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甯曾是我的同事,我們同在一家私企做銷售。盡管他是高中學曆,但學習企業文化、産品知識和營銷技巧,一點也不比我這個大學生差,因爲他有着多年的實戰經驗,所以,對知識有獨到的理解。
另一方面,由于他學曆低,要是再找工作,難度會相對較大。因此,蔣甯倍加珍惜這份工作。他的執行力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尤其是與客戶交流時表現出來的生活知識面,更是令我們望塵莫及。
那時,老闆新上了一款産品,爲了盡快打開市場,就出台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獎勵政策。我清楚的記得,極差寫到回款 100w 時,獎金是 12%。也許,老闆認爲,我們中沒有人能做到這個業績。
蔣甯聽了老闆的新品培訓後,從代理商和消費者的角度,又提了幾個問題。我們一起交流探讨時,蔣甯都記在了他的本子上。後來得知,當晚,他回家又認真反思了幾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話術。
接下來的時間裏,蔣甯就重複着三件事:
1. 拜訪老客戶,布新品;
2. 請大客戶轉介紹新客戶,專門銷售新品;
3. 不厭其煩的做好宣傳工作和促銷活動,一是加快渠道的走貨量;二是自己搜集新數據,進一步拓展增量市場。
一個月下來,蔣甯的業績真的達到了 100w。眼看 12w 獎金就要到手,老闆卻玩起了花花腸子,說什麽公司花了很大的廣告費用,算下來公司的利潤也沒有 12% 了。于是,要分攤 6w 的廣告費用到蔣甯的市場區域。
這下蔣甯不幹了,在與老闆交流 " 白紙黑字 " 無果後,無奈的辭職走人。
說實話,當時我都向蔣甯投去了崇拜的目光,認爲這樣的銷售人才到哪兒都會風生水起。
因爲 " 蔣甯事件 " 的負面影響,其他銷售人員也沒了幹勁,都在擔心老闆出台的政策到底算不算數?公司業績日薄西山,最關鍵的是沒有人能超過蔣甯的業績記錄。
失去了榜樣的引領作用,團隊也失去了凝聚力和戰鬥力。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老闆覺得克扣蔣甯 6w 得不償失,老闆讓财務把 6w 補給蔣甯,并邀請蔣甯回來,繼續與我們并肩戰鬥,揚帆遠航。
由此可見,隻要你身上有他人無法替代的光芒,原來的同事,甚至是老闆,都會惦記着你,了解你的動态,以便在适當之時,再度攜手,強強聯合,共襄盛舉。
大家在一起工作,本來在各自的崗位上,在領導的帶領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爲團隊創造價值,進而獲得自己該得的薪資,是一件開心的事兒。
然而,由于領導個人的喜好,導緻自己受到一些不公待見;由于同事間的你争我鬥,導緻關系冷漠;由于升職加薪和發展空間受阻,導緻自己心灰意冷;或者由于個人職業規劃與公司發展戰略相悖,而另謀高就…都是正常現象。
既然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辭職,就應該把重點放在重新開始上,而不必在意原來同事的态度。無論是祝福,還是譏笑,在一個心智成熟者面前,除了淡淡一笑,難道還值得爲之影響自己的心情嗎。
人情如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自古以來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對于辭職者而言,在新的環境下,幹出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讓哪些當初不認識你的人,爲你喝采,甚至巴結你,才是最有力的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