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管财經,編輯 | 阿鑫
入住酒店時必須錄入 " 人臉信息 " 究竟是否必要?這個話題在業内一直被熱議。
就在近日,上海市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發布通知,明确規定了住宿登記的流程,并嚴禁對已出示有效身份證件的旅客進行 " 強制刷臉 " 核驗。
此外,除上海之外,國内多地此項政策已開始調整。《酒管财經》從多方途徑了解到,北京、深圳、廣州、重慶、成都、鄭州、拉薩等地部分酒店也已不再要求強制人臉識别。
不過,《酒管财經》也緻電聯系了西安、杭州、三亞、烏魯木齊的部分酒店,目前這些城市的部分酒店入住仍需同時提供身份證和人臉識别。
不再 " 強制刷臉 ",上海酒店業做出了積極示範,相信全國其它省市酒店也将很快跟進。
對一些商旅活動頻繁的大城市而言,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提升來華遊客好感度,加速入境遊複蘇。
此外,這一變化對入住流程也是一種簡化,酒店無需再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和維護人臉識别設備,從而降低經營成本。
據悉,歐道、中安、華視、沃土、藍色妖姬、海康威視等酒店用人臉識别終端的單價從數千到數萬不等,酒店需要安排 1 — 4 台終端,廠家還會收取年度系統維護費用。
如今酒店 " 強制刷臉 " 開始被叫停,這一政策調整對相關設備生産廠家免不了有一定沖擊,更加考驗其面對政策調整的靈活性、敏感性和适應性。
當然,探尋新路徑或伴随陣痛,但找到并解決問題也爲酒旅行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新機遇。
盡管相關政策正加快落實,但人臉識别要做到隐私性、自願性和便利性協調發展仍需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酒店行業及相關供應鏈企業如何保持定力、汲取經驗,不斷面對解決新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頗具争議的 " 人臉識别 ": 便捷與隐私間的權衡
随着信息技術發展,公衆生活進入 " 刷臉 " 時代,人臉識别成爲身份鑒定、訪問認證、核驗查證的重要載體,被廣泛應用于支付認證、考勤打卡、門禁識别、公共安防等各種工作和生活場景。
酒店 " 刷臉 " 入住采用的正是人臉識别技術,将身份信息定向授權 + 虛拟身份證 + 人臉身份特征等身份證明進行融合,讓顧客無需排隊等待在前台,就可完成認證辦理入住。
然而,這項技術在提供便利的同時,潛藏的信息洩露隐患日益凸顯,近年來引起了行業重視和警惕。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曾提交一份《關于限制旅遊場景過度使用 " 人臉識别 "》的提案。
他直言,在酒店加裝人臉識别設備終端,既沒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也沒有正式成文的部門規章規定,該舉措不僅降低服務效率,容易引起遊客的不滿和投訴,而且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建議公安部指導地方取消入住酒店必須刷臉的規定,并召回相關軟硬件設備。
對此,不少酒旅行業人士都表示贊同。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表示,疫情期間出于安全考慮,加強管理,錄入人臉信息是可以理解的。如今疫情過去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旅客不再刷臉入住,這也是更符合消費者體驗和減少酒店運營成本之舉,也更有利于入境遊的恢複。
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也認爲,人臉識别系統近年來在酒店行業較廣泛地運用,這對酒店造成了負擔,但實際上又沒有什麽價值。
資深媒體人胡錫進也發文表示,在酒店入住登記的時候,使用 " 人臉識别 " 沒有法律依據,也妨礙了旅遊業的發展,不利于提升 " 全社會 " 的信心。
然而,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意見。
有業内人士認爲,酒店是一個特殊的公共場合,居住 + 消費的經營模式會帶來大量的消費者,這其中不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引入過濾性強、識别度高的身份識别系統将對酒店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義。酒店增加人臉識别,對于普通人來說,無非就是多耽誤了一分鍾的時間,但換來的卻是整個入住環境的安全。
此外,一位人臉識别終端相關從業人員也表示,刷臉入住在縮短辦理時間、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成本、減少酒店前台現金流量頻率等方面仍有一定優勢,一些智慧酒店的自助入住機集成身份證讀取和人臉識别功能,能實現自助開房卡和聚合支付功能,在旅遊旺季高峰時減輕客流壓力,加快辦理酒店事物的效率。傳統的酒店入住辦理時間少則 3 分鍾,節假日則需要長久的排隊和等待,而刷臉入住一般在 1 分鍾内即可完成。
事實上,目前關于人臉識别技術的争論點在于人臉識别技術的争論點涉及隐私、安全、倫理、公平和法律等多個方面。
爲追求降低犯罪率,個人是否要讓渡個人體驗,不惜犧牲個人隐私?
顯然不行。我們要認識到,刷臉入住涉及到個人生物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這些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一旦洩露,可能會給個人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對此,一位酒旅行業觀察人士告訴《酒管财經》,眼下确實需要限制酒店過度使用 " 人臉識别 ",但也需要法律銜接和提供其他的身份驗證手段。" 人臉識别 " 可以作爲一個服務增量,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但不該成爲一個強制捆綁的選項。
酒店人臉識别還是門好生意嗎?
現在酒店智能化已經成爲一種趨勢,爲賓客提供更獨特、更便捷的消費體驗和豐富多彩的外延服務産品,是酒店發展不可逆阻的時代風潮。
不過,酒店與消費者享受着智能系統帶來的快速與便捷的同時,也承擔着數據洩露等難以規避的風險。
伴随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逐漸進入智能化時代的酒店,數據洩露問題也愈發嚴重。
另據艾媒智庫一份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在入住酒店時,超八成的人會首先考慮酒店的安全性,而隐私問題是消費者居住酒店時最關注的安全問題。
被問及酒店 " 強制刷臉 " 被叫停這一政策調整對相關供應鏈廠商有何影響,住好智能 CEO 武冉冉表示,這對酒店自助入住機相關供應鏈企業不會有太大影響,未來酒店可提供多種選擇給顧客。除了刷臉入住外,還可保留傳統的身份證入住等方式,這樣既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又能保證酒店服務的高效。
據市場研究咨詢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 發布的全球人臉識别市場相關報告,國内人臉識别市場規模預計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将突破 100 億元。
盡管自助入住機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有産品面市并落地到酒店,但至今仍處于市場改善産品的階段。
取消 " 強制刷臉 " 的政策也意味着,未來酒店自助入住機廠商中,誰能根據政策靈活調整産品研發方向,在合規前提下提供多種模式,保護旅客隐私,狠抓旅客安全快速、無障礙的入住體驗這個需求痛點,誰就能掌握這一市場的話語權。
此外,武冉冉還表示入住酒店涉及個人隐私有很多環節,人臉識别隻是其中一項。
在梳理酒店運營中常見的前中後台網絡系統闆塊後,《酒管财經》發現個人信息在酒店系統的收集、流轉路徑背後,潛藏被洩露的風險。
通過上述酒店系統圖可見,酒店通過 OTA 授權、酒店自有 APP 和小程序等入口,向消費者收集了大量的個人信息,不但會用于身份核驗、入住記錄及費用支付等傳統用途,也會将收集所需的信息嵌入于智能化設施(如房卡、機器人以及房間内各種智能化設備)的使用或體驗。
而酒店可能收集的個人信息主要爲兩類:
一類是顯性收集的信息:包括認證四要素(姓名、身份證号、手機号、銀行卡)、生物識别信息、入住記錄、健康信息、會員自報信息(郵箱,愛好,信仰等)。
另一類是隐性獲取的信息:包括行蹤、征信記錄、工作單位等。
上述酒店收集的個人信息根據《網絡安全法》等國内相關法律的判斷标準,大多屬于應當依法進行保護的個人信息,酒店均需注意合規要求,未來監管政策也很可能會涉及這些領域。
顯然,目前除了刷臉入住,酒店行業在客戶隐私保護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仍需時間沉澱與檢驗。
在此,《酒管财經》還是要提醒,酒店行業應遵守現有的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建立個人信息合規制度,實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從預防、治理、總結以及改進,在硬件和軟件系統兩個層面加強對旅客個人隐私的防護。
不過,一些相關供應鏈企業已開始積極響應治安管理新要求,靈活調整人臉識别設備的功能和使用規範。
早在 3 月,支付寶服務商平台就公布了《加強支付寶刷臉核身技術在各酒店場景中合規使用的官方公告》。
公告顯示,關于刷臉核身應用,支付寶對服務商提出幾點措施:
1、服務商需嚴格遵守各省市《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告知用戶需在明确感知态勢下進行刷臉核身動作;
2、嚴查服務商作業資質;
3、針對借助支付寶小程序或螞蟻認證的硬件設備終端經用戶授權,獲取用戶隐私數據後,通過串聯使用其他非螞蟻認證的生态硬件設備終端,實現刷臉開門、刷臉乘梯、刷臉就餐等酒店場域内的其他擴展業務場景方案,一經發現将會關停相關螞蟻權限接口;
4、服務商不得長期存儲或保留通過上述方式獲取的相關數據;
5、對試圖破解螞蟻刷臉核身應用安全規則的合作渠道,将予以清退。
此外,《酒管财經》還了解到,沃享住已開始對旗下生産的自助入住終端進行升級,酒店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治安管理規定,靈活選擇不同的人臉信息采集方式。
當旅客刷身份證辦理後,界面會彈出窗口詢問旅客是否同意采集人臉信息。
若旅客同意,則繼續辦理入住手續;
若旅客不同意,則自助入住機将無法繼續操作,此時旅客需轉至酒店前台進行人工辦理入住。
隐私洩露的背後,問題往往并非隻是技術不安全,管理夠不夠安全也至關重要。
因此,酒店行業需要在技術與安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追求便捷服務與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必須妥善處理用戶隐私保護這一核心問題。
盡管科技未來在酒旅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将極大地提升旅客體驗,但維護一個健康、有序的酒旅市場環境,才是酒店行業在數智化轉型大時代需要腳踏實地奔赴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