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後 試駕】在華爲的加持下,問界 M5 成爲當今國内市場中最炙手可熱的新能源中型 SUV 之一。此前,我們已經對 M5 的增程版車型進行過詳細的評測,無論是車輛加速性能、座椅舒适性還是車機系統的表現都是給人留下不錯印象,确實是處同級車的上遊水準。這次我們拿到了問界 M5 的純電版,它的表現又會是如何呢?
NVH 更勝增程版
我們這次拿到的是一台 M5 純電四驅性能版,前後雙電機加起來能輸出 365kW 的總功率以及 675N · m 的最大扭矩,動力參數非常亮眼。即便 M5 純電的整備質量也已經來到 2.3 噸,但它的官方百公裏加速時間也隻需 4.5s。實際體驗下來,你也是能明顯感覺到 M5 純電四驅性能版的動力儲備非常充足,無論是在高速還是城市路況,超車都如砍瓜切菜般輕松。
車輛的操控性能也沒有拖後腿,轉向手感紮實,車頭的指向性也非常不錯。一上手,你就有充足的激烈駕駛信心。M5 純電采用的是全鋁合金底盤,懸架支撐性做得也是比較到位,高速并線,車身姿态保持非常不錯,多餘晃動也不明顯。懸架對于馬路上小颠簸的過濾也算是徹底,大部分的沖擊感都能被柔化,舒适性保持得不錯。
M5 純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其隔音降噪的能力。有一說一,M5 增程版車型在這方面做得确實不夠好。尤其是當增程器啓動後,聲音較爲明顯,振動甚至會通過方向盤傳遞給駕駛者。而 M5 純電則絲毫沒有這樣的顧慮。少了增程器,車輛的靜谧性明顯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可以說是瞬間補齊了增程版車型的短闆,更接近一位 " 六邊形戰士 " 所該有的表現。
爲什麽說是接近呢?隻因純電版車型也有其劣勢所在。沒了增程器,隻能充電的 M5,就容易令用戶産生裏程焦慮。M5 純電四驅性能版的 CLTC 續航隻有 552km,并不算很出彩。這幾天駕駛下來,表現的平均能耗基本在 19kWh/100km。當然,我的駕駛習慣還是偏激進的,能耗偏高一些也是正常。後續我們肯定會對其進行一次标準的光電測試,測測它的耐力到底如何。
車機一如既往好用
除了隔音降噪性能以外,M5 純電版的 HarmonyOS 3 智能座艙也是必須給高分。此前,我在試駕 M5 增程版和 M7 的時候就已經說過,它們的車機是我使用過最好用的車機系統。無論是系統功能性,流暢性還是屏幕顯示細膩度,都無可挑剔。
鴻蒙系統的軟件生态也是毋庸置疑,常見的 APP 都能在車機上安裝。玩遊戲、K 歌、聽故事等等娛樂是一個沒有落下。當你在車機上登錄華爲賬戶後,你還能同步導航信息、音頻、日程、航班等,一般的車機系統根本無法實現。
系統下方可自定義的 Smart Dock 用多了真的會上瘾。你可以把一些常用的功能,直接自定義到你覺得順手的位置上,實現 " 一步觸達 ",再也不需要到功能頁裏進行選擇,真的特别方便。
由 19 個喇叭組成的 HUAWEI SOUND 音響系統,功率超過了 1000W。它的實際表現真的不輸那些出名的品牌車載音響。同時,它還帶有頭枕音響播報,導航信息播報時也不會影響到其它乘客,值得點贊。雖然說低配車型沒有标配 HUAWEI SOUND 音響系統,但可以加 6 千元選裝,還是值得的。
空間有待優化
正如我文章開頭說到的,問界 M5 的座椅舒适性還是值得認可的,不僅座椅填充物軟硬适中,同時座椅的功能性也很強。隻要買中高配車型,前排座椅加熱 / 通風 / 按摩、後排座椅加熱就都有了,這在同價位車型中并不多見。
雖然說問界 M5 定位中型 SUV,可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都不是它的強項。身高 185cm 的我,在調整好前排座椅位置以後,在後排也隻能獲得 1 拳左右的腿部空間。好在後排地台平坦,不會給後排乘客帶來太大的影響。
在儲物空間方面,前後排儲物格都較爲豐富,像中央通道兩旁也都有帶 60W 充電口的儲物格。可單個儲物格的空間并不算大,要是像其它純電車一樣,能在中控台下方挖出一個能放手提袋的儲物格自然是最好了。
後備廂空間能滿足日常家庭使用,而且配置也非常豐富,能帶來不錯的實用性,像後備廂同時提供了一組 220V 電源接口 + 一組 12V 電源接口。美中不足就是後備廂離地高度較高,搬重的東西時會沒那麽方便。
總結
整體體驗下來,問界 M5 純電版的最大賣點依然是在車機系統上,用過都說好。同時它還有比 M5 增程版車型更好的 NVH 性能,駕駛質感更佳。并且它的售價,也比同等性能的增程版車型更低,可以說是性價比更高了。要是你家裏有不錯的充電條件,問界 M5 純電版的确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選擇。
喜歡問界 M5 的請點" 贊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