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火爆全網,僅僅兩個月圈粉 1 億用戶,其開發者 OpenAI 一時風光無兩。同時,ChatGPT 也點燃了 AI 狂潮,如今生成式 AI 已經成爲投資界、科技界炙手可熱的話題。
除了巨大的轟動外,生成式 AI 的市場潛力也開始顯現。根據花旗在最新報告中的測算,保守估計生成式 AI 未來發展規模空間至少達 100 億美元,算上對雲計算的加成和推動,市場增長潛力将進一步打開。
同時,花旗在報告中指出,生成式 AI 正在重新定義搜索,新一輪的搜索引擎革命正拉開序幕,這将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變革之一。
國外市場方面,最早入局者微軟優勢顯著,在搜索廣告層、基礎設施服務層、場景應用層等三大層面将迎來機會;國内市場上,百度多年來深耕 AI,開發出最大的 AI 開放平台、最大深度學習框架平台飛槳以及最大的 AI 開發者社區。
生成式 AI 爆火,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去年 11 月底,ChatGPT 橫空出世,迅速走紅成爲了一款爆火的軟件應用。ChatGPT 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語言,能夠與用戶進行高質量對話,甚至還能撰寫郵件、文案、代碼、論文和小說等,被認爲是人工智能新的轉折點。
得益于突破性的使用體驗,在過去短短兩個月時間裏,ChatGPT 月活躍用戶估計已達 1 億,成爲曆史上增速最快的消費應用。随着 ChatGPT 火出圈,OpenAI 的估值飙升,達到了 290 億美元,相比 2021 年翻倍。
關于 OpenAI 的商業模式,在公測之前,其主要通過爲第三方公司提供服務,賺取 API 訪問費。向大衆開放後,ChatGPT 推出 ChatGPT 付費版,訂閱費用每月 20 美元。
關于未來發展空間,用微軟的話說,人工智能正在嵌入技術堆棧(tech stack)的每一層。
花旗在報告指出,GAI(Generative AI,生成式 AI)未來發展規模空間至少達 100 億美元,算上對雲計算的加成和推動,市場增長規模可能更大。根據 IDC 的報告:
對話式 AI 市場預計将以 3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從 2021 的 33 億美元增長到 2026 年的 160 億美元;公有雲的複合年增速約 52%,本地解決方案的複合年增率爲 19%。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于 2022 年 7 月發布,ChatGPT 在 2022 年 11 月晚些時候發布,可能低估了未來的市場增長潛力。
進一步來看,花旗指出,随着 AI 在公有雲和 On-prem 解決方案(如 ChatGPT 完全在微軟 Azure 上運行)上的應用,雲市場的成熟度和可擴展性将顯著增強。對話式 AI 應用用戶的增長,将成爲微軟、谷歌、亞馬遜、阿裏巴巴、百度等主要雲運營商以及 SNOW 等雲數據倉庫的業績增長催化劑。
新一輪搜索引擎革命
1、搜索引擎革命:趨向對話式、更具個性化和大洗牌
在花旗看來,生成式 AI 正在重新定義搜索,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變革之一。
花旗在報告中指出,随着生成式 AI 融入到搜索引擎中:
搜索和搜索引擎結果頁面(SERP)正變得趨向對話式、更具個性化,在很多方面更像一個個人助理,改變人們搜索、出行、購物和研究學習的方式。
盡管在過去幾年中,搜索已經從最初的 "10 個藍色鏈接 "(十個自然結果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現)進化到更直觀的體驗,但 GAI 将令搜索體驗向前邁出裏程碑式的一步:
從向用戶提供相關鏈接到直接在 SERP 提供相關答案,按照微軟的測算,用戶找不到最相關的答案點擊返回上一步的問題,GAI 能夠解決其中的 40%,同時也可以改善用戶體驗,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
新一輪搜索引擎革命,誰将成爲最大的赢家?花旗認爲:
微軟将繼續保持先發優勢,集成了 ChatGPT 的新版 Bing 搜索相關性顯著提高,實現了二十年來相關性的最大躍升。
反觀谷歌,鑒于谷歌對 LaMDA、PaLM 和 MUM 的投資,以及對 Bard 的測試,其可能不會落後太多。但主要還是看谷歌将 Bard 整合到搜索中的所用的時間和 Bing 能否在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Bing 和 Edge 浏覽器的創新,将全球搜索廣告市場的競争激烈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見的水平。
據 Statcounter 統計,截至 1 月,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擁有 93% 的份額,Chrome 擁有約 65% 的份額。
盡管考慮到谷歌核心搜索廣告産品的效率和 ROI,任何重大份額轉移都需要一段時間,但 Bing 或 Edge 仍可能從谷歌占據主導地位的搜索市場中獲取更多份額。
2、GAI 的貨币化模型如何?潛在的監管影響如何?
GAI 的潛在貨币化模型是什麽樣的?花旗指出:
可能是類似如今搜索和贊助廣告。,如果 AI 的影響超過了某個垂直領域,比如旅遊、商業或服務,這可能會影響許多大型廣告主在 SEM(搜索引擎營銷)方面支出。
其他貨币化的可能性包括訂閱産品,如 ChatGPT Plus,以及微軟将 GAI 技術與 Azure API 及其應用程序集成。
随着生成式 AI 大火,其負面影響也顯現出來,比如從他網站分流以及監管問題。
随着 GAI 直接在 SERP 中提供更相關的結果,其他原始網站可能會失去大量的搜索流量。分屏顯示可能有助于抵消對流量的影響,谷歌表示将繼續優先考慮其合作夥伴,任何對 SERP 的更改都将緻力于帶來最小影響。
對于對話式 AI 的潛在監管影響,花旗認爲這可能會觸發歐盟《數字市場法》的守門人問題。
微軟谷歌 AI 之争
在新一輪搜索引擎革命中,微軟谷歌再度拉開大戰。
首先來看谷歌,上周谷歌首次推出首個 AI 聊天機器人 Bard,目前其功能有限,在首秀中翻車令谷歌股價大跌。Bard 使用輕量級 LaMDA 模型,該模型基于 Transformer 架構,訓練參數高達 1370 億個。
此外,谷歌還推出轉換器語言模型—— PaLM,該模型基于 Pathways 架構、擁有 5400 億參數,是 Google 迄今爲止研發的最大規模的模型;旗下的 DeepMind 還推出了 AI 聊天機器人 Sparrow,該機器人強調準确、無害的信息檢索。
谷歌曾在去年四季度指出,像 MUM ( Multitask Unified Model,多任務統一模型 ) 等 AI 模型結合競價預測,可以爲廣告合作夥伴增加 35% 以上的轉化率。
對谷歌來說,現在的重要是利用 AI 基礎設施發展搜索。花旗預測,谷歌将在今年推出約 20 款新的基于 AI 的聊天産品,預計在 5 月的 Google I/O 上發布:
谷歌在 AI 方面的投資,将使搜索變得更加智能,谷歌大多數搜索垂直領域和産品上用戶體驗将更強大,預計在 5 月份的 Google I/O 上會宣布對 Bard 進行重大叠代。
關于谷歌未來 AI 發展路線圖,一是發展搜索和創建開發者生态系統,主要是将對話式 AI 嵌入到核心搜索引擎中,其次是谷歌開放生成式語言 API(Generative Language API),供第三方開發人員和企業使用,并随着時間的推移創建一套覆蓋範圍更廣的工具和應用程序。
其次來看微軟,在這場大戰中微軟占到上風,率先發布集成了 ChatGPT 的新版 Bing 搜索引擎,以此實現了二十年來相關性的最大躍升。有了這個 AI 模型,即使是基本的搜索查詢也更加準确和相關。
花旗預計,微軟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微軟首席執行官 Nadella 的最近說法,鑒于人工智能服務成本較高,微軟可能犧牲利潤以在搜索領域進行競争。随着時間的推移,微軟将逐步提高毛利率。
用戶體驗方面,微軟正在重構用戶與搜索、浏覽器和聊天的交互方式,将它們整合到一個統一的體驗中。
關于最關鍵的問題,微軟能否憑借 Bing 挑戰谷歌,獲得更多搜索市場份額?花旗認爲:
雖然還處于早期階段,消費者改變習慣需要時間,但如果谷歌不加速推出和整合 Bard。随着微軟更積極地發揮其先發優勢,我們可能會看到搜索市場份額變化。
但要明确的是,任何重大的份額變化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如果谷歌的搜索份額從 93% 下降到 90%,這可能相當于減少 60 億美元的搜索收入(據微軟估計,在搜索領域的市場份額每增加 1 個百分點,其年度廣告收入就會增加 20 億美元)。
那麽,後發者能否快速追趕?花旗認爲,谷歌、百度和阿裏巴巴等都在緻力于 GAI 和大模型的發展,未來 6-12 個月内,形勢格局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
随着競争的加劇,後續重點是服務之間的差異,關鍵是 AI 模型如何集成到搜索上。從技術角度來看,無論是專用 UI、搜索集成,還是專有數據集和産品生态系統,消費者的集成形式都至關重要。
微軟先發優勢顯著
在本篇報告中,花旗分别在國内、國外市場選取了代表性公司對 GAI 給其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
國外市場方面,花旗選取了先發者微軟,從 Bing 搜索廣告層,Azure 基礎設施服務層,場景應用層等三個層面進行剖析。
1、廣告層
花旗認爲:
2023 年對微軟來說是關鍵的一年,Bing 搜索引擎 +Edge 浏覽器将吸引大量用戶,并蠶食增量搜索廣告市場份額。ChatGPT 勢頭有助于 Bing 的 MAU 和浏覽時間在短期内實現增長(廣告商評估增加平台的兩個關鍵指标)。
然而,微軟能否留存其用戶群,并在最初推出之後繼續對 Bing 進行叠代更新,這将對其創造增量收入至關重要。花旗指出:
微軟不太可能在 2023 财年實現實質性的收入增長,但如果随着 Bing 用戶持續增加,更多廣告客戶的投放轉移到該平台,微軟在 2024 财年搜索廣告市場份額将增長 0.3%-0.5%(約 8 億美元至 14 億美元)。如果微軟成功地通過 ChatGPT 爲 Bing 帶來更多流量,可能比預期更大程度地改變搜索廣告和顯示廣告牌市場。
目前,微軟正通過應用程序下載和默認浏覽器設置更改來提高粘性。花旗認爲,微軟曾在 2010 年推出的獎勵計劃,是一種與衆不同的策略,可能在留存用戶上發揮關鍵作用。
2、基礎設施服務層
多年來,微軟對 OpenAI 的投資上百億美元,ChatGpt 以及其他 AI 産品都是在微軟 Azure 雲計算基礎設施上進行訓練。如果未來 ChatGpt 完全在 Azure 上運行,這對微軟雲計算業務是極大的推動。
花旗指出,ChatGpt 目前可以給 Azure OpenAI 帶來 6 億美元的年收入增長,未來可能增長至 36 億美元:
僅 OpenAI 的 ChatGPT 和基礎 Codex 模型就可以增加 6 億美元的收入,約占預測的 2024 财年 Azure 收入的 1%,未來的基本情況是每年約 14 億美元。
據花旗介紹,Azure OpenAI 服務允許用戶通過 Azure 平台訪問 Open AI 的 API,且允許開發者訪問 GPT-3 模型以及微軟 Azure 内置的其他企業級功能。客戶隻需要微調,就可以訓練得到特定所需的 AI 模型。例如,C3.ai 整合了 OpenAI/Google/ 其他公司的最新 AI 功能。
此外,微軟還可以在使用 AI 模型爲 Power BI、Power Apps 和 GitHub CoPilot 等内部産品賦能。
以下是花旗圍繞 ChatGPT 進行的分析,基本情況是:1)估計查詢的平均字段長度并将其轉換爲代币;2)預估每年可以運行多少個查詢;3)利用每個代币的定價來确定查詢總值。假設詳述如下:
以 SimilarWeb 當前 MAU 數據爲例,基本假設是 1 億 MAU,用戶平均每天 5 個問題。
假設人工智能用一小段來回答查詢,假設每個查詢生成大約 100 個單詞的文本。OpenAI 提供代币轉換的詳細信息,100 個單詞相當于 133 個代币。假設 ChatGPT 使用 OpenAI 的 Davinci 模型,那麽每年可以獲得 5.6 億美元的機會。
3、場景應用層
除了搜索和雲基礎設施的機會,微軟還通過 ChatGPT+ 支持的集成實現應用程序重新打包和追加銷售。
本月早些時候 Teams Premium 的推出就體現了這一點,高級版通過添加 AI 個性化、會議摘要、增強的會議安全性、虛拟約會、網絡研讨會來擴展功能。Teams Premium 的定價是每位用戶每月 7 美元,從 7 月開始将增至每月 10 美元。
花旗分析指出,僅需約 5% 的轉化率并假設折扣,就可能會增加平均 10 億美元的年收入(或者是預測的 2024 财年辦公室商業業務收入的 2.3%)。
假設免費增值模式可轉換用戶基礎是 1-10%,變量敏感性分析得出平均 10 億美元的溢價增量,其中假設如果其向現有客戶提供折扣。
這種重新打包可能會降低 Zoom 會議的定價,并使其成爲其 UCaaS(統一通信即服務)領域的有力競争對手。
另一個增長途徑可能是 Microsoft Designer,其集成 OpenAI 的 DALL-E 2 技術,允許用戶獲得圖像模闆。
百度迎來超級風口
國内方面,經過多年的深耕,百度在 AI 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語音識别、計算機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花旗認爲,憑借在未來 AI 技術上的探索,百度開發出中國最大的 AI 開放平台、最大深度學習框架平台飛槳以及最大的 AI 開發者社區。
1、百度飛槳
2016 年,百度發布了開源深度學習平台飛槳,該平台以PArallel 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命名,旨在讓開發者專注于建模的高層結構,而無需擔心底層技術細節。目前,飛槳平台已被百度用來增強其搜索産品,包括搜索排名、機器翻譯和廣告。
2021 年 4 月 1 日,百度發布了飛槳 2.0,新功能包括動态圖、升級版 API 系統、大模型訓練和異構參數服務器技術。通過混合并行模式,飛槳 2.0 能夠開發人員相互組合使用數據并行、模型并行、流水線并行等三種并行模式,而異構參數服務器技術可以支持基于 CPU、GPU、XPU 等不同類型硬件的參數服務器架構單獨訓練。
據百度 CTO 王海峰介紹,截至 2022 年 11 月,飛槳平台已凝聚 535 萬開發者,服務 20 萬企事業單位,基于飛槳創建了 67 萬個模型,生态系統支持開發者、學術機構、企業、政府管理部門和硬件 OEM 等。
2、文心大模型
此前文章指出,百度 " 類 ChatGPT 應用 " 文心一言(ERNIE Bot)将在今年三月份完成内測,面向公衆開放。消息發布後,百度股價飙升超過 15%。
2019 年 3 月,百度推出了自然語言處理(NLP)深度學習模型 ERNIE。Ernie 是一個預訓練框架,它使用順序多任務學習,通過預訓練任務逐步構建和學習。百度 Research 于 2019 年宣布,ERNIE 在 GLUE 上的表現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是全球第一個宏觀平均分超過 90 分的模型。
2021 年 7 月,百度推出 Ernie 3.0,這是該公司用于預訓練大規模知識增強模型的統一框架。該模型在由純文本和大規模知識圖組成的 4TB 語料庫上,使用 100 億個參數進行訓練。
随後于 2021 年 12 月,百度推出 Ernie 3.0Titan,該預訓練語言模型具有 2600 億個參數,在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百度認爲 Ernie 3.0 Titan 是全球首個知識增強的千億參數模型。
李彥宏在最新的一封内部信指出,計劃将多項主流業務與文心一言整合,如搜索、新聞訂閱、智能音箱等。除了提供更好的搜索和答案,百度還會提供全新的交互和聊天體驗,以及獨特的生成内容,極大地豐富内容生态和供給,吸引更多用戶。
3、百度 AI 雲及四大商業模式
同時,文心一言也将集成到百度智能雲,通過百度智能雲對外能源、金融、電信、媒體和教育等行業提供服務。
花旗指出:
通過整合 AI,百度的智能雲産品可以輕松處理大數據,并優化決策和規劃。這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節省開支。AI 雲還可以應用于更多行業場景,如銀行和交通。
百度智能雲的商業模式是提供雲服務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服務,花旗總結了四個層次:
1、行業應用:百度将專注于交通、制造、能源、公用事業、公共服務金融服務領域的垂直解決方案,通過整合支持垂直智能應用的通用能力,提高可複制性和成本效率。例如,百度 ACE 智能交通已被 41 個城市采用。
2、 通用人工智能産品:百度在制造業、金融服務、能源和電力、互聯網和媒體、交通、電信和公共服務領域提供通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主要産品包括:1)個人雲端,覆蓋 7 億用戶,付費比例不斷提高;2) 自動化客戶服務,收入增長 94%;3) 數字人,收入增長 180%。
3、AI 雲:提供 AI IaaS 和 AI PaaS 産品的組合。對于 AI IaaS,百度涵蓋了百度白鴿的 AI 計算平台、自主開發的 XPU 架構、7nm 昆侖 II 的量産以及基于昆侖 AI 芯片的第三代芯片的開發;對于 AI PaaS,百度提供了 AI 知識平台,以提供标準化的工作流程、低門檻的大型 AI 模型。結合 AI IaaS 和 AI PaaS 的能力,百度擁有面向生物研究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如 AI 數據中心、智能制造和雲計算。
4、通用雲計算:主要提供 IaaS 服務,幫助企業每年節省 10 億元人民币的成本,研發效率提高 20%,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堅實基礎将有助于業務進一步發展。
由此看出,正如百度介紹,目前百度是全球爲數不多、進行全棧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從高端芯片昆侖芯,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各個層面都有領先業界的關鍵自研技術。
除了百度外,國内各大科技巨頭都在湧入這場 "AI 軍備競賽 ",阿裏巴巴正在研發類 ChatGPT 對話機器人,目前處于内測階段;京東也打算将 ChatGPT 的方法和技術點融入到産品服務中;網易有道計劃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整合到其教育服務中;騰訊、華爲等科技公司也可能抓緊發展 AI 技術。
花旗認爲,大多數中國科技公司(百度除外)的類 ChatGPT 産品可能更專注于增強内部産品或服務,而不是将其作爲獨立産品發布。盡管如此,随着公司 AI 技術進步,肯定有助于加強其自身業務,從而提高了貨币化能力和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