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和規模,根本無法國産。」
說出這句話的是保時捷中國 CEO Michael Kirsch。他認爲,保時捷目前會更注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除非未來單一車型在中國年銷量超過 10 萬輛,才會有國産的打算。
國産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消費者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與進口車品質幾乎一緻的産品,但你别說 Michael Kirsch 似乎不打算「給家人們送福利」,保時捷的的名氣很大,但體量與 BBA 确實還不是一個級别。
官方數據顯示,保時捷在今年前三季度隻交付了 6.07 萬輛,旗下最暢銷的車型是保時捷 Macan 和保時捷 Cayenne 兩款 SUV,在前三季度分别售出 6.84 萬輛和 6.45 萬輛。
保時捷 911、Panamera、718 和 Taycan,名氣都不小,但在前三季度的累計銷量距離四萬輛都仍有不少距離。
要知道,從 2015 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一直是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直到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成唯一下滑的單一市場,北美市場順勢超越,但這也不影響中國市場對保時捷的重要性。
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可能很難在近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内,買到一款國産版保時捷新車。而且,如果按照保時捷的「單一車型年銷量超過 10 萬輛」的标準,可以說沒有任何單一市場符合要求。
更何況,保時捷在近期被曝出尋找與國産品牌電動化平台合作的機會,但慘遭拒絕。
好嘛,就連國産保時捷電動車這條路都封住了 ……
平心而論,保時捷在國内市場能夠實現 BBA 級别的銷量,在現階段确實很難,光是買車這一步,就已經「勸退」了不少用戶。
需要加價才能體驗豪華品牌的某些高級配置,早就不是一個秘密,但在保時捷上,幾乎隻要是非标準配置,都需要加價選裝。以最暢銷的保時捷 Macan 爲例,看看我們最後在選裝上會額外花多少錢。
首先,我們選擇裸車價最低的 Macan(57.80 萬元),車身顔色選擇不用加價的白色,但是标準版的 19 英寸車輪,小通看着确實有些廉價的感覺,最後選擇了 4.26 萬元的 20 英寸車輪,南方車主不用考慮冬季車輪和輪胎套件,可以直接跳過。
帶保時捷動态照明系統升級版的 LED 主大燈需要 5600 元,車身周邊的飾條、飾件、車标等等,其實可以都不用加,隻要有保時捷車标在就行。不是小通不想選價值 5700 元的黑色「PORSCHE」車标,而是去除車型标記,直接上某寶買更具性價比。
但是沒有天窗和行李架的車頂,實在太秃,小通選上價值 4300 元的黑色(高光)塗漆車頂行李軌,雙排氣管的視覺效果更運動,這 29700 元花得值。
至此,車外配置已經花費了 76600 元。
再看内飾,車内同樣選擇不用加價的标準黑色,爲了提高格調,小通選擇了價值 5700 元的拉絲鋁合金内飾組件、價值 5400 元的瑪瑙灰安全帶、價值 16200 元的碳纖維内飾,以及價值 44500 元的黑色 / 波爾多紅擴展真皮組件。
值得一說的是,選上擴展真皮組件後,必須要配備 1.19 萬元的帶舒适性記憶功能組件的前排舒适性座椅(14 向電動調節),或者價值 1.57 萬元的前排自适應運動型座椅。結合性價比的角度,小通果斷選擇了前者。
1.12 萬元的座椅通風功能,小通強烈推薦南方車主選上。爲了提高乘坐舒适性,選擇了價值 6700 元的加熱式多功能 GT 運動型方向盤、價值 2400 元的電動轉向柱、價值 3200 元的後側車窗機械遮陽簾卷,以及價值 14600 元的 BOSE 環繞聲音響系統等等。
除此之外,輔助系統和空氣懸架也是需要加價的,小通直接将這部分的配置拉滿,總共花費 36600 元。
至此,裸車價爲 578000 元的保時捷 Macan,還需要額外花費 211200 元的選裝費用才能買到。
将近 80 萬元的價格,用戶都直接考慮寶馬 X3 頂配了,而且 20 多萬的選配費用,都可以買到一輛入門級豪車了 ……
聰明的你可能會問,「我直接以裸車價提車行不行?」
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在配置上确實要比同級别的 BBA 車型差不少,用車體驗直線下降,即便你并不在意這點,按照某博主的說法,「直接不賣」!
所以,選擇保時捷的絕大部分用戶,對品牌的認可度足夠高,他們認爲多花幾十萬選配也是值得的。
很顯然,這部分用戶在中國市場并不會多,要想單一車型的年銷量破 10 萬輛幾乎不太可能,即便國産化後再便宜十萬元左右,相比同級别的 BBA 也沒有太多的性價比優勢。
像小通這類沒有本金,但又喜歡保時捷産品的消費者,更傾向于入手保時捷二手車,而這部分的銷量數據,并不會算在官方銷量數據中。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3 年 10 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豪華車在 10 月份的保值率有所上漲,其中保時捷 10 月份的三年車齡保值率高達 82.5%,穩居豪華品牌陣營第一位,旗下 Macan 的三年保值率高達 75.96%。
要知道,保值率的計算方法是二手車交易價格 ÷ 新車指導價,換而言之保時捷 Macan 入門版三年後的二手車交易價爲 44 萬元左右,甚至你還可能買到一輛加價 20 萬元選配費用的保時捷 Macan。
不是新車買不起,而是二手車更有性價比。
當然,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增速太慢,主要還是因爲國内豪華車市場的競争過于激烈,尤其是以蔚來、理想爲主的新勢力品牌,搶走了傳統豪華車市場不少客戶。
不難發現,能夠選擇保時捷新車的用戶,完全買得起絕大部分國産新能源汽車的頂配。但相比之下,40-50 萬元的國産新能源車,不僅用料和智能配置足夠好,而且性價比更高,養車成本還低。
如果沒有「保時捷」這一品牌的影響力,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更滿足代步和家庭需求的國産新能源車。
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麽保時捷的銷量開始下滑,而且隻在中國市場出現下滑。
品牌調性如此,就像 Michael Kirsch 所說的,保時捷目前會更注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你可以說保時捷高傲、不懂變通,但相比銷量,保時捷更需要注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