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倪毓平 編輯|Jaden
2 月,這個被視爲傳統淡季的月份中,新新能源車市暗流湧動。
比亞迪終于走下智駕戰場,彌補了長久以來的智駕短闆。覆蓋到 10 萬級以下市場的 " 天神之眼 " 智駕方案,再次向市場發動了價格戰;
同樣給市場帶來震動的還有小米。剛剛發布的小米 SU7 Ultra 三天狂攬 1.9 萬訂單,以賽道普惠的打法重新書寫豪華車規則。

兩大行業巨頭的競争壓強下,市場選手跑步調整。連續四個月交付突破 3 萬輛後,小鵬汽車加緊産品更新換代;鴻蒙智行迎來第五界,不斷擴張産品線;而理想降價促銷與投放純電新品兩手一起抓,打響了第一保衛戰。
而在比亞迪長久統治的小型純電市場裏,廣汽埃安發起沖擊,決心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同時,随着部分市場 " 以舊換新 " 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消費利好政策的推出,也讓汽車市場的競争不斷升溫。
比亞迪和特斯拉的 " 冰火兩重天 "
2 月,比亞迪銷售 322846 輛。其中,乘用車銷量 318233 輛,同比增長 161.4%。王朝網與海洋網是銷售的絕對主力,銷量達到 304673 輛,同比增長 167.1%。

各個品牌中,8513 輛,同比增長 85.1%;方程豹汽車 4942 輛,同比增長 113.9%;仰望 105 輛。
新能源領域取得的龐大銷量正在轉化爲智駕追趕的絕對優勢。2 月,比亞迪在市場中投放了 " 全民智駕 " 的炸彈。通過搭載天神之眼技術方案,7 萬到 20 萬的車型都能爲用戶提供智駕體驗。
王傳福表示,2025 年将成爲全民智駕元年,未來 2 — 3 年高階智駕必不可少,沒有高階智駕的車将成爲少數派。
繼 " 冠軍版 "" 榮耀版 " 之後,比亞迪以 " 智駕平權 " 的口号再次向市場發動價格戰攻勢。
與國内市場同步開卷的還有海外。上個月,海外市場 67025 輛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是翻倍式的猛漲。海鷗、宋 Plus、宋 Pro 等明星車型,通過自有船隊運到了中亞、東南亞、南美洲、俄羅斯、澳大利亞乃至西歐市場。
比亞迪還在近期宣布,将在 2027 年推出一款全新的全尺寸皮卡,目标市場是澳大利亞等右舵駕駛國家。
比亞迪一路高歌,而特斯拉遭到冷遇。今年 1 月,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量暴跌近 50%。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d ’ Automobiles,ACEA)的數據,今年 1 月份,特斯拉在歐盟和英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從一年前的 18161 輛下降到 9945 輛,同比降幅高達 45%,市場份額從 1.8% 下降到 1%。
在美國大本營加州,新車經銷商協會直言不諱地指出,去年加州市場的全部降幅都歸因于特斯拉,其銷量下降了 11.6%,而其他所有品牌的注冊量則增長了 1.4%。"2024 年的全部四個季度中,特斯拉汽車新車登記量均出現下降,其第二重要車型 Model 3 全年暴跌 36%。

2 月,法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特斯拉的注冊車輛爲 2395 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6%。
馬斯克在政治上的瘋狂輸出引發了市場輿論的強烈反彈。在歐洲街頭,大量的特斯拉汽車被噴上紅漆或被砸。以至于有德國車主需要貼上一紙免責聲明:" 我在他發瘋之前買了這輛車 ",并在半年前出售這樣的貼紙。
此外,産品線的老化和激烈的市場競争也是銷量不佳的重要因素。在歐洲,僅有四款車型的特斯拉需要面對奔馳、大衆等傳統車企的智能化轉型以及新興公司的崛起。
而馬斯克在中國推出的 FSD 也沒能扳平比分。幾天前,FSD 落地中國,但僅是 L2 級别的智能輔助駕駛,尚不能實現美國 FSD 的完全無人駕駛功能。
重重壓力下,特斯拉失守萬億市值。2 月特斯拉累跌 27.59%,市值蒸發約 3582.86 億美元(約人民币 2.61 萬億元)。
特斯拉的知名投資人羅斯格伯發出預警,稱特斯拉股價可能會在 2025 年再下跌 50%。
不過,馬斯克仍然充滿信心,他在 X 平台上放出狠話,特斯拉未來五年利潤增長 1000% 是可能發生的。
根據馬斯克的規劃,2025 年,特斯拉将生産數千台人形機器人,2026 年計劃将産量提高至 2025 年的 10 倍,即大約 5 萬到 10 萬台,2027 年進一步提高至 10 倍,預計 50 萬台到 100 萬台。
零跑猛追理想,小米改寫遊戲規則
新勢力也在重開排位賽。小米站在聚光燈下,小鵬逆勢翻紅,小字輩們風光無限。
剛剛發布新車的小米汽車迎來新的流量狂歡。在預售價 81 萬的基礎上,小米 SU7 Ultra 砍價 30 萬,以 52.99 萬的價格登上車圈 " 頂流 "。
雷軍透露,立項之初,爲了防止分心,曾砍掉 Ultra 車型。直到半年後,決心還是要做。賽道玩家是他第一考慮的用戶人群,但經過調研後,雷軍發現帕拉梅拉、56E 帕梅豪車客戶群也喜歡。
" 他們不去賽道,但要求這車好看好玩,有回頭率有話題,甚至代表身份和情緒。所以一輛車滿足了三類客戶。"

上市後,SU7 Ultra 的火爆超出預期。開售 10 分鍾,10 分鍾大定突破 6900 輛;發售兩小時,大定超過 10000 萬輛。
2 月 28 日晚,小米汽車宣布 SU7 Ultra 的大定數量已超過 1.5 萬輛。Ultra 車型的流量也外溢到小米首款車型的身上。有爆料稱,小米 SU7 Ultra 帶動 SU7 鎖單增長 10%。截至 2024 年底,小米 SU7 上市僅 9 個月,累計鎖單超 24.8 萬輛,累計交付超 13.5 萬輛。
今年夏季,小米第二款車小米 YU7 将正式上市。作爲一款更靠近主流市場的 SUV,小米 YU7 的熱度會更高。
延續 1 月的增長态勢,小鵬汽車 2 月交付新車 3.05 萬輛,同比增長 570%。自從去年 11 月首次實現 3.08 萬輛以來,小鵬汽車連續 4 個月突破 3 萬大關。具體來看,小鵬 MONA M03 連續 3 個月交付超 1.5 萬輛,而小鵬 P7+ 月均銷量則破萬輛,成爲拉動銷量增長的雙引擎。
MONA M03 的熱賣,也讓小鵬汽車在 15 萬級智駕戰場的競争中赢得先機。這家智駕的頭部車企也在加緊鞏固護城河。此前,有媒體爆料稱,小鵬汽車自研智駕芯片 " 圖靈芯片 " 将正式搭載到 5 月上市的全新車型上。一旦該計劃順利實施,小鵬也将成爲繼華爲系、蔚來之後,第三家采用自研智駕芯片的國内車企。
去年 8 月,小鵬宣布圖靈芯片流片成功,擁有 40 核心,能夠運行 30B 參數的 AI 大模型,專爲 L4 級自動駕駛設計。小鵬汽車表示,圖靈芯片經過深度定制,算力可達到 100% 極緻利用。單顆芯片的算力比英偉達 Orin X 的 254 TOPS 強大很多。
何小鵬将 2025 年定義爲小鵬的産品大年,宣布小鵬要在 2025 年實現 35 萬輛年銷目标,實現 " 交付量同比翻一番 "。根據規劃,今年小鵬汽車将有多款全新車型會上市,包括小鵬新款 G6、G9 和 X9 等。并且幾乎每個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同時,定位中大型 SUV 的小鵬 G7 預計在上半年上市。
何小鵬此前在内部信中寫道,"2025 年到 2027 年将是中國汽車行業最卷的三年,對小鵬汽車來說是最關鍵的三年,也是最有機遇的三年,未來 3 年要在産品圖譜上做精、做差異、做全球。"
理想汽車 2 月交付 26263 輛,同比增長 29.7%。作爲國内最早實現盈利的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僅憑增城路線就實現了累計銷售超過 113 萬輛的戰績。不過,随着問界、零跑的崛起,以及整個市場轉向增程的熱潮,理想也有了被追趕的壓力。
開啓純電的第二曲線,是 2025 年的首要任務。理想汽車宣布,要在三年内成爲高端純電第一梯隊。
純電 i 系列的首款車型理想 i8 将于今年 7 月正式發布。i8 定位 6 座中大型純電 SUV,主打家庭出行場景,目标用戶爲二胎家庭。售價預計在 3 5 萬元到 40 萬之間。
很少在微博上露面的李想也在最近頻頻發步動态。他說," 對二胎以及三代同堂家庭用車有明确需求的用戶,可以耐心等等理想 i8"。

在 MEGA 發布之後,理想加大了補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目前,理想汽車建設 1873 座超充站,建成超過 1 萬根充電樁。" 理想 i8 發布時,我們目标是在全國範圍内建設好 2500 座以上的自營超充站,超過 15000 根超充樁,讓我們的純電用戶也可以不再有充電的焦慮。" 李想表示。
在純電産品預熱的同時,理想也加大了促銷力度。2 月 28 日,理想汽車宣布理想 L 系列推出限時購車優惠政策,至 3 月 31 日(含)定購理想 L 系列至高立省 3.8 萬元,以進一步刺激銷量增長。
号稱 " 半價理想 " 的零跑在銷量上進一步接近理想汽車。2 月,零跑交付 25287 輛新車,同比增長 285%。
憑借着與理想相似的産品戰略,零跑汽車在 20 萬内的市場中異軍突起,2024 年全年交付近 30 萬輛。堅持自研自造和嚴格的成本控制也讓它成爲在理想、問界之後又一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2025 年,朱江明希望零跑向前一到兩步,年銷量達到 50 萬輛。在這個接近翻倍的銷量目标面前,零跑将在今年推出 3 款 B 系列車型,并在全球範圍内上市。B 系列中的首款車型 B10 将在 3 月開啓預售。

蔚來在 2 月共交付 13192 輛新車,同比增長 62.2%。其中,蔚來交付 9143 輛新車,樂道交付 4049 輛新車。從銷量表現來看,作爲銷量擔當的樂道 L60 在上市半年後有所回落。不過,樂道即将發布第二款車 L90,定位大三排 SUV,打出 " 家庭普惠 " 的牌,有望成爲樂道完成 20 萬銷量目标的重要落子。
作爲一家以換電爲補能标志的高端新勢力,蔚來正在加速推進換電網絡的建設。今年 2 月,蔚來全國換電站超 3140 座,覆蓋 800 餘個縣級行政區,其中高速換電站達 970 座。
二代品牌們的奮勇争先
傳統巨頭們孵化的二代品牌們正積極投入競争,各自尋找破局的解法。
通訊巨頭華爲賦能的鴻蒙智行推動産品線的不斷延伸。2 月,鴻蒙智行交付新車 21517 輛。2 月 20 日,百萬豪車尊界 S800 技術發布會正式亮相,公布了搭載上車的六大核心技術。這款起售價 100 萬的車型将在五月正式上市。成爲補足鴻蒙智行高端的重要拼圖。
新車上市在即,鴻蒙智行的現有車型也面臨改款。目前,鴻蒙智行在售車型包括問界 M5、M7、M9,智界 R7、S7,享界 S9 等。根據晚點報道,問界 M7 和 M9 兩款車型将在競品上市前完成提前改款計劃。問界 M9 改款車型将于近期上市,問界 M7 中期改款上市時間從原定的今年底大幅提前至暑期檔。
與上汽合作的 " 尚界 " 成爲鴻蒙智行中的 " 第五界 "。首款車型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覆蓋 15 萬 ~25 萬元售價區間市場,将成爲最便宜的鴻蒙智行車型。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在内部開啓了大規模整合。以組建大乘用車闆塊爲核心,通過打破部門壁壘,優化資源配置來實現效率的提升。2 月,上汽集團銷售 294942 輛,同比增長 41.90%。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86142 輛,同比增長 41.27%。
上汽通用五菱 2 月銷量達 12.8 萬輛,同比增長 70.7%,旗下宏光 MINIEV 等車型持續引領小型新能源汽車市場。
吉利旗下的極氪與領克首次以合并後的極氪科技集團亮相,開啓了軍團作戰的進攻模式。

合并成立的極氪科技銷量已經翻過 3 萬輛門檻。2 月,極氪科技銷售 31277 萬輛新車,覆蓋全球超過 182 萬名用戶。其中,極氪品牌實現 14039 萬輛,同比增長 86.9%;領克品牌 2 月銷量 17238 輛,同比增長 30.5%,新能源占比 47.9%。
兩大品牌的有效整合,也将放大極氪科技在産品布局中的協同效應,在個性和豪華兩大路線并行推進。
2025 年,極氪品牌計劃推出 3 款全新車型,目标全年銷量 32 萬輛;領克品牌則将推出 2 款新車,目标 39 萬輛。
根據規劃,極氪将在二季度發布豪華獵裝旅行車 007GT,三季度推出全尺寸旗艦 SUV,四季度發布大型豪華 SUV;領克方面,自研上車的浩瀚智駕系統将推動智能化水平的大幅增長。
在海外市場上,極氪科技也爆發出兇猛的增長勢能。目前,極氪科技集團已進入 60 多個國際主流市場,海外門店超 100 家。
背靠長安的深藍汽車 2 月份銷量爲 1.87 萬輛,同比增長 87.5%。2 月初,深藍汽車與華爲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深藍汽車将加大與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合作規模,積極推進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智能化技術應用。此舉将普及全民智駕,加速智能平權。
岚圖汽車銷量爲 8013 輛,同比增長 152%。2 月,全新岚圖夢想家推出四驅卓越乾崑版、四驅尊貴乾崑版兩大版型,推動高階智駕平權。
2 月,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銷量 20863 輛,環比增長 44.9%,同比增長 25.1%。6.98 萬起售的埃安鹦鹉龍在 2 月 28 日上市,殺入比亞迪海鷗的主陣地。小型純電市場的格局将迎來新的變化。
小米的強勢入局,以及小鵬的逆風翻紅,都讓市場格局加速流轉。沒有永遠而恒定的冠軍,在每個競争階段,市場總是重開牌局。想要留下來的選手們都在加快資源整合,重新排兵布陣,以更好地響應市場變動。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