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道 (文 / 陳興華)随着 AI 大模型成爲新型智算基礎設施,行業巨頭在 AI 芯片賽道上打得愈發火熱。近日,除了微軟首次推出兩款自研芯片,英偉達也發布了堪稱 " 地表最強 "AI 芯片 H200,性能相較前代 H100 提升 60% 到 90%。時間往前推移,英特爾在其 On 技術創新大會上首次公開了三代 AI 芯片路線圖,計劃明年将推出算力提升達兩倍的 Gaudi 3。而 AMD 此前則重磅發布了其最新 AI 芯片 GPU MI300X,更大的 HBM 内存和帶寬直接叫闆英偉達的 H100。
一定程度上,英偉達對 H200 的升級幅度可謂 " 擠牙膏 ",即不卷頻率卷内存和帶寬。盡管其日前聲稱将從每兩年發布一次新架構轉向每一年發布一次,但 H200 依舊采用了 Hopper 架構,因此浮點運算速率基本與 H100 相同。但在内存容量和帶寬方面,H200 以每秒 4.8 TB 的速度提供 141GB 的 HBM3e 内存,與 H100 相比容量提升 76%、帶寬提升了 43%。基于此,H200 在 Llama 2(700 億參數的 LLM)上的推理速度比 H100 快了一倍。
不過,英偉達 H200 的更新叠代也稱得上 " 刀法精準 ",因爲 AMD 此前發布對标 H100 的 AI 芯片 MI300X 最大亮點就是内存和内存帶寬,即擁有 192GB 的 HBM3 内存,是 H100 的 2.4 倍;内存帶寬爲 5.2TB/s,是 H100 的 1.6 倍,理論上可以運行更大的 AI 模型,以及實現更快的數據傳輸。雖然 MI300X 在内存和帶寬參數上仍高于 H200、H100,但也遭遇生産成本和銷售等質疑,尚不足以挑戰 H100 當前在大模型訓練芯片領域的霸主地位。然而,在 H100 産能緊張以及業界尋求 " 二供 " 背景下,MI300X 仍有一定的抗衡戰力。
在 AI 芯片上逐漸被英偉達、AMD 甩開差距後,英特爾近年來在相關戰略布局愈發 " 激進 ",頗顯示出 " 三分天下必有其一 " 之志。9 月,英特爾在其 On 技術創新大會上首次亮出三代 AI 芯片路線圖,宣布采用 5nm 制程的 AI 芯片 Gaudi 3 将于明年推出,算力将會是前一代 Gaudi 2 的兩倍,網絡帶寬、HBM 容量則會是 Gaudi 2 的 1.5 倍。而其下一代 Max 系列 GPU 芯片 Falcon Shores,HBM3 規格将達到 288GB,支持 8bit 浮點運算。
毫無疑問,在巨頭争搶 AI 芯片形勢下,中國将成爲最關鍵的市場之一。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 AI 芯片市場規模達到 850.2 億元,同比增長 99.2%,預計 2025 年市場規模将翻倍增長至 1780 億元。單從體量上看,任何芯片企業都不想錯過如此龐大的增量市場,但這卻遭遇了國際地緣的強制 " 割裂 "。根據美國最新的芯片出口管制條款,隻要芯片總算力大于或等于 4800TOPS,或芯片總算力低于 4800 TOPS 但性能密度達到一定阈值都将受到管制。
對此,英偉達曾稱,新一輪出口管制涉及的産品包括但不限于:A100、A800、H100、H800、L40、L40S 以及 RTX 4090,而最新發布的 H200 如果沒有獲得出口許可證同樣将無法在中國市場銷售。但英偉達并沒有打算放棄中國 AI 芯片市場,計劃再推出三款針對中國市場的 " 特供 "AI 芯片,即 HGX H20、L20 PCle、L2 PCle,其中 HGX H20 就是 " 縮水版 " 的 H100。據悉,H20 計算密度被大幅削弱以符合出口新規,比 H100 芯片下降 80% 左右,但内存帶寬等方面保持較高水準,因而在業内仍然是一個具備競争力的選項。
顯而易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特供版産品,已然成爲芯片巨頭在地緣政治和商業利益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舉措。除了英偉達,英特爾也曾于 7 月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定制版 AI 處理器 Gaudi2,具備 96GB HBM2E 内存容量和 2.1TB/ 秒的總内存帶寬等,可用于加速 AI 訓練及推理。而在美國更新芯片出口管制條款後,據稱英特爾也在計劃推出 Gaudi 2 改良版。此外,AMD 也曾表示将調整其相關 AI 芯片的參數規格,以在合規情況下向中國市場出貨。
從多重角度來看,英偉達、AMD 和英特爾都絕不甘心缺席中國 AI 芯片市場。首先,數據顯示,這三家芯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落在達 20%-30% 的區間,而迅速發展的中國 AI 芯片市場将成爲其未來增長的關鍵動能之一。其次,地緣政治催生的相關割裂反而爲中國 AI 芯片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将倒逼國産替代加速落地。另外,更深層的原因在于 " 政産學研 " 各界的重視和大力推動下,中國勢必将成爲舉足輕重的 AI 技術産業革新陣地,依托國内市場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對國際 AI 芯片現有格局發起有力沖擊。
可見對于英偉達、AMD 和英特爾等美國芯片企業長遠發展而言,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正愈發顯得至關重要,否則将在曆史潮流中逐漸江河日下。一定程度上,其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 " 特供版 "、" 定制版 " 已成爲特殊的時代符号,顯示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正被壓制在極爲逼仄的空間。正所謂 " 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 ",中美兩國作爲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引領者,完全有責任、有義務打破相關壁壘,攜手推動全球 AI 技術進步和産業發展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