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韓逸飛
編 輯丨駱一帆
9 月 7 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成功收購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普天新能源)100% 的股權。
資料顯示,普天新能源是中國最早開展充電業務的央屬企業,在車輛技術、動力電池、充電設備、碳交易及增值服務等領域均有布局,可提供城市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與運營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中國充電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普天新能源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已超 2 萬台。
據悉,本次收購是中國石油在充電領域的重要布局,有利于中國石油加油站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網絡、打造 " 充電 +" 産業生态,助力銷售公司向 " 油氣氫電非 " 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發展。
中國石油相關人員表示,未來 3 年将抓住新能源産業發展的窗口期,完成充電樁業務在全國的戰略性布局,力争進入充換電頭部企業行列,完善加油站 " 人 · 車 · 生活 " 生态圈。
在同一天,中國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發布了《油氣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報告》。報告認爲,國際主要油氣企業加速向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CCUS 是化石能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兜底保障技術,綠氨等新興燃料和高端化工原料發展前景廣闊,電子燃料将改寫燃油車未來禁售的曆史。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曾公開表示,油氣作爲化石能源涉及能源供應安全的核心問題,必須統籌供應安全與綠色發展,通盤謀劃,協同推進低碳轉型與能源安全保障。
中國石油相關人員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石油發展新能源不是起步,而是起跑;不是跨步,而是跨越。
事實上,早在 2021 年 4 月,中國石油便在内部體系優化調整部署動員視頻會上正式提出,集團将構建四大業務闆塊(子集團):油氣和新能源、煉化銷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務、資本和金融。這是中國石油首次将油氣與新能源并舉,作爲四大業務闆塊之首,并對經營範圍也進行了調整,新增了熱、電、氫、碳減排、低碳技術等新能源業務的經營範圍。
自此,中國石油不斷加快布局新能源業務。根據媒體梳理,2021 年至今,中石油不僅成立了深圳新能源研究院,還在北京建成投運了首座油氣氫電非綜合服務示範站。此外,2022 年 8 月,中國石油根據新能源戰略規劃,将其 " 勘探與生産分公司 " 更名爲 " 油氣和新能源分公司 "。2022 年上半年,該公司新獲風光發電指标 5360 兆瓦,新增地熱供暖面積 1120 萬平方米,投産首座水面光伏電站。
按照新能源規劃,中國石油還将在 2025 年前大力部署氫能産業鏈、化石能源清潔轉化及 CCS/CCUS,探索以更低成本實現化石能源的清潔開發利用。爲此,其定下了 " 到 2025 年新能源開發利用總量達到 2350 萬噸标煤,産能占比達到 7%" 的發展目标。不僅如此,中國石油還确定了 2025 年實現 " 碳達峰 ",2050 年實現 " 近零 " 排放,要求新能源年産能達到 2 億噸油當量,再造一個 " 綠色中國石油 "。
油氣時代,上中下遊一體化是石油巨頭們在百餘年優勝劣汰法則下堅持的基本方針。但在新能源時代," 一體化 " 的内涵已經拓展爲 " 油氣熱電氫 " 融合發展。這對于以中國石油爲代表的傳統能源企業而言,正在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