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12 月 2 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決定自統計 2025 年 1 月份數據起,啓用新修訂的狹義貨币(M1)統計口徑。修訂後的 M1 包括:流通中貨币(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
換句話說,中國人民銀行将把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這兩項流動性強的金融工具納入 M1 統計。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将于 2025 年 1 月份數據起,開始按修訂後口徑統計 M1,預計将于 2 月上旬向社會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時,還将公布 2024 年 1 月份以來修訂後的 M1 餘額和增長速度數據。
那麽,在現行 M1 的基礎上,爲何要進一步納入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出于何種考量?對于市場又将帶來哪些影響?
爲何調整?
其實,貨币供應量統計口徑并非一成不變,主要根據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與經濟的匹配度動态調整。
據統計,自 1994 年正式編制并向社會公布貨币供應量統計表,過去 30 年,我國貨币供應量統計口徑先後經曆過四次比較大的修訂。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次調整主要集中在 M2(廣義貨币,流通中的現金、單位存款、個人存款以及其他可轉換爲現金的存款),M1 的統計口徑基本沒有大的變化。比如,将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存款計入 M2、将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和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納入 M2 等。
爲何 30 年來個人活期存款一直沒有被納入 M1 口徑?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關于個人活期存款,在創設 M1 時,我國還沒有個人銀行卡,更無移動支付體系,個人活期存款無法用于即時轉賬支付,因此未包含在 M1 中。" 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發展,目前個人活期存款已具備轉賬支付功能,無需取現可随時用于支付,與單位活期存款流動性相同,應将其計入 M1。"
至于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 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有所解釋。報告稱,網絡支付快速發展,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廣泛使用,具有與活期存款相同的貨币屬性,也可同步研究納入 M1 統計。
" 從國際上看,主要經濟體 M1 統計口徑大都包含個人活期性質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動性的支付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解釋稱,比如,餘額寶、微信的零錢通、招行的朝朝寶等都滿足随時支付和贖回的條件,大部分現金類理财産品即使不能滿足 T+0 贖回條件,但也基本滿足 T+1 贖回條件,因此從随時可以轉換爲購買力這一内涵出發,這些資金也基本符合 M1 定義。
M1增速或将平穩
納入兩個新項目後 M1 規模将變得更高,且 M1 增速波動會變得更加穩定。
數據顯示,10 月末狹義貨币 ( M1 ) 餘額 63.34 萬億元,單位活期存款占比達八成。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分别爲 39.36 萬億元、2.37 萬億元,修訂後 M1 規模達 105 萬億元,單位活期存款占比仍然最大,但占比降至 50%。
與此同時,納入後新口徑 M1 增速更穩定,波動率将有所下降。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按照調整後的口徑計算,修訂前後 M1 增速趨勢基本一緻,但是修訂後的 M1 增速更高,10 月修訂後的 M1 增速爲 -2.3%,較修訂前增速收窄 3.8 個百分點。
那麽,增速縮窄,又意味着什麽?從業人士普遍認爲,M2 與 M1" 剪刀差 " 或将有所緩和。
财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陳興表示,M1 統計口徑擴大後,M1 同比增速以及和 M2 增速剪刀差走勢變化不大,但 M1 與 M2 的剪刀差有所收斂,對于經濟增長的領先性依然存在,且寬口徑 M1 更能準确地反映實體經濟的活躍度。
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M1 口徑修訂後,M1 增速依然與房地産銷售高度相關,那麽 M1-M2 剪刀差與地産周期、企業盈利周期的關系就沒有發生變化,從而依然可以供股市投資者參考。
由于口徑調整、非金融企業活期存款的低基數,再疊加單位活期存款增速可能回升,新口徑 M1 增速仍将回升,甚至可能恢複至 0 以上。單位活期存款增速可能回升主要受地方債置換、房地産成交上升影響。
具體而言,一是在降息、降低首付比、一線城市放松限購等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出後,一二線城市房地産成交活躍,居民儲蓄存款轉化爲企業存款的鏈條有望恢複。二是财政部增加 6 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隐性債務,分三年安排,2024 — 2026 年每年 2 萬億元。
(時代财經阿力米熱綜合自中國經濟 · 信息社、第一财經、界 · 面新聞、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