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再見愛人 3》時,忍不住給老劉貼上了無病呻吟、不知好歹的的标簽。
有吃有喝有豪宅,老婆賺錢兒子省心,不做家務隻管孩子,自己卻 emo 起來了。
果然是好日子過多了,非要搞出點幺蛾子。
節目播出後,果不其然,老劉被罵了。
" 這不就是家庭主婦的日常嗎?怎麽到自己身上就受不了了?"
" 妻子不出軌,還有錢花,抑郁給誰看?"
諸如此類的吐槽層出不窮,但其實,以老劉在第一期的表現,說他是 " 家庭主婦 " 的縮影完全是擡高他了。
他拿什麽與家庭主婦比?
孩子是他十月懷胎生下來的?
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他一個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個人照料的?
家庭大大小小家務與瑣事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多少家庭主婦放棄自我事業回歸家庭,圍着孩子丈夫竈台轉悠,然而還不被丈夫理解與待見,甚至發現丈夫出軌後還隻能忍氣吞聲?
老劉,連家庭主婦的一半辛苦都沒有,壓根談不上性别兌換後的縮影,頂多算個進入更年期的中年男人。
懶散、矯情、不滿足,是對老劉的初印象。
隻是沒想到,當節目再往後推進後,會發現老劉的 emo 并非是矯情,傅首爾的眼淚也并非無辜。
看了傅首爾多檔綜藝,就會理解老劉離婚的堅定。
01 強勢的傅首爾,壓根沒走到老劉的世界
透過節目不難發現,傅首爾性格強勢處處壓老劉一頭,兩個人在一起這麽多年,她壓根就沒有走進老劉的内心世界,或者說不願意走進。
比如,老劉覺得生火很有意思,于是跟她分享。
她卻說,生火有用嗎?
老劉覺得趕羊群很有意思,于是對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
她卻說,你在家怎麽不幹呢?
老劉覺得沿途風景很漂亮,希望對方能跟自己一起欣賞。
她卻說,你有沒有在找路?
老劉戴着普普通通的墨鏡防陽光,讓她看看效果如何。
她非說,你是在耍帥。
老劉說,如果想耍帥就戴個定制眼鏡了。
她卻發出笑聲說,你太傻太搞笑。
老劉不按飯點吃飯,比傅首爾多吃了一些。
她便開始數落,說他一天吃五頓。
被老劉糾正是四頓時,她仍一點面子不給留硬要在話語上占上風:我不是說險些五頓嗎?
與她分享有趣的事,總能潑一盆冷水。
與她聊天時,總是像教導主任一樣說教。
與她争辯時,總想在話語上壓一頭。
短短一些對話片段,便可看出傅首爾的強勢,老劉的憋屈。
而這還隻是在《再見愛人 3》中的部分片段,曾在綜藝《婚前 21 天》中,這種女強男弱的相處模式更是常見。
老劉買個東西都要報賬,小心翼翼報完賬還要被質問:你是沒錢了?
傅首爾選婚紗價格太貴,讓老劉的生活費遠遠透支,她卻說:把我哄開心就有錢了。
老劉興緻勃勃提出婚禮方案,她卻以甲方爸爸的姿态挑三揀四與嫌棄,被提醒後直接放話:無論是甲方乙方,我永遠是生活中的甲方。
傅首爾的強勢連她自己本人都是承認的,這種強勢扼殺了老劉的激情與分享欲,也扼殺了他的自我。
并且,傅首爾一度認爲老劉在婚姻裏沒有自我是理所當然的。
身爲一個人怎麽可以沒有自我呢?在傅首爾心裏壓根就沒有在乎過老劉的感受。
就像老劉說自己封閉與孤獨且狀态出現問題時,傅首爾卻說他活得很自在。
連旁觀者都看出老劉的憂郁,而傅首爾壓根沒有發現他的情緒問題,還總覺得對方故意逃避不願解決問題。
但凡,傅首爾能慢下來看看老劉的内心,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但她并不願意慢下來。
在同樣是女強男弱的婚姻關系裏,當老胡說自己狀态出現問題時,papi 醬即便每天再忙也會每周抽出時間與老胡單獨相處。
在她看來,兩個人在一起浪費時間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顯然,傅首爾不願浪費這個時間來陪伴。
老劉想生活,傅首爾想高飛。
老劉需要陪伴,傅首爾想要事業。
老劉需要關注,傅首爾忙着往前跑。
兩個人早已不在同一個軌道上,不同頻的生活節奏,才是這段婚姻最大的阻礙。
02 淡泊名利的老劉,更看重情緒價值
在綜藝《婚前 21》中,老劉曾唱過一首歌,其中的一部分歌詞是這樣的:
我叫老劉,鹹魚老劉,三千青絲已随昭華遠走,有點平庸,無欲無求,參與鬥轉偶爾傷春悲秋 ……
鹹魚、平庸、無欲無求,是老劉給自己貼的标簽,也是傅首爾這麽多年在節目中給他塑造的形象。
傅首爾不止一次在節目中抱怨自己很倒黴嫁給了一個精緻窮的鹹魚老公,吐槽老劉不求上進的信念一旦形成連呼吸都比别人慢。
其中有一段吐槽是這樣說的:
" 這就是一條鹹魚,淡泊卻沒有志,甯靜但走不遠,他想幹的不一定幹得不好,你想讓他幹的一定幹不好。"
言語之犀利,不知老劉聽到是什麽感受。
過苦日子時淡泊名利是優點,名利雙收後曾經的優點倒成了缺點,令人唏噓。
就像當年還在合肥打工的他們,即便騎着自行車上下班都會覺得浪漫,而成名後,給她補辦婚禮補拍婚紗照都會被各種挑刺。
給她親手煮梨湯,都會被毫不留情面地吐槽難喝。
給她準備驚喜,買了她沒舍得買的婚紗,還被質疑是租的。
相比傅首爾,老劉是很鹹魚,那是因爲相比金錢,他更看重情緒價值。
可惜,忙着事業的傅首爾壓根看不到他的需求,久而久之,老劉變成了冷漠的鹹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這冷漠,何嘗不是無聲的抗議?
不被認可,不被需要,還被不停的挑刺與诋毀,最終,那根壓垮老劉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
傅首爾能力強,但在婚姻中不夠聰明。
同樣是女主外,戚薇就從不在外貶低自己的老公,甚至是 360 度無死角誇老公。
同樣是女強男弱,papi 醬則願意停下來等一等老胡,陪一陪他。
老劉的生活确實不如家庭主婦辛苦,但在這段婚姻中,他更多是承受心理上的壓力與折磨。
設想一下,曾經與自己過苦日子的另一半突然變得有錢了,便開始對自己各種 PUA,在家裏也是一副甲方爸爸的樣子得理不饒人處處占上風、否定你的一切、忽視你的存在、無視你的内心,誰又能受得了呢?
何況,另一半是因爲有錢才變成這樣,而自己卻不看重金錢,隻希望得到尊重與任何,也就是所謂的情緒價值,更是一種折磨。
傅首爾看不到老劉的亮點,認不清伴侶的價值,這就是導緻老劉想要結束這段婚姻關系的原因之一。
但凡她能讓對方感受到被需要,老劉也不會變得如此沉默,畢竟多年前的複婚是因爲老劉感受到被需要才重歸于好。
被對方需要是老劉認爲他在這段婚姻中的唯一價值,因爲傅首爾早已不像以前,是拿着四千塊錢工資的普通人,是需要他一起打拼才能買更大房子的小女人。
無論是事業上,還是金錢上,傅首爾都不再需要老劉,甚至在情感上都越來越淡,久而久之,老劉覺得自己使不上勁,便越來越封閉直到心态出現問題。
傅首爾選擇高飛,老劉想過普通生活,這兩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選擇分開也未嘗是件壞事。
可問題是,傅首爾還不想放棄老劉,讓這段婚姻變得擰巴又窒息。
03 一段失敗的婚姻兩個人的錯
一個想搞事業,一個想低調生活,誰也沒有原則性的錯,但結合到一起兩個人都不再快樂。
傅首爾不願參與老劉的快樂,老劉無法參與傅首爾的快樂,傅首爾還活在童年陰影中沒有安全感認爲金錢就是最大的底氣,老劉卻有情感表達障礙無法滿足對方需求。
兩人就算沒有離婚,生活在一起也像是在兩個世界。
看完他們參加過的綜藝節目,其實存在的問題已經非常明顯了。
傅首爾在生活中太強勢,處處反駁,處處矯正,處處較真,即便不是原則上的事情也會一直說教與打壓,不懂得示弱的她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老公,逐漸吃掉了老劉的自我。
嘴上說愛他尊重他,可行爲上處處是不滿,嘴上說欣賞對方情緒穩定,結果行爲上還是各種挑刺。
在工作中,傅首爾一心想要高飛從而忽略家庭,進而忽略伴侶的感受,她可以一個人過得很好奈何又舍不得家庭的支離破碎,舍不得相伴多年的老劉。
一邊是放不下的事業,一邊是放不下的家庭,明知道問題所在卻做不出任何改變。
舍不得事業,舍不得家庭,到頭來把自己過得擰巴又不快樂。
老劉呢,無欲無求性子慢,說好聽點是情緒穩定,說不好聽就是消極以待。
對生活沒激情,對愛人沒溝通,對感情總逃避,雖說他從未花過傅首爾的錢,但确實也達不到傅首爾想要的積極向上,更不是賺大錢的料。
賣榴蓮賣不掉,賣鞋子都是自己的碼,幹啥啥不行,幹啥啥賠錢,學曆沒有,本事不夠還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可與需要。
一個有能力不會示弱,一個沒能力卻希望被需要,一個不願改變,一個改變不了,他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壓根就不合适。
隻是,在老劉的認知裏,愛是放手,愛是成全,所以他希望自己不要成爲傅首爾的累贅,希望她能找到更好的,事業能夠高飛。
而在傅首爾的認知裏,愛是在一起賺很多錢,愛是一起打拼住大房子,所以她不停地激勵老劉,看不到希望後又打壓老劉。
一段婚姻的失敗是兩個人的錯,隻是老劉愛得更深,知道放手與成全。
她好,一切都好,是老劉鐵了心要離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