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 " 超級奶爸 ",恐怕沒有人能比得過梁啟超。
梁啟超被稱為 " 史上最成功的父親 ",九個兒女個個成才,且文理工兼備,成就"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的佳話。
梁啟超家庭教育 " 成功 " 的關鍵是繼承了傳統以修身做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才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其家庭教育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典範,德育、智育、情感教育融為一體。他首先是一個對子女充滿 " 愛情 " 的爸爸,留下了 400 多封給兒女的家書。
從情真意切的書信往來中,一個活潑、慈祥,循循善誘和言傳身教的父親躍然紙上。
重讀梁啟超 400 多封家信,明白了以下 5 個教育的真相。
01
最好的教育不是怕,是愛
梁啟超生于清末,教育沒有半點封建的殘餘,而且觀念非常西化,對孩子們從來不擺家長的威風,更像一個孩子王。
梁啟超想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态,于是放下父親的威嚴,多與孩子做朋友,繼而走進孩子内心,然後有的放矢地幫助引導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信中,梁啟超也不吝表達對兒女的 " 愛意 "。
他在家書中對孩子說:" 我晚上在院子裡徘徊,對着月亮想你們,也在這裡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
好似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撒嬌一樣,但思念之情表達得很坦率而深切。
1925 年 7 月 10 日 ,他給子女們寫信說:" 我說你 " 别耍孩子氣 ", 這是叫你對于正事——如做功課,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至于做人帶幾分孩子氣,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時還 " 有童心 " 呢。"
梁啟超說自己童心童趣,也是為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真正的好家長,一定會像朋友,坦率真誠,平等關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愛,首先意味着奉獻,意味着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内心一定溫暖幸福。
梁啟超不無自豪地說:有我這樣的一位爹爹,也屬人生難逢的幸福。
梁啟超是一個慈祥父親,又是一位貼心朋友,讓子女們倍感溫馨,有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去努力與奮進。
最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在害怕中體會威嚴,而是讓孩子在愛中找到自信。
02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 至于将來能否大成,大成到什麼程度,當然還是以天才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将來成就如何,現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于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教導孩子做事,不能隻想着回報、酬勞,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他希望梁思成,長成一個活潑有春氣的孩子,就心滿意足了。
梁啟超這個不要成績,隻要健康的父親,培養出的全是德才兼備的人才。
學習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照顧好身體、勞逸結合,培養一個健康的心态。
03
真正的強大是,樂觀
我有極通達、極健強、極偉大的人生觀,無論何種境遇,常常是樂觀的。
—— 1928 年 5 月 13 日 《緻梁思順》
梁啟超認為,教給孩子樹立通達、強健的人生觀,比教育他們學具體的知識更為重要。
這種通達、強健的人生觀能讓孩子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态度,幫助他們戰勝困難。
真正需要強大的,不是你的外殼,而是你樂觀的心。
梁啟超在教育子女中,尤其注重樂觀心态的培養。
他說:我以為,一個人什麼病都可醫,唯有 " 悲觀病 " 最不可醫。悲觀是腐蝕人心的最大毒菌。
他不僅用語言教導兒女,更是以身說法,無論遇到多麼艱難的境遇,他從來沒有持續一天的憂慮和生氣。
保持樂觀的心态,用極通達、極強健、極偉大的人生觀,影響着每一個孩子。
心态比學問重要,樂觀的心态,是對人生真正的擔當。
家庭條件再好,父母給的再多,也不如自己擁有一技之長的能力,和一個樂觀的心态。
很喜歡梁啟超這句:" 處憂患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奮,志氣強立。今複還我憂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視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輩也。"
好的教育不是盡你所能提供物質條件,而是培養一個積極樂觀心态的孩子,樂觀使他強大,能為他的一生遮風避雨。
04
好的父母,教孩子盡責盡力
" 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隻要在自己的責任内,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 1923 年 11 月 5 日 《緻梁思順》
梁啟超教育孩子,盡職盡責就是第一等人物,這個标準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非常高的要求。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幹大事、創大業,其實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一個不懂得承擔責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會很快失敗。
他告誡子女們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幹一行就要精一行。
梁啟超的子女們也都很争氣,都有各有自己的成就,成為本行業的專家。
他們學貫中西,善于把自己在國外所學的先進知識技術運用在祖國所需要的研究上;
他們都從不炫耀自己的功績,而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幹好本職工作。
好的父母,教會孩子盡責盡力。
05
留給孩子最好的财富是,良好的家教
如果說曾國藩家書是對家族命運,子弟教育的深沉教誨。
那麼梁啟超家書,更多的是對幼子的小心呵護,用慈父的陽光雨露,對孩子心靈的長久滋潤。
他并不一味讓孩子一心隻鑽研學問,而是首先把生活放在第一位,成為一個有活力的人,再尋求學問上的精進,活出最好的人生。
他叮囑孩子們:" 天下事無所謂大小,隻要在自己責任内,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梁啟超的家書,不是家訓,卻勝似家訓。
每次翻看,都被一股朋友般平等的語氣,以及充滿愛意的真情打動。
被他樂觀積極的教育态度,以及細枝末節的叮咛感動。
被他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以及活成最好的樣子所感化。
良好的家教,少不了一個有心有愛的家長。
好的教育,不是讓孩子活在你的語言教育中,要用實際行動做給他看,想要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把自己活成優秀的樣子。
好的家教,才是留給孩子最好的财富。
願你在今後餘生,活成最好的自己,教育出最優秀的孩子,養成最好的家風。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