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 " 燃燒的島群 " 第 324 篇原創文章,作者群主飛龍。
全文共 7169 字,配圖 19 幅,閱讀需要 16 分鍾。本文曾于 2020 年 7 月 24 日首發,2023 年 11 月 21 日重發,略有增删改。
本文收錄于專輯" 巨獸之亡 ",歡迎延伸閱讀。
接上期(第 315 篇)
當這場混戰進行到阿部弘毅下令終止炮擊亨德森機場時,才剛剛過去了十分鍾,在這十分鍾裏,發生了被後來的戰史學者稱爲 " 最混亂的一場現代海戰 " 的許多不可描述的故事。
誤擊!大量的誤擊!
圖 1. 戰争雷霆裏的亞特蘭大号艦尾炮群特寫,這貨就是個大号防空驅逐艦,名爲輕巡實際隻有驅逐艦的主炮
最爲著名的誤擊當屬 " 舊金山 " 号對 " 亞特蘭大 " 号的誤擊,更直白一點就是卡拉漢座艦對斯科特座艦的誤擊,在 " 舊金山 " 号的第二輪齊射時,就結結實實地打中了當時已經失去動力的 " 亞特蘭大 " 号,并且大量命中艦體上層建築,以至于有人堅持認爲日本驅逐艦的 127 毫米小水管未必打得穿 " 亞特蘭大 " 号的指揮室,但是 " 舊金山 " 的 203 毫米大管子就吉兇難料了。
從日方記錄來看,東京時間 11 時 50 分,旗艦 " 比睿 " 号和前導驅逐艦 " 曉 " 号幾乎是同時打開了探照燈,并掃到了美方排在巡洋艦隊最前方的 " 亞特蘭大 " 号,美方随即還擊," 曉 " 号可能是遭到了 " 亞特蘭大 " 号、" 舊金山 " 号和排在第四位輕巡洋艦——俗稱攜帶六英寸機關炮的 " 海倫娜 " 号的聯合暴擊,全艦被徹底打爛,人員傷亡慘重。
圖 2. 1942 年 11 月 12 日子夜時分的夜戰态勢圖
相對于皮糙肉厚的戰列艦 " 比睿 " 号," 曉 " 号的确是撐不住如此猛烈的痛毆。
" 亞特蘭大 " 号雖然也被打爛漂流,但是一直撐到了第二天晚上的 18 時 15 分(當地時間),在長達 18 個小時的失去動力的漂浮時間内,艦上人員進行了初步的損傷評估,發現了 18-19 處彈孔可能來自 " 舊金山 " 号——爲了區分每艘戰艦的炮火," 舊金山 " 号的主炮炮彈裏裝填了綠色顔料。
一般來說,由于 " 曉 " 号也瞄準 " 亞特蘭大 " 号打了許多炮,造成 " 亞特蘭大 " 号上全體高級軍官陣亡的這筆賬還是算在了 " 曉 " 号的頭上。
日本人這邊的誤擊也毫不遜色,美方一号艦 " 庫欣 " 号沖入 " 比睿 "、" 霧島 "、" 長良 "、" 天津風 "、" 照月 " 号等一大堆日艦的陣型中,同樣遭到了集體圍毆," 天津風 " 号報告命中該艦 30 餘發 127 毫米炮彈,引發該艦彈藥庫的劇烈爆炸。
圖 3. 可能是描繪瓜島以北夜戰的場景,畫作的主角顯然是一艘美國重巡洋艦
另一艘裝備速射 100 毫米九八式高射炮的 " 照月 " 号也打得興起,在 " 庫欣 " 号已經歇菜後加入了圍攻 " 比睿 " 号的行列,向自己的旗艦艦橋玩命地打,直到 " 比睿 " 号發出 " 你打錯目标了!" 的信号才停止射擊。根據 " 照月 " 号艦長事後的回憶,該艦短時間内曾向多達七艘軍艦發射 160 多餘發炮彈,到底挨打的是日艦還是美艦,鬼才知道。
輕巡洋艦 " 長良 " 号遭到了另一艘前導艦 " 夕立 " 号的炮擊,第 10 戰隊(水雷戰隊)旗艦 " 長良 " 号雖然不是 " 夕立 " 号所在的第 4 驅逐隊的直接上級,但估計如果确認了誤擊,回去少不了賞幾十個大耳刮子。
圖 4. 身爲水雷戰隊旗艦的日本輕巡洋艦,好歹有 7 門 140 毫米炮,威力大于驅逐艦的 127 毫米炮
卡拉漢少将很可能是看到了 " 舊金山 " 号對 " 亞特蘭大 " 号的誤擊,他于 11 時 51 分下令暫停射擊,并通過艦間無線電系統下令:" 把燈打開三秒鍾 ",然而由于線路嚴重過載,大多數美艦沒有收到這一命令。
随後卡拉漢又下了一道 " 單數艦向左,雙數艦向右射擊 " 的命令,初衷自然是爲了避免誤擊,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根據戰後各艦的戰報,隻有排在 " 舊金山 " 号後面的七号艦 " 波特蘭 " 号忠實地執行了該命令。
留給卡拉漢的時間不多了,三分鍾後的 11 時 54 分," 比睿 " 号從 2500 碼外迎頭轟擊了 " 舊金山 " 号的上層建築,殺死了卡拉漢、艦長卡辛 · 揚上校和三名主要的參謀。與此同時," 舊金山 " 号發射的兩發 203 毫米炮彈也命中了 " 比睿 " 号,其中一發是啞彈,另外一發命中 " 比睿 " 号艦首右舷水線部分,炸開了一個大洞,導緻大量海水湧入。
圖 5. 模型場景——奮戰中的 " 舊金山 " 号重巡洋艦
戰史學家通過研讀對比雙方的原始戰報,梳理出從交火到阿部決心後撤這短短十分鍾内的主要事件,從中可見一斑這場戰鬥的強度和慘烈程度。
11 時 50 分," 比睿 " 和 " 曉 " 打開探照燈,美方 " 亞特蘭大 " 和 " 海倫娜 " 号迅速擊滅了 " 曉 " 号的探照燈,迫使 " 比睿 " 号關燈," 曉 " 号在美方的集火攻擊下失去戰鬥力,帶着大量人員傷亡而沉沒。
11 時 51 分," 波特蘭 " 号被一發 356 毫米高爆彈命中右舷的水上飛機機庫,與此同時該艦也命中一艘戰列艦,可能是日方旗艦 " 比睿 " 号。
日艦的炮火如雨點般覆蓋了斯科特将軍的 " 亞特蘭大 " 号," 舊金山 " 号也誤擊了 " 亞特蘭大 " 号,命中多達 19 枚 8 英寸炮彈。可憐的 " 亞曆山大 " 号的左舷前引擎室還被命中一條魚雷,可能是來自 " 電 " 号,導緻該艦失去了除備用柴油機外的所有動力,火炮也無法繼續發射,僅靠尾部引擎室的動力艱難操舵。
圖 6. 1944 年滿血複活的 " 舊金山 " 号 CA-38
幾乎在炮擊開始的那一刻," 五月雨 " 号和 " 村雨 " 号就離開編隊單獨行動。" 五月雨 " 号的瞭望哨報告發現一艘敵方軍艦 " 死 " 在前方,25 毫米防空炮軍官當即要求瞄準射擊,艦長中村信郎正在指揮主炮射擊,當他察覺到那艘 " 敵艦 " 感覺不對勁時趕緊下令停火,由于嘈雜的環境影響,仍有數發 25 毫米炮彈命中該艦的主裝甲帶和指揮塔。那艘 " 敵艦 " 的上層建築燃起了大火,如同夜空中一支明亮的火炬,這一幕給日美雙方的海軍官兵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 7. 這部迷你劇不可不看,前面的卷毛就是羅伯特 · 萊基,他的回憶錄是《Helmet for my Pillow》(" 鋼盔是我的枕頭 ",或文藝一些的 " 以盔作枕 "),後方的是 E · B · 斯凱奇,他的回憶錄是《 With the old Breed》(" 和老兵在一起的日子 "),他的主要經曆在陸戰 1 師的佩裏硫島作戰時期,兩人在戰後都成爲出色的作者或大學教授
實際上,即使是距離海戰戰場十多公裏外的雙方的陸軍也正在懷着緊張的心情觀看着這場實時的戰鬥,戰前就曾在《哈肯薩克記錄報》擔任體育新聞記者的羅伯特 · 萊基當時是陸戰一團二營 H 連的二等兵機槍手,他在回憶錄《以盔作枕》中寫道:
" 火紅色的炮彈像點點繁星自海上升起,曳光彈猶如彗星拖着長長的橘黃色尾巴。從島上望去,海面猶如華美的黑曜石一般光滑平靜,軍艦仿佛點綴在上面的棋子,周圍時時激起片片漣漪,仿佛向水塘中投入了幾顆鵝卵石。"
圖 8. 描繪瓜島夜戰的場景畫作,頗似萊基的回憶錄作品的描述
萊基的文字畫面感極強,好像我們自己也能夠親眼目睹這場激戰,萊基在戰後成爲著名的戰史作家,他的太平洋戰争記錄成爲 2010 年迷你劇《太平洋戰争》的故事來源,萊基也成了該片的主角之一。作爲了解太平洋戰争若幹次重大島嶼作戰的重要參考影視,這部迷你劇由史蒂芬 · 斯皮爾伯格和湯姆 · 漢克斯聯手出品,獲得多項艾美獎。
圖 9. 遊戲《榮譽勳章》的海報,太平洋戰争最耀眼的仔必須是四等人
回到戰場,中村艦長下令打開識别信号燈,當晚的識别信号是在主桅上的一盞紅色信号燈," 敵艦 " 沒有回擊,該死的 25 毫米防空炮也終于停止了射擊,那艘火炬般的大艦正是 " 比睿 " 号,就在己方火力停下來後," 五月雨 " 号觀察哨報告說發現一艘敵方驅逐艦正在攻擊 " 比睿 "。
那艘驅逐艦是美方後衛四艘驅逐艦中排在首位的 " 亞倫 · 沃德 " 号,她正在艦長奧維爾 · F · 格雷戈少校的指揮下賣力地向 " 比睿 " 号傾瀉火力,在接下來的短短四分鍾裏,該艦的四門由火控雷達指揮的 127 毫米主炮連續打出了多達十次齊射,可想而知 " 比睿 " 号上該是怎樣的一片狼藉!
美方前衛三号艦 " 斯特雷特 " 号也曾從 " 比睿 " 号艦首前 500 碼處駛過,美方水兵們能清楚看到衣服着火的日本水兵在甲闆上奔跑,許多船員都從甲闆上縱身跳入海中,爆炸和燃燒的殘骸掉落到周圍的船上和海裏。
圖 10. 繼續來一幅瓜島夜戰的場景畫作
11 時 53 分," 庫欣 " 号和 " 拉菲 " 号各齊射六雷,一雷命中 " 比睿 " 但未爆炸,大田義隆中佐(Tawara Yoshioki)指揮的輕巡洋艦 " 長良 " 号對準 " 庫欣 " 号打出 N 個齊射,将該艦的炮塔、動力和操舵系統統統打爛。
" 拉菲 " 号的炮火擊傷了阿部弘毅中将和西田正雄大佐,艦隊首席參謀鈴木正金當場斃命。" 朝雲 "、" 村雨 "、" 五月雨 " 号在 " 拉菲 " 号身上取得無數次命中,一條魚雷(可能來自 " 朝雲 " 号)命中艦尾炸飛了螺旋槳,一發 356 毫米重炮炮彈命中(可能來自 " 霧島 "),重傷的 " 拉菲 " 号終于沉沒,大部分艦員都未能幸存,漢克艦長後被追授海軍十字勳章。
圖 11. 衆多美艦圍攻日本旗艦 " 比睿 " 号," 比睿 " 被重創是改變當晚戰局極其重要的因素
11 時 54 分,雙方的旗艦 " 比睿 " 号和 " 舊金山 " 号迎頭相向決戰," 比睿 " 号打爛了 " 舊金山 " 号的上層建築,美艦隊總指揮卡拉漢少将和三名艦隊參謀當場陣亡,此時距離戰鬥爆發僅四分鍾。艦長卡辛 · 楊上校和副艦長身負重傷,幾個小時後也去世了。一名幸存的高級軍官來尋找卡拉漢等人,發現 " 他們都在信号台右側的一堆屍體中,顯然都死了 ",海軍少校布魯斯 · 麥坎德利斯是艦長的總值日軍官,他已經成了此時艦上最高級的軍官。" 舊金山 " 号的主炮一直發射到被 " 比睿 " 号全部打啞爲止。
不過," 舊金山 " 号的炮彈打穿了 " 比睿 " 号的船殼,導緻大量進水,舵機無法操作,随後,阿部下令 " 霧島 " 号脫離與 " 比睿 " 号的編隊,單獨向北轉向。
11 時 56 分," 比睿 " 号的上層建築繼續如火炬般熊熊燃燒。
圖 12. 迎頭相向的決鬥式海戰,這的确是最熱血的一場海戰
11 時 57 分,原爲一中佐指揮的 " 天津風 " 号發射 8 條魚雷,瞄準的目标是美方後續驅逐艦隊中排在第二艘的 " 巴頓 " 号(艦長道格拉斯 · H · 福克斯少校),與此同時," 巴頓 " 号也瞄準一個正在高速航行的未知目标發射了四條魚雷。
" 巴頓 " 号的運氣不佳,一條魚雷命中艦體中部爆炸(可能來自 " 夕立 " 号,該艦也被日本人稱爲 " 所羅門的瘋狗 "),這條驅逐艦直接被炸成了兩半,兩截艦體朝着不同的方向漂了一會兒,不出幾秒鍾就沉沒了,隻有約 40 名船員幸存下來,在 " 巴頓 " 号的殘骸和海面的浮油之間奮力遊動。有些人被其他艦船碾過并淹死,也有人被附近爆炸的深水炸彈炸死或炸傷。
圖 13.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各種描繪瓜島夜戰的畫作還挺多,不過水平就不好說了
11 時 58 分," 夕立 " 号瞄準一艘美國巡洋艦發射魚雷,一雷命中美方巡洋艦隊第三位的 " 波特蘭 " 号的右舷,螺旋槳被炸斷,舵被卡死右航 5 度的位置,3 号炮塔也同樣被提升機卡死。這次受傷導緻 " 波特蘭 " 号接下來隻能以緩慢的速度向右方繞圈。第一圈快繞完時," 波特蘭 " 号用前炮塔命中 " 比睿 "(比睿:怎麽還是我),在這次難得的射擊機會中," 波特蘭 " 号的炮手們抓緊時間打出了四次六炮齊射。
" 比睿 " 号上的大火燒得更加旺盛了。
11 時 59 分," 天津風 " 号再次對準美方巡洋艦隊排在第五位的 " 朱諾 " 号(艦長萊曼 · K · 斯文森上校)發射 4 條魚雷,此時兩艦正處在幾乎平行航行的位置,雙方用 127 毫米主炮相互射擊并取得命中,不幸的是—— " 朱諾 " 号左舷被一條魚雷命中水線以下甲闆,失去了大部分動力和操舵能力。
" 庫欣 " 号又被 " 朝雲 " 和 " 村雨 " 命中七次之多,派克艦長下令棄艦。
圖 14. 一艘雷炮齊發奮戰中的日本驅逐艦,當晚的日本水兵除了阿部弘毅以外都表現尚可
" 比睿 " 号更慘,被多達 30 發 203 毫米大口徑炮彈命中,還有數不清的 127 毫米炮彈," 斯特雷特 " 号曾在 1000 碼距離向 " 比睿 " 号齊射 9 輪——總共 36 發炮彈——顆顆命中,同時發射四條魚雷,宣稱命中兩條," 比睿 " 号兩座前炮塔已經失效。
12 時整,阿部中将下令終止炮擊機場的行動,并從戰場後撤。
這是一個改變了當晚戰場結局,甚至是改變了瓜島争奪戰結局的決定。
圖 15. 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照片,隻能拿這個代替一下
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到此刻的瓜島苦鬥,經曆了兩次航空母艦決鬥,美方失去了 " 大黃蜂 " 号、" 黃蜂 " 号兩艘航母," 薩拉托加 " 号也再次中雷返回西海岸修理,整個太平洋上隻剩下一艘 " 企業 " 号航空母艦(10 月 27 日," 企業 " 号的水兵在甲闆上拼出 "Enterprise VS Japan" 的巨幅标語,意爲 " 企業号單挑日本 "),而日本人還剩下 " 隼鷹 "、" 瑞鶴 " 兩艘航母完好無損,短時間内,雙方已經無力再實施航空母艦作戰(" 薩拉托加 " 号經修複于 12 月 5 日才駛入努美阿,埃塞克斯級首艦要到 1942 年 12 月 31 日才入役,日本人的艦載機已所剩無幾)。
圖 16. 模型場景,位于特魯克軍港内的聯合艦隊主力,前景爲一艘長門級戰列艦
那麽,對瓜島制海權的争奪隻能靠開戰以來一直靠邊站的原主力部隊——重型水面艦艇。11 月中旬爆發的兩次瓜島以北夜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正如本系列第一篇已經提及,日本人暫時擁有戰列艦數量上的優勢,山本在特魯克集結了多達六艘戰列艦,特别是全部的四艘金剛級快速戰列艦,而美國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哈爾西中将手上隻有三艘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 "、" 華盛頓 " 和 " 南達科他 " 号,第四艘預計增援到南太平洋的快速戰列艦 " 印第安納 " 号還在航渡中(12 月 2 日抵達努美阿),可以認爲瓜島戰役最後三個月的關鍵就是水面戰。
圖 17. 本畫作描繪的是陸戰一師阻擊日軍夜間豬突的場景
如果兩次有戰列艦擔綱的瓜島海戰戰果反轉,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國人沉了 2-3 艘戰列艦,力量對比将變成 6:2,日本人取得瓜島的制海權從而天天炮擊亨德森機場,必然會把第 38、51 師團等生力軍送上島,而失去海空支援的陸戰一師則很難擺脫在菲律賓的 " 美國師 " 的命運。
然而這些可能性都在 11 月 13 日子夜時分,被阿部的這道命令給澆滅了。
由于美艦的死鬥,阿部大約在 11 時 54 分受了頭部彈片傷,相當于五分鍾前剛被人用大棒在腦袋上狠狠敲過,爲了保持頭腦清醒,還不能使用麻醉劑止痛。" 比睿 " 号的狀況也很不樂觀,艦橋大火仍在燃燒,艦首進水不止,尾舵被魚雷砸中卡死,能否繼續航行已經是個大問題。
圖 18. 經過第二次現代化改裝後正在高速試航的 " 比睿 " 号,照片已經上色
實際上,此時 " 霧島 " 号、" 長良 " 号和大部分驅逐艦仍然保持有戰鬥力,日本人占據了上風,隻要繼續打下去,全部消滅美國人的艦隊并非不可能。
然而對于勒緊腰帶省吃儉用攢出一支大國海軍的日本來說,丢掉一條戰列艦的罪過可就大了。況且可能是由于剛剛受了傷,疼痛讓阿部的求生欲望大增,什麽武士道精神統統都暫時丢到了十萬八千裏外,阿部想要活下去。
總之,阿部選擇了後撤,保住 " 比睿 " 号,他的理由是來日方長,改日再戰,殊不知這次海戰竟成了扭轉瓜島戰局的最後一次機會!
圖 19. 畫作:在瓜島海岸的戰鬥,無數飛機和艦艇都在此地被吞噬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歡迎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