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自動駕駛技術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應用之一,需要大量的數據來訓練和優化。而這些數據的來源,就是自動駕駛數據标注公司。據雪豹财經社報道,這些公司在三四線城市雇傭數千名員工,爲甲方提供一張張帶有數據框的圖片。這些圖片通過系統傳輸給甲方後,被用來訓練自動駕駛技術,讓它更像一個自然人司機。
但這些爲自動駕駛行業提供 " 水源 " 的公司和員工,并沒有享受到行業發展的紅利。相反,他們面臨着低收入、高壓力、無發展的困境。據麥肯錫預測,到 2030 年,國内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将達到約 2300 億美元,到 2040 年将達到約 3600 億美元。而據一位從業者觀察,這個行業打工人的薪資區間普遍在 3000~6000 元," 剛入職能拿到 3000,工作熟練了能拿到 4000,如果做到管理崗或質檢,能拿到 6000"。
自動駕駛數據标注是一項低門檻、重複性勞動。員工需要用鼠标在圖片上畫框,并标注汽車的種類(SUV、轎車還是卡車),每完成一次,收入大約 2 毛錢。被标注的圖片有 2D 和 3D 之分,2D 的像普通的照片,3D 的則是 " 空間點雲數據 "。一位自動駕駛數據标注公司管理層稱,随着激光雷達的普及,從 2021 年起,3D 圖片變得越來越多。
這項工作雖然簡單,但卻很辛苦。在自動駕駛數據标注員的工作中,加班、熬夜甚至通宵是家常便飯。一位自動駕駛數據标注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不招 26 歲以上的員工。
IT 之家注意到,自動駕駛數據标注供應商也面臨着價格競争和成本壓力。據悉,在 2016 年 ~2018 年,這個行業的單價相當高,做得好的公司一年能賺九位數。但随着更多團隊湧入,甲方的選擇越來越多,行業價格變得日益透明,價比三家、互相壓價是常見的事。現在拉一個框的單價比 2016 年下降了 40%~50%,而且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甲方越來越強調降本增效,想用更少的錢拉更多的框。"
爲了降低成本,有從業者也嘗試過用智能工具來提高數據标注的效率和質量,但這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研發。在 AI 完全替代人工落地之前," 現在還是找工資更低的員工降本效果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