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勳
你喝的雀巢牛奶,大概率來自一座追求淨零碳排放的牧場。
位于哈爾濱的雙城牧場區,是雀巢在中國大陸最早布局的奶牛養殖基地,見證了中國奶業 30 多年的發展變遷。而成立于 2014 年的雀巢奶牛養殖培訓中心(Nestl é Dairy Farming Institute,簡稱 DFI),目前有約 3500 頭奶牛,預計到 2027 年,牧場的鮮奶生産能力将達到每天 95 噸。
這裏也是雀巢正在打造的樣闆牧場。在雀巢 DFI,一場聚焦農牧業的減碳試驗正在進行。
9 月下旬,36 碳來到了雀巢 DFI。這座位于城郊一片玉米地中的奶牛養殖培訓中心,通過飼料優化提高牛奶的營養成分、優化牛群結構、減少奶牛腸道發酵、優化土壤固碳分離、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種方式,追求牧場的淨零碳排放目标。
" 雀巢的很多減碳創新項目,都會先放在 DFI 進行試驗。" 雀巢大中華大區集團事務及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方軍濤說,"DFI 在現階段是一個低碳牧場,未來希望打造成爲淨零碳排放牧場。"
雀巢 DFI 的養牛舍。圖源:企業供圖
對一座牧場來說,每天大量打嗝放屁的奶牛是碳排放的 " 主角 "。雀巢利用多種方法實踐,去給 DFI 内的 3000 多頭奶牛 " 減排 "。
首先是從奶牛的食物着手。這裏奶牛飼料的主要配料之一是玉米,使用的是糞肥處理,可以降低飼料的碳足迹。至于奶牛的大量糞便,采用幹濕分離的的處理方法,液體部分用于作物施肥,幹的部分經過烘幹殺菌後用作牛床墊料,實現循環再利用。同時,DFI 通過科學營養的飼料配方結合飼料添加劑等主要措施,可以減少奶牛的腸道發酵,降低牛群産生的碳排放。
36 碳在養牛舍中看到,每一頭奶牛的脖子上都佩戴着一個項圈。這個項圈類似于人類的智能健康手環,可以實時監測奶牛的身體狀态,便于進行科學的現代化飼養,在盡可能降低能耗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牛奶産量,并改善動物福利。
在雀巢 DFI,奶牛的脖子上都佩戴着一個智能項圈。圖源:企業供圖
據介紹,在雀巢的碳排放總量中,有三分之二來自農業——降低農業生産活動的碳排放,是雀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的關鍵。
在雀巢的衆多減碳舉措中,發展 " 再生農業 " 是一項重點實踐。再生農業的核心,是改善土壤的健康狀況并提高土壤肥力,同時保護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簡單來說,土壤越健康,農田的固碳能力就越強。
2020 年,雀巢在 DFI 成立了谷物能力中心(GCC),成爲探索 " 再生農業 " 的試驗田。 在 GCC 農田現場,兩排玉米之間種了大豆,周邊還種植了苜蓿、燕麥、飼用高粱等多種農作物,這樣的 " 混合搭配 " 有利于保護整個農場的生物多樣性,提高減碳能力。
2020 年,雀巢發布了《淨零碳排放路線圖》,承諾将于 2030 年達到溫室氣體排放減半,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然而近期,關于雀巢宣布放棄旗下多項産品碳中和目标的新聞,引發公衆關注。對此,雀巢大中華大區可持續發展總監張琦進行了回應。
" 區分集團淨零碳排放承諾和品牌及産品的碳中和聲稱至關重要。雀巢集團對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承諾毫不動搖,我們不再大力推動的是品牌和産品的碳中和聲稱,這些聲稱是通過符合嚴格規範的高質量碳抵消并由第三方獨立認證來實現。" 張琦說," 我們的這一做法,是爲了使品牌的投資優先流向那些幫助減少供應鏈和運營中碳排放的方案和實踐,而非用于碳抵消。這将對我們實現集團淨零碳排放目标起到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