,東風集團内部就在培養後備軍,加快幹部年輕化,适當調整年齡偏大的高管退居二線,包括東風有限、東風日産原黨委書記趙書良、東風本田原黨委書記李京橋、東風風神原黨委書記劉洪等。此次,鄭純楷的調離也符合東風整個集團的正常人事調動範疇。
可如今困于水火的東風本田,面對一把手的退休,遺留下的 " 老問題 " 又該如何破?
對于東風集團而言,合資品牌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産向來是企業的現金奶牛,但後期卻逐漸乏力。比如,開拓了城市 SUV 市場的東風本田,過于依賴先發優勢,很難适應如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風向。在行業看來,合資企業躺着掙錢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
而在産品層面,身爲合資品牌東風本田主推的混動産品也一直難以支撐起重任。去年 4 月份,本田在華首款純電動車東風本田 e:NS1 姗姗來遲,結果就是月銷量一直維持在雙位數到三位數之間。
從去年 2 月份,鄭純楷再次強調 " 推進東風本田汽車年産銷達到百萬輛規模 ",到今年 2 月坦言:" 活下來的才是勝利 "。言語之中,無不透露出東風本田要打持久戰的意思。
由此," 辭舊 · 迎新 " 成爲了東風本田自上而下的動力來源。7 月 16 日,在東風本田成立二十周年慶典上,品牌發布了 " 變革 · 新生 · 創未來 " 的戰略宣言,全力向 " 價值創造型企業 " 轉型。
本次活動上,東風本田發布了代号爲 " 創未來 2030" 的新戰略,預計至 2027 年,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車,2030 年前累計推出 10 款以上純電動車型。同時,依托 e:NS、e:HEV/e:PHEV 強電智混以及全新自主品牌車型的産品矩陣,全面構築東風本田品牌。此外,東風本田的全系車型将搭載最新的 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 等智能化技術,打造出色的智能科技新體驗。
鄭純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 過去三年,汽車行業面臨挑戰,芯片生産受到制約、供應不足,零部件成本上漲,特别是電池行業,大宗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而後疫情時代,他認爲:" 東風本田需要保持靈活調整,将影響降到最低。"
大幕已經拉開,調性已經鋪好,誰會是下一個鄭純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