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公司有位小夥伴突然在點餐時大喊了一聲:
咦?京東,居然也能叫外賣了。
什麽意思?
打開京東 App,發現首頁多了一個入口,叫 " 秒送 "。下面寫着:" 最快 9 分鍾 "。
這是京東的頁面
一點進去,一時間還以爲串到别的 APP 了:
滿屏的外賣圖标,你可以買鴨脖,可以買奶茶,當然也可以買數據線 ......
這也是京東的頁面
京東,外賣?怎麽回事?
有人說,這不奇怪。今年年初,京東就已經把 " 即時零售 ",定爲了 2024 年 " 三大必赢之戰 " 之一。" 京東秒送 ",隻是京東整合了很早就有的業務線 " 京東到家 " 和 " 京東小時達 ",對即時零售的進一步布局。
而這麽布局的,也遠遠不止是京東。美團,阿裏,抖音電商 ...... 都在布局。今年的 " 中央一号文件 ",更是首次把 " 即時零售 " 寫了進去。
一時間,很多人說,即時零售 " 起風了 "," 是新藍海 "," 可能是這個不确定的時代裏最确定的機會之一 "。
那麽問題來了:
即時零售,是什麽?就是 " 萬物送外賣 " 嗎?
京東 " 送外賣 " 的背後,到底是個什麽機會?怎麽抓住?
除了像京東美團這樣的巨頭,普通人有沒有什麽可提前做準備的?
即時零售,是個什麽機會?
提問:什麽是即時零售?
這個概念,其實很新。從商務部在官網發布的《2022 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來至今,也不過 2 年。
如果你直接搜,可能會看到一段類似這樣的定義:即時零售,就是" 通過線上平台下單,線下快速履約,依托本地零售供給,滿足消費者即時需求的零售業态。"
如果你再多搜幾篇,可能還會發現,很多人把它稱作" 萬物送外賣 "。例如京東秒送、盒馬、叮咚買菜、美團閃購等 0.5 小時 ~1 小時内能送達的業态。今天在那些地方,你都可以買到遠比一份套餐,一堆生鮮更多的東西 ......
但到這裏,可能還是很奇怪 :
不就還是送外賣嗎?這有什麽新鮮的?怎麽就風口了?
這樣,不如先看一個 2 個月前的 " 新聞 " 吧。
9 月 20 日,華爲的三折疊手機 Mate XT 和蘋果的 iPhone16 系列首發。很多人說:" 搶不到。" 去線下門店,人擠人也沒貨。去線上旗艦店,卡點蹲也沒排上。
然而,有新聞說,當天上午 10 點,有些人輕輕松松就搶到了。怎麽搶到的?" 點外賣 "。
比如,一位消費者隻是上外賣平台在附近門店下單,等待 10 分鍾後,就從騎手手中收到了沙漠色钛金屬的 iPhone 16 Pro Max。
發現了嗎?
即時零售的本質,不是 " 送外賣的升級 ",而是 " 效率的重構 "。
" 點外賣 " 搶 iPhone 16,是效率的重構。送 " 最快 9 分鍾 " 的外賣,也是。
效率重構,會帶來什麽?新的增長機會。
根據商務部數據,2022 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達到 5042.86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市場規模将再增 2 倍,也就是超過 1 萬億元。
但這還不是全部。
這個萬億市場,才剛剛開始。
爲什麽這麽說?
看 3 件事。
第一,滲透率和增速。有數據表明,2024 年電商滲透率爲 29.1%,而即時零售在整個零售市場的滲透率預計隻有 1.4%。而與之對應的另一組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 2024 美團即時零售産業大會:2024 年 1-8 月期間,網上零售額增速是 8.9%,即時零售規模增速卻有 26.2%。
第二,品類。曾經,數碼是數碼,外賣是外賣,大部分人想到即時零售,主要還集中在點個餐,買個菜。但今天,随着前置倉等技術的成熟,即時零售從傳統的生鮮、日用快消品、藥品等,已經拓展到了 3C 數碼、家電家居、時尚美妝,連買電冰箱都可以 " 叫外賣 "。
第三,下沉。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報告裏," 即時零售 ",是和 " 縣域經濟 " 放在一起的。雖然總體上,相對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即時零售滲透率依然較低。但這不妨礙最先通過 " 點外賣 " 搶到手機的,已經不一定是上海人,還可能是内蒙古人、河南商丘人。
滲透率和增速,品類,下沉。
報告指出,近年來,即時零售一直保持 50% 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 年市場規模達到 5042.86 億元。預計 2025 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将達到 2022 年的 3 倍。
難怪很多人會說,即時零售正在成爲零售市場的下一個萬億風口。
可這麽個風口,怎麽搶?
一開始,總是巨頭先搶。
巨頭,怎麽抓住這個機會?
提問:今天的即時零售,主要玩家都有誰?
看名單。
首先,原來送餐的。比如美團和餓了麽。
其次,原來送快遞的。比如京東。
還有,原來送菜的。比如叮咚買菜,樸樸超市。
甚至,原來什麽也不送,連小哥也沒有的。比如抖音,快手。
發展到今天,真正要列下去,名單還可以更長,比如開始摸索的傳統零售企業:沃爾瑪,物美 ......
玩家很多,但消費者就這麽多。怎麽辦?
至少,要過 2 關。
1,比 " 即時 "。
怎麽比?
比誰家小哥跑得快嗎?
不,當然不止。
發令槍,并不是在小哥 " 接單了 " 的那一刻開始的,而是在消費者 " 下單了 " 的那一刻開始的。
當一個趕着去動車站出差的消費者,在你家的平台或店裏逛,看中一根數據線下單時,你家店員小妹手裏的系統能不能自動接單,還是得一單一單手動點?
接單後,倉庫裏有沒有自動化的分揀機器人,或至少足夠多的小哥可以幫忙及時把相應的數據線挑揀出來,快速完成出庫登記?
分揀小哥很快完成了,但又能不能确保附近 3 公裏每次都有配送小哥,可以立刻調來幫你送?
發現了嗎?
即時零售,不是一個單科考試,而是一個綜合考試。
比的,是本地供應鏈整合,數字化和即時配送的總分。
要比 " 即時 ",比 " 快 ",本質上不止是比誰家小哥跑得快,而是必須從配送,倉儲,分揀等一整個鏈路去比。
你的供應鏈效率怎麽樣?倉配物流效率呢?數字化水平高嗎?
2,比 " 零售 "。
怎麽比?
降本增效。今天價格戰已經打到盡頭了,隻能提效。
可什麽是零售的效率?
有四個關鍵因素: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複購率。
什麽是流量?多少人進店。
什麽是轉化率?進店的人,多少最終買了東西?
什麽是客單價?一個單獨的客人一次花了多少錢。
什麽是複購率?這個客人走了,下次還會來嗎?
流量,轉化率,客單價,複購率。
要提效,可以針對各個要素做突破。
現在,再回看上面的幾大玩家 :
抖音電商,美團,餓了麽,京東。
你覺得,誰有優勢?
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任意一個,又會适合什麽樣的競争策略?
從 " 次日達 ",到 " 半日達 ",到 " 小時達 ",最後 " 最快 9 分鍾 "," 秒送 "," 閃購 ".....
" 即時零售 " 的 " 即時 " 背後,除了是一個跑得快的騎手,還可能是一個設在你家 3 公裏内的 " 前置倉 ",一個可以提前預測你可能需要什麽的算法,一個一體化全自動的分揀流程 ......
從想買個洗衣液,要麽打開手機 APP 下單,更便宜但要等,要麽換衣服換鞋去超市,自己滿貨架找,到今天打開手機 APP 下單,30 分鍾就送到家 ......
" 即時零售 " 的 " 零售 " 背後,是融合了線上的效率優勢,和線下的即時性優勢的進階版新零售。
即時,零售。
效率,融合。
時間回到 7 年前,有次有機會請教雷軍,那天在撥通電話時,我特别想知道,在他眼中,到底什麽是 " 新零售 "。當時他說:
"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們要從線上回到線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要用互聯網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傳統零售的效率,實現融合。"
是啊,7 年前,相對傳統零售,電商是提升效率的典範。但那時在獲得了效率的同時,電商也獲得了 2 個弱點:
" 體驗性 " 和 " 即得性 "。
時間來到 7 年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電商的退貨率依然還上了很多頭條,因爲體驗性。衣服無法試穿,甚至無法确保所見即所得。
但好在,即得性,已經有了新的解法,即時零售:
通過即時物流體系,連接本地零售供給,提供小時級甚至分鍾級的服務。
即時零售的本質,不是 " 送外賣的升級 ",而是 " 效率的重構 "。靠什麽重構?數字化。
不容易。
可是,這些都是巨頭,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怎麽擁抱機會?
普通人,又怎麽抓住這個機會?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機會。
首先,如果你是懂技術的普通人,那麽,你的機會可以是:
可以通過技術幫巨頭降本增效。
本地供應鏈整合,數字化,即時配送。
哪裏越痛,哪裏就越需要你。
但是,懂技術的畢竟少,那麽,你的機會還可以是:
了解即時零售這個風口,加入,或至少幫自己降本增效。
第一,做什麽?什麽品類适合做即時零售?
一個最樸素的标準是:讓消費者非常想 " 即時 ",一定要 " 現在就要 ",要不到會 " 急 ",甚至爲此願意額外支付配送費的。
這樣的生意,主要集中在:生鮮食品、日化個護、辦公配件、健康醫療、家居生活,酒水飲料和禮品等領域:
生鮮和食品:包括果蔬、肉類、海鮮、酒水等。突然想吃,急。
日化和個護用品:如化妝品、香水、防曬霜、面膜等。不是出門前就是睡前,急。
辦公用品和數據配件:例如數據線、充電器、移動硬盤等。出差旅行,急。
健康和醫療用品:如計生用品、藥品等。事可能關人命,急。
家居和生活用品:包括一次性内褲、牙線、保濕精華等。出差住宿,急。
酒水和飲料:在夜間或特殊場合(如比賽觀看)時,消費者對 " 來一杯 " 的需求,會突然變剛,急。
禮品:臨時回家,見客戶,見朋友時,這份情緒價值很可能遠比溢價大。急。
以上,供你做個參考。如果你還有發現其它有可能的潛力領域,也很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第二,怎麽做?普通人創業,能怎麽擁抱即時零售?
1,想以後開店的,可以考慮輕資産創業。當即時零售足夠成熟,未來或許可以像外賣一樣,把店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方。
2,已經開店的,可以考慮把品類多樣化。讓客戶來這裏少一些 " 找不到 " 的時刻,多一些 " 順帶買 " 的時刻,提高客單價。
3,已經很多樣化的,可以去了解前置倉模式。做高客單價和利潤率的生意。但别忘了重新算一遍成本。
4,至于已經做到很大的,比如京東。或許,也可以考慮一下,至少在提效的同時,也别忘了讓更多人知道:
京東,居然也能叫外賣了。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
即時零售的本質,到底是什麽?
今天有确定性的機會已經不多,怎麽才能擁抱到這個機會?
即時零售的本質,不是簡單的 " 電商 + 外賣 ",而是用數字化重構了零售。
當電商從次日達,到半日達,再到小時達,最快 9 分鍾送達 ...... 曾經的 " 即時性 " 弱點被突破,效率也進一步被突破。
而當一個弱點被克服,效率變得更極緻,意味着什麽?
報告裏會說,這是一個萬億級的機會。
聊這個話題的人會說,即時零售,是這個時代爲數不多的最确定的新藍海。
可是,對于真正擁抱即時零售,決定轉型的人來說:
如果是巨頭," 即時 "," 零售 ",哪一關好過?
如果是普通人,店租成本,配送成本,哪一項輕松?
藍海,有時并不在紅海旁邊,而在紅海上面。
關關難過關關過的人,才更容易真正走近它。
你今天,在過哪一關?
你覺得,在你的城市,在你熟悉的領域,有什麽是可以用 " 即時零售 " 重新做一遍的嗎?
祝你,更早看見本質,把握機會。
*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 ( 2023 ) 》
主筆 / 尤安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