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杜濤8 月 2 日,上午 7 點 30 分,陳康(化名)趕到了自己辦公室,辦公室外已經排起了一隊人,陳康掃了一眼,都是縣區平行部門和鄉鎮來要錢的,對陳康而言,如此景況,已是常态,有時候他一上午都出不了辦公室。
" 來要錢的部門都是有理由、有需求的,但是沒錢,隻能多溝通多交流," 陳康說," 以前還可以從基金預算(土地出讓收入)安排資金,現在哪有資金去安排 "。
陳康是中部一縣的财政局局長,年初的時候,縣領導還要求财政出錢投資項目,陳康以沒錢爲理由硬頂了回去,現在領導已經不催投資了,對财政就一個要求:保證三保,保證工資。
" 大發改小财政 ",這是中國行政體系中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在省級及省級以上,發改在政府職能部委中更具份量,而在省級以下,一地的财政局則更關乎體系的運作,财政局局長也是每個地區行政體系和經濟運行中的關鍵角色。
在 2023 年上半年,這個關鍵角色卻迎來了一些挑戰,首當其沖的是維持财政正常運行的挑戰。
陳康說,财政收入不及預期,盡管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各地财力得到了持續恢複,但陳康也解釋,這種恢複一方面是因爲去年的基數低,其次也有一些技術調整手段的原因,比如,其所在地區上半年的耕地占用稅,基本是用政府投資或者城投項目開工繳納的,而且是财政給資金代繳,等于左手倒右手。
支出方面,陳康面臨的挑戰是:财政供養人員保障壓力大;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不斷增多,導緻在職繳費人數和退休人數的供養比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供給壓力大;落實上級惠企纾困、穩增長系列政策産生的增支;政府債券還本付息進入高峰期。
爲了應付這些收入和支出方面的變化,陳康認爲下半年的工作,首先就是要 " 應收盡收 ";其次就是多跑上級部門,争取資金支持;再次便是多儲備專項債項目;最後繼續盤盤家底,看看還有什麽可以盤活的資産。
平衡收支外,一些地方财政局局長在各種巡查和檢查中度過了上半年,一位中部地區的财政局局長認爲他有 " 四分之三的精力都在應付檢查 ",其中包括 PPP 項目清理,本級政府和上級政府的巡查。
另一位地方财政部門負責人提到了目前财政局長甚至開始成了一個 " 燙手山藥 ",成爲一個 " 令人嫌棄 " 的職務,他的分析是一方面财政需要專業性的幹部,另一方面是因爲财政工作現在不好做,"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
财政局長的三件大事
李建(化名)是中部省份一開發區财政部門的負責人,他今年幹的一件事情是清理區内的空殼企業。
所謂空殼企業是指在當地沒有實際業務,隻走賬交稅賺取當地财政返還的企業,這些企業此前能夠起到做大财政收入數據的作用。" 财政壓力太大了,而且在财政支出的大盤子裏,财政返還支出排序比較靠後,到了這個時候,甚至可能沒錢返還 ",李建說。
李建說,每年空殼公司大約帶來 3 億元稅收,按照事先協定好的返還比例,财政應有部分資金來返還企業的,畢竟每級财政有一定财力分成,但是庫款調度後,實際到賬資金不一定會有那麽多,而且按照支出的輕重緩急,就輪不到給空殼公司返還。因此,李建在今年上半年取消了和轄區内多家空殼公司稅收返還方面的合作。
李建所在的開發區以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爲主要稅源,今年上半年稅收維持了正增長,主要因爲去年留底退稅的低基數,但企業所得稅并未出現顯著增長。
李建今年上半年的另一項重大工作是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将轄區内的隐形債務清零。隐性債務清零的地區,上級部門将給予資金獎勵。
李建介紹,他們并沒有按照去年多省市以專項債置換的形式實現債務清零,而是用 " 表外并表内,上級并下級 " 的方式,比如其所在轄區的債務實際上是讓上級的城投并走了。
李建幹的第三件事情是包裝專項債項目,所謂包裝專項債項目是指,将一些并不完全達标的項目包裝爲符合專項債申請要求的項目,這一工作一般都是交給專業的第三方來做。" 現在包裝專項債項目非常‘卷’,雖然很多地區都會包裝專項債項目,但依然擔心将來被追責,不過也沒辦法,當前财政壓力太大,需要時間換空間。資金下來,可以彌補其他各項支出的不足。"
在上述三件事外,除了日常的調度庫款,财源建設等工作,李建還有一件大事:應付檢查。" 四分之三的精力在應付檢查 ",李建稱,這些檢查、巡查包括 PPP 項目清理、本地政府巡查、省委巡視和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等。
寫材料
晚上 9 點半,鄭莊(化名)回到了辦公室,再次回到辦公室是因爲和上級檢查部門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後需要準備材料。
鄭莊說,每年省級的審計部門,審計署的特派辦,市裏的審計,縣區裏的審計,财政部的監管局,還有巡視組……一年下來,不少時間都拿來應付各項檢查,而且這些機構來檢查的時候存在交叉,每次來都要準備很多材料。
鄭莊是某縣級市财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每天上午 8 點到辦公室,基本上每天到家都得晚上 10 點後,主要工作就是寫材料以及應付上訪要賬。"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這半年,有意義的事情一項沒幹,除了應付檢查,就是搞專項債項目、做預算," 鄭莊說。
鄭莊發現目前上級部門要求越來越細了。鄭莊是一個有 20 年煙齡的老煙槍,他以煙爲例形容上級部門對文件資料要求的細化程度:以前資料就是需要寫清楚一根煙是怎麽組成的,現在就要求詳細到煙嘴什麽味道?煙絲産地是哪裏?煙絲煙嘴是否合格?甚至會細化到諸如一根煙有多少根煙絲這樣的問題。" 現在上級要求的材料細化了最少 30 倍,這也導緻下面很多單位在增加人數,增加的也不是純粹的業務人員 ",鄭莊說。
鄭莊所在地,以前檔案管理部門有 2 人,現在擴充到 30 人。
最多的時候,鄭莊一天給上級報表加材料 10 份。" 很多材料都是爲了應付而應付," 鄭莊說,相比起應付檢查準備資料這些事情,他的主業反而做的更簡單了,用的精力更少了,寫材料排在了财政主業前面。
談起本地最主要的工作收支情況,鄭莊說,因爲去年留抵退稅的原因,稅收增幅較高,若是去掉留抵退稅因素,稅收隻是略有增幅,但是非稅收入下滑得很厲害。" 現在的非稅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土地收入也下滑得厲害,本地的資産資源早就給本地國企了,罰沒收入也沒增長。"
财政局長不好幹
作爲一位地級市财政部門的負責人。田然(化名)覺得今年是他從事财政工作 20 多年來最困難的一年。" 今年财政工作難幹,有一個明顯的标志就是很多地方财政局長成了一個‘令人嫌棄’的職位,沒人願意去。一個原因可能是财政需要專業性幹部,其次現在财政工作不好做了,收入上不來,但是剛性支出還不斷增加," 田然感歎道," 這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其所在的地區," 三保 " 還沒有出問題,但據他了解,同省的不少地區 " 三保 " 已經出現了問題。
2022 年底,田然對第二年做了較好的預期,但現實并未如田然的預測。田然發現随着時間的推移,市場主體并未如預期般活躍,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信心也不足。" 前陣子去政協開會,跟一個實體産業老闆聊天,這個老闆對經濟形勢有些擔憂,對投資也沒有信心,隻打算勉強維持。"
田然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财政狀況不太樂觀,主要是因爲各種主體預期變差了,無論是百姓還是企業,都在存錢。
田然對 2023 年下半年的預算更沒底。他開始對比去年預算執行的情況,判斷哪些項目可以叫停,哪些項目可以調整。
田然告訴記者,經過三年疫情之後,很多縣區的财政已經很脆弱,收支矛盾尖銳,面臨較大的收支平衡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預判,确定明年的預算盤子。
今年田然的一項主要工作是争取上級的支持,從原來的不願意、不會幹、不想幹,到現在必須主動幹。" 以前的土地出讓收入比較多,對上級的資金不夠重視 ",田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