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劉曠
9 月 25 日,在華爲秋季全場景發布會的一片 " 遙遙領先 " 呐喊聲中,餘承東并沒有如市場預期那般,給主角 Mate60 系列補上應有的聚光燈,但卻給汽車業務留下滿滿的彩蛋。
在升任華爲汽車 BU 董事長不到一周,餘承東就先向特斯拉開出了第一炮," 我們的首款轎車智界 S7,将在各個規格上超越 Model S。" 據了解,智能 S7 與問界 M7 主打的都是華爲智選模式,這或許意味着華爲智選模式正在被複制到更多車企。
起死回生的問界
作爲華爲智選模式的首款系列産品,問界系列自去年 3 月份啓動以來,最高月銷量達到了 1.2 萬輛,成爲成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此前,問界的宣傳海報,使用的都是 "AITO 問界 " 的措辭。這說明問界隸屬于賽力斯,而華爲則藏身幕後。但在不久之後,急轉直下的銷量,還是讓華爲迫不及待地下場接手。
相關數據顯示,賽力斯發布的 2023 年 2 月産銷快報顯示,問界系列的銷量爲 3505 輛,同比增長 230.35%。看起來不錯,但與 1 月相比,環比下降了 21.68%,這是連續第二個月銷量環比下降。在銷量持續下滑之下,餘承東急了,在 3 月份發布的 AITO 官微上,賽力斯甚至使用了 "HUAWEI 問界 " 的措辭,取代了此前的 "AITO 問界 "。此舉并沒有挽救問界的頹勢,而且在不久之後,華爲再次重申了 " 不造車 " 的聲明,這讓本來被用戶打滿的預期再次落空了。
此後銷量一直不溫不火,轉機出現在 9 月份,新款問界 M7 五座版的上市,讓這家車企開始重新迎來了上漲,預定量從 9 月份迅速爬升,到了 10 月 1 開始之後,其預定量開始進一步走高,截止目前其預定量已經突破 10 萬輛了,這個數據足以讓一衆國産造車新勢力汗顔,畢竟它們單月才銷量過萬而已,暴漲的銷量背後,與賽力斯付出的一系列努力不無關系。
一方面,賽力斯大力改版問界系列,推動問界 M7 在價格和成本之間取得平衡,收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饋。在新車推出之前,問界系列車型的均價都在 25 萬以上,基本都比較高,定價上比較接近理想汽車,不過随着理想汽車新出的三款車 " 賣爆 " 之後,問界系列的總體影響力逐漸走低,就連自稱 " 被打殘了 " 的李想,也不無得意地公布輪番公布周銷量數據,以刺激友商。
從網絡上的用戶評論來看,大家認爲問界汽車的核心不足點有幾個:一是價格相對較高,不具備性價比,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争;二是設計太醜,内外飾缺乏亮點,吸引力不夠。針對這些反饋,問界立即進行了整改。一來,花費了 5 個億,從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挂結構等用戶看不見卻事關安全的核心部分,進行了全面升級;二來,進行大力度的降價,新車較之前的老款下調了 4 萬元,并有了五座版的車,這使問界總體的性價比顯示了出來,畢竟問界的核心賣點智駕,可是在友商中 " 遙遙領先 " 的,這項權益在新車售賣中也有較多優惠,因此其總體的效益自然就出來了。
另一方面,賽力斯重新劃分了與華爲的職責,快速調整了銷管服體系,有效地推動了問界銷售體系的變革,使之有力地支撐了問界汽車的交付需要。此前,外界盛傳賽力斯的銷量起不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賽力斯原來做的都是低端燃油車,交付服務跟不上,難以滿足中高端用戶的需求。而随着華爲全面接手賽力斯的銷售體系,其整體的銷售能力開始得到全面提升。凡此種種,都有力地助推了賽力斯旗下問界銷量的回暖,帶動賽力斯起死回生。
從幕後走向前台的華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賽力斯的起死回生,一直宣稱 " 不造車 " 的華爲,也逐漸從幕後走到了台前。
一來,華爲通過将問界汽車與華爲手機綁定,直接帶動了問界汽車的銷量增長。8 月 25 日,随着華爲新機的出售,問界汽車 " 補短闆 " 工作的完成,問界汽車很快再次放量。根據公開的資料來看,此次問界的再次出圈,除了 " 降價 " 等因素之外,華爲新機成爲了重要的引流神器。比如,問界方面給出政策,凡是購買問界汽車的用戶,想要選購新手機華爲 mate 60,可以到線下門店直接來取,華爲會給予特殊優惠。由于華爲的新機定價較高,切入的用戶群體相對精準,且對于問界而言屬于增量用戶,因而形成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有效地帶動了問界的整體銷量,這其中華爲品牌自身的帶動力自然功不可沒。
二來,智選模式在推動造車企業 " 造好車 " 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了一些優勢,逐漸得到更多資源傾斜。衆所知,華爲内部對于 " 造車 " 有多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零部件供應模式、爲車企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 Huawei Inside 模式(HI)和參與到産品設計、體驗、營銷、渠道、零售等環節的智選車模式。
在這三種模式中,華爲的參與度呈上升态勢,話語權和主導權也不盡相同。前兩種模式由徐直軍負責,綁定程度最深的智選車模式則由餘承東負責。如今兩年時間差不多過去,兩者的 " 較量 " 幾乎是勝負已分。公開數據顯示,華爲 HI 模式下,極狐阿爾法 S HI 版于 2022 年 5 月上市,截至今年 5 月末累計銷量爲 7908 輛(不含 2022 年 10 月 -12 月銷量);阿維塔 11 于去年 8 月上市,累計銷量爲 9011 輛。
而智選車模式下,去年 7 月上市的問界系列目前累計的銷量,已經突破 10 萬輛了。這種由于參與度不同導緻的差異,最終使得内部越發傾向于智選車模式。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原來采用 Hi 模式的極狐阿爾法,如今也在與華爲醞釀新的智選車模式,可見在經過市場驗證之後,華爲内部更加趨向于采用智選車這種 " 重參與 " 的模式,來介入造車進程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問界新車推出的同時,一則關于華爲收回包括 " 問界 " 在内的諸多商标信息的内容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迅速便占據了熱搜,而問界汽車則赫然出現在了華爲的官網頁面之上,這一切或許都預示着華爲正在從幕後走向台前。
問界智選模式能夠複制嗎?
從目前來看,華爲正在試圖通過各種辦法,來複制問界汽車的成功模式。據公開的資料顯示,目前除了賽力斯之外,奇瑞、江淮、北汽等老牌車企,都已經加入到了華爲智選車模式。據預計,在華爲智選賦能之下,奇瑞将推出純電轎跑智界 S7,江淮将推出百萬級 MPV,北汽将推出 C 級純電轎車。
可以看到,華爲在推動智選車上,并沒有重複造輪子,而是試圖通過根據不同車企的特點,形成覆蓋轎車、MPV、C 級車等在内的一整套造車方案。但這套方案能否在其他車企上進行複制,仍值得商榷,外界對此看法也不一樣。
首先,參與車企的情況、實力不同,其對合作的投入程度如何值得商榷。衆所周知,問界汽車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則得益于賽力斯的緊密配合,二則得益于華爲的全程參與、嚴格把關。從公開資料來看,爲了推動問界系列車系的成功,賽力斯前後爲車廠建設投入了 200 多億,幾乎是以 " 破釜沉舟 " 的方式,來推動現代化的智慧工廠落地。而華爲則主導性地參與了汽車的智能化軟件和外形設計等諸環節,但這是在賽力斯自身話語權不夠的情況下,主動明智讓渡權益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是否能在其他車企複制很難說。
比如,對于奇瑞、北汽等重量級車廠而言,本來旗下新能源車型衆多、車系完善,能否給予新品牌産品更多的支持有待驗證,因爲很多車廠對于合作産品,向來都是抱着 " 試試看 " 的态度,能行就猛推,不行反正手裏的牌太多,壓根不擔心,這可能會影響整個計劃的投入效果。
其次,就是車廠對于造車的話語權博弈,也存在變數。相比賽力斯這樣的地方車廠而言,奇瑞、北汽等車廠,具備一定的研發實力和核心資産,對于造車或許有更多屬于自己的特殊訴求,很可能會在實際運作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會像賽力斯那樣完全交給華爲來主導,這很可能造成彼此 " 相互妥協 " 的一個局面,最終達不到實際的産品水平和效果,甚至有可能雙方會因爲産品交付、研發等方向上的思路不同,而出現重大分歧。
根據相關資料來看,極狐有一款智選模式的汽車,因爲遲遲沒達到華爲要求的标準水平,導緻産品遲遲不能上市交付,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對其産品的預期,轉而尋求替代品,導緻車廠收入下滑,承受不小的營收壓力。因此,若單純以問界的成功,就預言華爲與其他車廠的合作必然成功,未免把問題想簡單了。
合資或是最優解
其實,不僅是華爲與奇瑞、北汽等的合作,包括華爲與其他車企的合作,都一直難逃一個 " 嫌疑 ",即 " 華爲到底造不造車 "。而要想洗脫 " 華爲不造車 " 的嫌疑,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徹底剝離華爲汽車 BU,另組一個新公司。
11 月 26 日,長安汽車發布的公告稱,雙方合作拟成立一家新公司,長安汽車作爲乙方,其與關聯方拟出資獲取新公司股權,不超過 40%,具體合作金額、比例再行商議。華爲車 BU 将進入新公司體系之中,基于市場化的原則運營,而除了長安之外,包括賽力斯等方面,也傳出了要入股其中的聲音,可見這個新持股公司,或将作爲一個産業平台,共同緻力于中國汽車的發展,而長安或将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從合作的本意來看,合資或許對于雙方而言,都是最佳出路。
一方面,通過脫離華爲體系,新成立的公司将能夠真正去中立地進行市場化運作,而不再受到華爲的影響。在本次雙方合作的公告中,華爲做出承諾:" 甲方(華爲)原則上不從事與目标公司業務範圍相競争的業務,乙方将全面推進與目标公司戰略協同。" 很明顯,這次股權的交割之後,華爲車 BU 與華爲的關系進一步淡化。而剝離車 BU 之後,華爲的光環會逐漸消除,而車企也可以更加放心地參與到汽車智能化的協作之中,借助新的合資平台,共同緻力于國産汽車的智能化進程。
另一方面,對于華爲而言,剝離車 BU 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首先,是減掉虧損。根據餘承東此前的表态,車 BU 是目前華爲内部唯一虧本的業務。" 華爲在上面一年投入十幾億美金 " 雖然十幾億美金這樣一個體量,對于華爲而言并不是太大問題,可是人們忽視了一個點,就是華爲内部對于汽車盈利的緊迫性。
因爲對于華爲而言,華爲目前的重點業務很多,包括鴻蒙生态、鲲鵬生态等諸多業務,汽車等業務隻是其若幹業務中的一個,華爲有更爲重要的一些業務需要加強投入,華爲或許并不希望長期在造車業務中 " 耗下去 ",這可能也是華爲一直謹慎 " 造車 " 的原因所在。
另外,華爲造車業務需要快速上量盈利,需要衆多車企的配合。在華爲合作的車企中,核心的大型車企目前還是不多,華爲通過讓渡股權的方式,将長安拉入股東行列,無疑将直接推動該業務的規模上量快速盈利,畢竟長安的産銷量、資金實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長安還可以爲之提供充裕的發展資金,華爲自然樂見其成。
值得注意的是,華爲與長安的新合資平台,将不包括目前華爲目前進展正好的智選車業務,這意味着華爲在造車上依然留有後手。不過從各方面來看,通過這一番操作之後,華爲與車企之間的關系将得到緩和,華爲的虧損問題也将得到部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合資自然也就成了華爲當下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