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7 日訊(記者 高豔雲)今年二季度以來,補償性因素衰減後,經濟動能相比一季度開始轉弱,市場又轉向悲觀。但不同于市場消極看法,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對經濟前景較爲看好。
黃文濤告訴記者,以複合增速衡量,二季度是經濟底,下半年經濟将再度複蘇,不應持續悲觀。
" 因爲經濟總體低位運行中已開始顯現一些積極因素,主要有八大看點,包括主體人群就業明顯改善,工業生産環比轉正、制造業生産 PMI 回升至枯榮線之上,社零環比結束連續下滑趨勢轉向回升,固定資産投資環比轉正,企業補庫臨近,利潤逐步改善,未來地産後周期大宗消費驅動有望增強,宏觀政策也将針對經濟形勢變化加大調控力度。" 黃文濤如是說。
看點一:主體人群就業改善
黃文濤認爲,當前我國城鎮青年失業率高,但其數量占比小,不能代表居民部門。
2022 年我國就業人員合計 7.34 億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4.59 億人,鄉村就業人員 2.74 億人。統計局在 5 月新聞發布會指出,我國 16-24 歲城鎮青年人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的有 3300 多萬,其中 2600 多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 3.54%)已經找到工作,失業 600 多萬人。
黃文濤分析稱,城鎮青年失業率高有近年畢業生數量(分子端變大)高增長、16-24 年前出生人口下降(分母端變小)等原因,不完全是經濟周期的問題。
我國 25-59 歲主體就業人群失業率已經持續 3 個月顯著低于 2019 年疫前水平,帶動居民部門收入總體回暖。
看點二:消費内生動能回暖
黃文濤指出,就業形勢改善帶動居民部門增收,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已有體現。
随着居民失業率下降、消費信心指數逐步回暖,5 月社零總額季調環比增長 0.42%(前值 0.2%),結束連續 2 個月走弱趨勢,6 月電商物流指數繼續回升,顯示消費内生動能開始回暖。
看點三:投資支撐再度增強
5 月固定資産投資季調環比結束了連續負增長态勢,轉向回升,增長 0.11%(前值 -0.82%)。
黃文濤稱,民營資本沒有 " 躺平 ",民間投資增速低主要是房地産業拖累。
1-5 月全國固投增長 4%,民間固投下降 0.1%,民間投資顯著低于全國主要是民間投資中房地産投資占比高、下滑大,一季度房地産開發民間投資下降 13.8%(全國下降 5.8%),下拉民間投資增速 5 個百分點。
" 實際上如采礦業、制造業、建築業、交運倉儲業、文化體育娛樂業,民間投資增速高于全國水平,尤其最爲關鍵的制造業,自 2022 年以來投資增速持續明顯高于全國水平。" 黃文濤分析稱。
看點四:工業生産低位回升
" 實際上,工業生産在低位運行中也開始邊際回暖。" 黃文濤認爲。
5 月工業增加值季調環比增長 0.63%(前值 -0.47%),環比動能改善,并且是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6 月制造業生産 PMI 爲 50.3%,再次回升至枯榮線之上。
看點五:工業庫存補庫臨近
黃文濤指出,去庫即将結束,補庫有力企業加快生産。
5 月工業企業産成品存貨增速回落至 3.2%,已處于曆史較低水平,6 月産成品庫存 PMI 進一步萎縮至 46.1%,去庫即将結束,補庫周期即将來臨。
6 月大宗商品銷售指數止跌反彈,顯示下遊行業需求回暖,訂貨積極性提升,主動補庫開啓後企業生産将有所加快。
看點六:企業利潤逐步改善
1-5 月國有企業利潤增長 10.9%,已大幅好于去年全年水平。工業企業利潤延續負增長,但跌幅也在逐步收窄,且 7 月之後 PPI 同比增速将逐步回升,也将加速工業企業利潤改善。
" 需要明确的是,從企業經濟效益來看,有兩套指标,一個是國有企業,覆蓋行業範圍廣,但登記注冊類型範圍窄;另一個是工業企業,涵蓋所有注冊登記類型,但僅限于工業領域。我們認爲國有企業經濟效益指标比工業企業經濟效應指标更能代表全國企業總體情況,因爲服務業占比更高,也是疫後複蘇的關鍵部門。" 黃文濤對使用國有企業數據解釋稱。
看點七:大宗消費驅動将增強
今年 1-5 月,我國新房銷售面積累計下降 0.9%,但好于去年的 -24.3%。
二手房銷售明顯改善,重點跟蹤的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 43.8%。保交樓要求下竣工也加速,1-5 月房屋竣工面積增長 15.6%,顯著高于去年全年的 -15%。
黃文濤表示,今年下半年預計地産後周期大宗消費也有望逐步回升,拉動消費總量增長。
看點八:政策托底将更加有力
4 月 28 日,政治局會議強調,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複性的,内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恢複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積極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币政策要精準有力,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
政治局會議後,經濟運行有所轉弱,但相關政策迅速推出。
6 月 13 日,央行時隔 10 個月再度降息。
6 月 16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會議圍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着力擴大有效需求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會議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台、抓緊實施。
黃文濤預計,二季度 GDP 複合增速明顯低于一季度,5 月、6 月出口下行壓力也加大,7 月政治局會議對于穩增長政策可能有更加積極的表述。總體上三季度起宏觀政策有望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支撐擴大内需。
與此同時,黃文濤對相關風險分析稱,消費複蘇的持續性仍存不确定性。
" 今年以來,居民消費開始回暖,是疫後短期集中性、一次性的釋放,還是能持續性的改善,仍需密切跟蹤。消費如再度乏力,則經濟回升動力将明顯減弱。" 黃文濤如是說。
黃文濤提到,地産行業能否繼續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輪地産下行周期已經持續較長時間,當前出現短暫回暖趨勢,但多類指标仍是負增長,未來能否保持回暖态勢,仍需觀察。
" 歐美緊縮貨币政策的影響或超預期,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和資産價格表現。地緣政治沖突仍存不确定性,擾動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和市場風險偏好。" 黃文濤對全球經濟的風險因素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