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下午,一條令人揪心的新聞沖上熱搜第一名:
據悉,下午 1 點半左右,浙大紫金港校區西區一處活動闆房發生火情,濃煙滾滾。
據浙江在線報道,浙大動科學院的相關老師表示起火的是動科學院飼養動物的活動闆房,主要是老鼠。
這也讓不少網友直呼:哪個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遭殃了! ( T ⌓ T )
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在浙大同學比較活躍的互聯網平台「朵朵校友圈」上,有同學發布了信息,擔心自己養的雞會不會變烤雞。
據浙大在校學生稱,起火闆房(動物房)
是農學院安放實驗動物的建築
,除了實驗動物外,二樓有一個學生動物保護者協會救助基地,裏面安置有有一些學生救助的貓、狗等小動物。
下午 2 點 20 分左右,起火闆房内的火已熄滅,此次火災無人員傷亡,目前,火災具體原因及财産損失正在調查當中。
遺憾的是,截至火勢熄滅時,起火闆房已經幾乎燒光,動物們大概也是兇多吉少。
圖片來源:浙大在校同學拍照
根據浙大活躍校園論壇「朵朵校友圈」的讨論,此次火災發生可能是因爲動物房的空調外機失火。由于今日杭州升溫,下午 1 點左右氣溫來到 28 ℃ 左右,空調積熱引發火災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不過官方尚未确認此說法。
目前,事故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爲那些在事故中失去生命的動物們默哀,也爲那些因此實驗受阻難以畢業的同學們表示惋惜……
動物房失火,博士延畢
相信看到這條新聞,許多朋友不由得心口一緊——對科研人們,尤其是生物、農學方向來說,實驗動物簡直就是捧在手心裏的寶貝,畢業大計全指着它們。更可怕的是,類似的前車之鑒的确發生過……
2013 年 6 月,北京大學生科實驗室地下室突然起火,事故原因疑爲水循環系統老化短路。
圖片來源:科學網
雖然在火災中沒有人員傷亡,但起火現場地下一層「魚房」,是亞洲最大的斑馬魚水體實驗室之一;在火勢得到控制後,約占總數 2/3 的數千條斑馬魚死亡。爲此,一些博士生可能因損失數據而延遲畢業。
事故的發生無法預料,但至少還能未雨綢缪,盡量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許多高校也推出了實驗動物平台應急預案,例如複旦大學認知神經科學中心針對停電、通風系統停機、火災情況、動物逃逸和傳染病等多種情況制定了詳細的處理流程。
其中一條值得注意,過火區域的動物将不能再用于實驗,應予淘汰。
圖片來源:複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實驗動物 " 消失 " 的背後
總有一群受傷的研究生
要說 " 實驗材料 " 消失的痛,很多研究生都深有體會。
一個小小的舉動,很可能直接導緻很多學生的延畢 ......
比如在校園裏,如果你想見到身穿實驗服的研究生,不一定非得去實驗室,廣場上或許就能看見他們的身影,正在竭盡全力地追那隻 " 在逃 " 的羊 ......
視頻截圖來源:微博 @阿糞青
對他們來說,那不是一隻簡單的羊,那是奔跑的畢業論文。
這隻羊對研究生有多重要?大家品一下這追逐的速度及勇猛程度。
而這種抓羊追牛逮兔子的事,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專業的研究生大概是最熟悉不過了。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曆。
圖源:微博
之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實驗材料出現意外,那是因爲如果真出問題,對于研究生來說,輕則更換課題,重則直接延畢。
2018 年,一張關于實驗室安全事故的 PPT 在微博上流傳,這張 PPT 上記錄的是上海海洋大學發生的一起實驗室安全事故。由于實驗室人員離開後未緊閉門窗,導緻一隻野貓闖入實驗室,把一位同學培養一年多的畢設用魚給吃了……
圖源:見水印
案發現場 圖源:見水印
而這就意味着過去這一年,該學生的所有努力白費,隻能更換課題。
諸如此類的例子包括且不限于,2016 年 3 月,在南京林業大學植物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的蔣同學,其爲寫畢業論文而培育的 4 棵實驗樹苗被偷走 2 棵。
蔣同學說,樹苗本放在實驗室,因爲實驗室生長環境不好猜移栽到學校的花圃,沒想到還是被人盯上了。
無奈之下,蔣同學在僅剩的 2 棵樹苗旁做了一塊告示牌,跪求 " 借苗者 " 告知樹苗的位置,哪怕讓他采個樣就好,因爲 " 兩棵樣本太少,重新種植也需要時間。"
但最終始終沒有人 " 歸還 " 小樹苗,他隻能改變論文方向。
小募的同窗也是,做了近 3 個月的動物實驗,140 隻小鼠的工作量,總共加起來得有五六百個樣。放進去 20 天不到,被實驗室師弟(非同門)從 -80 ℃ 冰箱拿出來放了一個周,沒有挽救的辦法,隻能重新訂了 140 隻小鼠重做。
所幸小鼠能訂到,不然隻怕要延期。
總而言之就是,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留意身邊可能發生的安全隐患。這些諸多教訓都告訴我們,爲了時刻保證自己能順利畢業:實驗對象千萬要看好。
馬上到畢業季了,希望大家都能順順利利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