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 建議取消生育支持的孩次差異 # 沖上新浪微博熱搜。
據澎湃新聞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提案中呼籲 " 重視一孩 ",發錢獎勵生娃不能隻給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縮的主因。
她提出建議: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異,從全周期、全過程的視角設計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避免出現一孩不補、二孩少補、三孩多補的差異化遞進式支持政策,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養育的過程體驗,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獲得感和再生育意願。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戶籍限制,将生育支持政策與戶籍脫鈎,保障流動人口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政策待遇。
從全國來看,我國人口自 1962 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今年 1 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末,全國人口 141175 萬人,較上年末減少 85 萬人。全年出生人口 956 萬人,比 2021 年減少 106 萬人,人口出生率爲 6.77 ‰,比 2021 年下降 0.75 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爲 -0.60 ‰,下降 0.94 個千分點。
對此,全國多地出台 " 真金白銀 " 鼓勵生育政策。
據浙江日報報道,2 月 22 日下午,杭州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杭州市政府 2023 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出爐,其中 " ‘撫幼育苗’在杭州 " 入選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提出要向新出生且戶口登記在杭州的二孩及三孩家庭發放育兒券。今年,杭州将首次向同一對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戶籍登記在杭州的家庭發放育兒補助,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發放補助 5000 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發放補助 20000 元。
幾日前,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溫州市戶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補貼發放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明确,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1000 元、2000 元、3000 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去年 12 月,《雲南省生育支持項目實施方案》印發,對全省實施一次性生育補助、育兒補助、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補貼項目予以指導。《方案》明确,發放期限爲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 2000 元、三孩補貼 5000 元),育兒補助(二孩、三孩 0 — 3 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 800 元),對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給予補貼(嬰幼兒 0 — 3 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 50 元)。
今年 1 月,濟南市印發《濟南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本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于 2023 年 1 月 1 日以後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 600 元育兒補貼,對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及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生育婦女每月加發 200 元育兒生活補貼,直至孩子 3 周歲。
長沙市于去年 10 月出台《關于發放三孩育兒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提到,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按其合法生育的第三孩(及以上 ) 每孩次一次性補貼 1 萬元。
哈爾濱則于去年 11 月出台《哈爾濱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減輕家庭育兒負擔,按政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發放 500 元育兒補貼;按政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 1000 元育兒補貼,直至子女 3 周歲。
今年 1 月,深圳市衛健委就《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兒補貼标準:生育第一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後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3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1500 元育兒補貼,直至該子女滿 3 周歲,三年累計發放補貼 7500 元,平均每年可領取 2500 元;生育第二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後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5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2000 元育兒補貼,直至該子女滿 3 周歲,三年累計發放補貼 11000 元,平均每年可領取 3667 元;生育第三個子女的,辦理出生入戶後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 10000 元,另外每年發放 3000 元育兒補貼,直至該子女滿 3 周歲,三年累計發放補貼 19000 元,平均每年可領取 6333 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浙江日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