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0 月 25 日淩晨,高通 2023 骁龍峰會在夏威夷毛伊島正式拉開帷幕,骁龍 8 Gen3 移動平台也正式亮相。随之而來的就是小米、OPPO、iQOO 等廠商宣布,即将發布的新款旗艦機型将會搭載這一全新旗艦 SoC。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以性能、遊戲遊戲體驗爲核心賣點的 iQOO 12 系列機型,似乎還不止有骁龍 8 Gen3 移動平台加持。來自海外科技媒體 gsmarena 的消息顯示,爲了增強遊戲性能,iQOO 12 系列或将配備具有硬件加速和光線追蹤功能的專用顯示芯片,可在手機遊戲中實現 " 超逼真的照明、反射和陰影 ",從而在沉浸感上帶來巨大的飛躍。
其實在移動端加入光線追蹤技術,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 2019 年 11 月的軟件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上,華爲和網易就曾宣布在手機遊戲上實現了光線追蹤渲染。到了 2021 年年末,三星基于 AMD RDNA2 GPU 相關技術打造的 Exynso 2200 就帶來了光線追蹤功能,到了 2022 年冬天,高通骁龍 8 Gen2 和聯發科天玑 9200 也都加入了支持硬件級光線追蹤技術的行列。
那麽問題就來了,爲什麽一個已經在手機圈行業出現了數年的概念,直到今天還能成爲手機廠商宣傳新品的賣點呢?當年小米 MIX 所帶來的全面屏概念,就隻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就成爲了智能手機産品的标配,如今更是幾乎沒有哪個廠商會在新品宣傳中特意強調這一點。所以一個概念或者新功能可以拿出作爲賣點,一定是因爲稀缺性,廠商們強調的也是 " 人無我有 "。
因此問題的核心,就是爲什麽光線追蹤技術在移動端會稀缺,難道是軟硬件技術不支持嗎?當然不是。光線追蹤(Ray-tracing)其實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技術,它利用光的可逆性質來反向計算,将一個場景的渲染任務拆分成從觀察者、也就是玩家視角出發的若幹條光線對場景的影響,最直接的變化就是玩家會看到光線以及其所産生的效果随着視角的移動而發生改變。
簡單來說,在圖形領域,傳統的光栅技術就好像是素描時手動描繪的光影,這個光影效果到底好不好得看繪畫技術,而光線追蹤就相當于直接在現實中拿着光源給參照物打光。由于光線追蹤就是增加幾倍的光線反射次數,從而達到讓畫面更真實、明亮的效果,但其同樣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光線是有反射、折射、吸收等不同的屬性,這些光線和場景的交互是否正确,會帶來龐大的計算量。
如今随着硬件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端 SoC 的性能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以宣稱 " 業界首個支持移動端硬件光線追蹤 " 的聯發科天玑 9200 爲例,這款 SoC 的 GPU 是 Immortalis-G715,也就是 Mali-G715 的光追版本,按照峰值 900MHz 的頻率來計算,其 FP32 浮點算力達到了 2.534TFLOPS,而高通剛剛發布的骁龍 8 Gen3,浮點算力甚至已經來到 4.6TFLOPS。
作爲對比,英偉達開啓光追時代的 RTX 20 系列入門款 RTX 2060,就有着 6.5TFLOPS 的最大 FP32 浮點計算能力。因此純粹從算力層面來看,移動端光線追蹤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硬件基礎。但其至今尚未普及的原因,出在了手機遊戲廠商對于光線追蹤的熱情遠不如 PC 遊戲廠商,目前除了網易之外,上至海内外一線大廠、下至中小團隊,業界對于移動端光追的态度幾乎都是 " 無視 "。
目前以 " 手遊 + 光追 " 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呈現出的結果基本都是圍繞網易旗下的《逆水寒》手遊展開。無論是在去年的骁龍技術峰會上,高通和網易宣布攜手在《逆水寒》手遊實現了基于骁龍 8 Gen2 的光追畫面,還是今年蘋果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逆水寒》手遊在 A17 Pro 芯片的加持下,成爲了全球首款在 iPhone 上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甚至于移動端光追概念,最初也是在網易遊戲的《遇見逆水寒》上首次出現。
手遊開發者之所以現階段對光追興趣不大,關鍵原因就是在手遊上應用光追的性價比太低。
毫無疑問,光線追蹤的賣點是讓遊戲畫面更真實,而這種真實感是由諸如水面的倒影、物體表面的光線反射等細節堆砌而成,但人眼的動态捕捉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反映到遊戲中,也就是玩家的視線基本都集中在自己控制的人物、敵方角色,以及地圖、血量等部分内容上,再加上手機屏幕本身尺寸的限制,光追帶來的細節提升在動态遊戲處理信息過程中往往很容易被玩家忽略掉。
因此擺在開發者面前的是這樣一道選擇題,是否要去用更複雜的渲染管線和更高的性能開支,來換取玩家感知不強的畫面真實性。而相比于更精美的立繪、更有趣的玩法、更華麗的演出,乃至更完善的劇情,光線追蹤之于手遊如今似乎更像是一道 " 甜點 "。事實上,幾乎從來就沒有一款手遊是僅憑當時頂級的畫面取勝,哪怕《原神》都是以移動端的開放世界來作爲核心競争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光線追蹤技術所代表的産品設計哲學與當下手遊行業普遍推崇的高 DAU、低 ARPU、長線運營思路可謂是南轅北轍。再加上,如今手遊行業跑出來的爆款是《蛋仔派對》這類 "Party Game",往往會以輕度休閑爲主,并且更強調社交傳播。
簡而言之,光線追蹤技術應用在移動端如今其實已不太存在障礙,但是開發者還缺乏在遊戲上應用光追的動力,所以也就造成了上遊廠商雖然一直在鼓吹光追,遊戲界卻不接茬的狀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