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6 日訊(記者 梁柯志)10 月 16 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和采招網同時刊出一則招标終止公告,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此前招标的董監高責任險等四項保險項目終止,原因是 " 因潛在供應商不足,本項目終止采購 "。
中國政府采購網顯示,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的代理機構曾在 9 月 15 日發布本次保險項目征集供應商公告,并在 9 月 25 日發布資格預審結果公告,稱 " 報名供應商全部符合資格審查要求 "。
财聯社記者嘗試咨詢代理機構天津濱海國際招标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聯系人,截至發稿未能接通聯系電話。
官網顯示,天津濱海農商行爲天津四家市屬法人銀行之一,成立于 2007 年 12 月 24 日,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全行資産總額 2642.80 億元,營業網點 101 家,覆蓋天津市整個轄區并輻射新疆和浙江。
10 月 16 日,深圳某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對财聯社表示,董責險近兩年升溫很快,不過由于政策和市場風險差異大比較難以完全精算覆蓋,保險公司在定價和賠付方面都遇到數據和案例不足的問題。如果以招标方式,往往又出現壓價的情況,保險公司積極性更加受到影響。
财聯社記者在采招網搜索發現,6 月 21 日中國太保深圳分公司中标某公司董監高責任險項目,最終價格是 20 萬 / 年。
爲何投标董監高責任險
除财産一切險、現金險屬于财産險之外,天津濱海農商行還招标公衆責任險和董監高責任保險均屬責任保險。
" 董責險 ",即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是一種特殊的 " 職業責任保險 ",主要是針對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行使職權與監督職權時,因不當行爲(比如疏忽、遺漏、誤導、過失、不當陳述、不當雇傭、違反授權、當作爲而不作爲等)引發法律責任所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保障。
10 月 16 日,上海某保險經紀公司負責人對财聯社表示,目前國内的董監高被認爲保險公司評估是 " 高危職業 ",動辄可能被監管部門罰款數十萬甚至百萬。如果是區域性中小銀行風險系數會更高,保費價格理應更高才能覆蓋風險。
在 9 月 15 日發布的招标公告中,天津濱海農商行還提出兩個特别要求:
一是 " 供應商須提供所有保險賠付不需要經過上級審批的承諾函 ";
二是供應商須承諾:自 2023 年 9 月 30 日零時起提供本項目财産一切險 / 公衆責任險 / 現金險 / 董監高職業責任保險的暫保服務,暫保期限爲 2023 年 9 月 30 日 00:00 —正式保單生效日 24:00,如成交,将根據最終簽訂的保險協議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須提供承諾函并加蓋公章。
财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市公司對董監高責任險的投保積極性在增加,而天津濱海農商行目前并未上市。2019 年 5 月,原天津銀保監局網站曾公布濱海農商行與瑞信方正證券的終止輔導協議的信息。
此前,天津濱海農商行出現幾次大型風險事件。在 2017 年銀保監會公布的 " 僑興債 " 處罰中,天津濱海農商行因 " 同業業務違規接受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違反國家規定從事投資活動 ",遭到監管罰沒金額合計近 1.608 億元。
2018 年 5 月 26 日 14 時許,天津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殷金寶在辦公室割腕身亡。根據警方現場初步勘察已排除他殺。對于殷金寶自殺的原因,至今都沒有任何官方的解釋。
在前董事長自殺案後九個月,天津濱海農商行又傳出副行長方堃被警方帶走調查的消息。
銀行招标董責險保險公司不積極
《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市場報告(2023)》顯示,受 2021 年底康美藥業案判決的影響,上市公司大量購買董責險,2022 年共有 337 家 A 股上市公司發布購買董責險的公告。分行業來看,制造業最多,爲 192 家,随後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批發和零售業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 "、" 房地産業 ",金融業數量不多,僅爲 5 家。
全國招标采購信息平台顯示,在過去一年,至少有四家銀行公開招标董監高責任險,包括天津濱海農商銀行、貴州銀行、蘇州銀行和中原銀行,除天津濱海農商銀行之外,其餘三家均爲上市銀行。
相關公告顯示,保險公司應标積極性并不高。
如 8 月 28 日中原銀行《董監高責任險項目成交結果公告》稱最終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
原因在于 " 前期先後采用兩次公開招标方式采購,均僅中國平安河南分公司領取采購文件,不滿足公開招标條件,因此将采購方式變更爲單一來源采購 "。
貴州銀行在 8 月 10 日發布 2023 年董監高責任險采購項目供應商征集公告,截至日爲 8 月 17 日,不過至今并未公布中标結果。
10 月 16 日,貴州銀行相關人士向财聯社證實,董監高責任險項目目前還在競标當中。
相比之下,蘇州銀行則較爲順利,在 6 月 14 日首次發布 2023 年董監高責任險項目磋商公告之後,7 月 25 日出評審結果爲中國太保中标。
除價格被招标壓低之外,2023 年可能進入董責險實際索賠的高峰,對于保險公司承保而言,更爲慎重。
上述報告提示:根據市場調查結果,2022 年 A 股董責險索賠與潛在索賠明顯增多,超過六成的受訪對象表示已報告索賠或潛在索賠明顯增多。考慮到董責險索賠的長尾特點,預計 2023 年可能有更多的潛在索賠将轉化爲實際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