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又到了!今天的你們,已經被騙多少次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自媒體的标題和車企的營銷是同等重要的,大家都在煞費苦心、盡其所能,甚至不惜化身段子手,就是希望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所以,别氣了。教授今天專門在網上搜羅了一波近期的熱點,裏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接下來就看各位客官老爺對時下内容的鑒别能力了。當然,樂子肯定也不能少,各位往下看就懂了。
近期,五菱已經宣布宏光 MINIEV 敞篷版取消抽簽購買的方式,可以通過天貓直接下訂,意思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直接花 9.99 萬元買到這台敞篷車,再也不用抽簽了!所以教授很有必要再和大家簡單介紹下這台車。
在外觀上,宏光 MINIEV 敞篷版基本和我們熟悉的普通版一緻,依舊是大家熟悉的那副呆萌可愛的面孔,區别就在于敞篷設計,後排變成了防滾架,并且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高達 65%,安全性得到一定提升。
雖然不确定華爲未來是否造車,但目前華爲汽車暫時應該是不會來了。因爲就在教授撰寫文章時,華爲發布了由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署名的公告,再次強調 " 華爲不造車 "," 有效期 5 年 "。
如此,關于前段時間 AITO 問界更名 HUAWEI 問界的原因也更清晰了。2022 年,問界曾連續月銷破萬,但進入 2023 年,1-2 月銷量總和都沒破萬,面對越發内卷的 2023 年,挽救下滑銷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強華爲屬性,畢竟買問界的車主大多是沖着華爲去的。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初賽力斯 SF5 月銷量隻是兩位數,在加入華爲智選後,2 天訂單就破 3000 台,月銷量直接破千。同理,如今 AITO 問界更名 HUAWEI 問界,對其銷量肯定大有裨益。
名爵 MG7 終于在近期完成上市,售價 11.98-16.98 萬元,甚至比大幅降價後的雪鐵龍 C6 還要便宜,不難看出名爵真是足夠有誠意了。
強調誠意是因爲新車擁有類似帕拉梅拉的轎跑外觀,誇張的大嘴中網,細長上揚的燈組,前臉看起來很有攻擊性;雙段式腰線将後翼子闆的寬體造型放大,再配合車門下方上提式的筋線,很顯肌肉感,甚至還配有保時捷同款三段式尾翼。
内飾也很頂,大尺寸中控屏、8155 芯片、AR-HUD 都是常規操作了,翻毛皮配上紅内就很保時捷。其它配置方面,全新 MG7 高配車型還有 E-LSD 電子限滑、mCDC 電控懸挂、X-Mode 超級玩家模式等高階配置,照顧到對駕駛有更高需求的用戶。
動力方面,新車提供 1.5T+7 速雙離合變速箱和 2.0T+9AT 可選,前者最大功率 180 匹,後者最大功率 261 匹,官方零百加速僅 6.5 秒。可見,新車真的可以說是擊中年輕人的所有爽點,甚至和同價位領克 03 家族打的有來有回。
當下 1kWh 電池在 1200 元左右,按主流電動車 60kWh 來計算,換電池需要 7.2 萬,這樣看這話似乎是正确的,但是,事實上大家不一定能開這麽久。
根據 GB/T 31484-201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測試标準規定,電動車的電池需要達到 1000 次後放電容量大于初始容量的 80%。按 400km 來計算,因爲實際續航會比工況續短,這裏打個八折,又由于電池會随着循環次數增加不斷衰減,再打個八折,這樣估算也能跑 25.6 萬 km,這個數據對于大家來說,應該都很難達到。
如果,大家的電池容量真的衰減到 80%,教授認爲屆時換電池成本也不會很高。因爲從今年開始,電池原材料價格已經在回落,去年年底碳酸锂報價爲 59 萬元 / 噸,如今跌破 30 萬元 / 噸,直接腰斬,如果再算上電池技術叠代後,模組、PACK 以及電池系統的成本下降,換電池的成本隻會越來越低。
雖然飛凡 F7 發布的售價區間在 22.99-30.19 萬元,但在今年下半年新車還會推出 20.99 萬元的版本,這或許和電池原材料成本腰斬有關。屆時其将成爲市場真正的 " 卷王 "。
首先就是目前飛凡 F7 全系标配的巴赫座艙,43 英寸三聯屏和 8155 芯片就不多說了,重點是後排,8 英寸娛樂屏,搭配 16 個揚聲器、零重力座椅、卧式電池和 3 米軸距,舒适度真的不輸百萬級座艙了。
其次開這車并不會被當成司機,因爲飛凡 F7 的外觀采用以線帶面的設計,簡單的線條配上細長的燈組、溜背車身、無框車門,運動感真很強。甚至,新車還給到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的懸挂硬件,即使配上入門版零百 5.7 秒的加速,整個駕駛的感覺依然都會不錯。
近日,法拉第未來在美國加州工廠官宣 FF91 開始量産,但在直播中台上隻有 FF91 的一個白車身,聯想到過去的幾年裏,FF 的量産承諾已經是連續跳票 4 次,這次賈躍亭的 " 下周回國 " 可能還是一個梗。
因爲賈躍亭曾說過," 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完成 FF 的 A 輪融資,債務糾紛會涉及到我,可能會對我産生限制出境和高消費的影響,一旦回國後又來不了美國,FF 的融資就沒戲了,就垮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法拉第未來量産、銷售甚至反響不錯之前,賈躍亭大概是不可能回國了。而就法拉第未來這次量産融資的艱難程度來看,後續的門店、售後、訂單難度隻會更難。
或許目前更多隻能寄托在今年 1 月 FF 發布與湖北黃岡市簽訂的協議,這類似于當初蔚來與合肥簽訂的框架協議,FF 會将未來的中國總部遷至黃岡。但是,黃岡市政府目前并沒有将其列爲重大投資項目予以公布,所以兩者不确定性還很高。
近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合并 " 藍牌 "" 綠牌 " 的建議,預計未來兩年就将成爲現實。這裏要注意,目前還隻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并未宣布确定落實。
其實,乘聯會這個建議的初衷是 " 同車同權 ",大家都知道,目前新能源車是能享受到購置稅減免、上牌、限行、泊車等 " 特權 ",反觀燃油車是全部都得交,這也刺激了一部分人購買新能源車,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使得 2022 年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27.6%。
而一旦取消新能源綠牌,以目前充電樁密度、充電速度等來看,新能源滲透率無疑将放緩,消費者會更傾向購買燃油車或插混車,包括一二線限行城市的消費者。因此,教授從國家戰略的維度來看,國家有關部門應該會關注明年新能源購置稅政策退出後,新能源車銷量具體情況,再來決定是否要落實牌照合并,而這必然需要一段緩沖期。
或許大家都聽過打破紐北最快圈速的蔚來 EP9 和零百加速 1.9s 的紅旗 S9,但實際它們的營銷意義大于銷售,因爲市面上基本買不到。反觀埃安 2022 年推出的超跑車型 Hyper SSR,價格隻要 128.6 萬元起,官方表示會在 10 月份交付。
和過去的超跑一樣,Hyper SSR 也在強調空氣動力學,低趴的車頭下方是巨大的進氣格栅,氣流從隐藏在保險杠内的進氣口進入,從前擋風的導風槽流出,爲車輛提供下壓力。并且,Hyper SSR 沒有傳統的開門方式,而是全自動蝶翼門,非常拉風。
爲了降低車身重量,Hyper SSR 的車身還是 100% 碳纖維外覆蓋,剛性更是高達 50000 牛 · 米 / 度的扭轉剛度,安全性和輕量化都兼顧了。
至于大家最期待的性能數據,Hyper SSR 搭載了埃安自研的兩擋四合一高性能電機,最大功率 1225 馬力,擁有 12000 牛米輪上峰值扭矩,可實現 1.9s 百公裏加速,真對應了那句 " 對手都在 500 萬元以上 "。
據海外媒體報道,豐田将于 2023 年底在日本停産凱美瑞;大衆宣布在歐洲停産帕薩特,未來僅保留旅行版車型。但并不代表它們将在國内停産。
一方面是地區需求不同,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對車型喜好是不同的,比如美國人喜歡皮卡,日本人喜歡 K-Car,歐洲喜歡旅行車。而在早期增量市場時,各車型熱銷使得這個現象不太明顯,但現在逐漸過渡到存量市場,凱美瑞 2022 年在日本銷量隻有 6000 輛,迫使車企對産品矩陣進行重新調整。
另一方面是電動化,據悉 ID.7 将成爲帕薩特之後新的全球車型,不僅因爲兩者定位相似,而且歐洲的帕薩特銷量大多數爲旅行版車型。
而在國内市場,凱美瑞和帕薩特肯定是不會那麽容易停産的,因爲在 2022 年,前者銷量超 24 萬輛,後者國産車型帕薩特和邁騰的銷量總和超 30 萬輛,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