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部港産賀歲片有點猛啊 …
中國香港本土票房破億,打敗周星馳、古天樂、劉青雲,拿下香港開埠以來華語電影票房冠軍。
10 天前開始在内地點映,好評如潮,豆瓣開分高達 8.0。
有人說:這是 " 票房毒藥 " 黃子華翻身之作。
烏鴉想說,這部電影的看點,不隻是黃子華:
《毒舌律師》
中國香港。
國際名模曾潔兒,因涉嫌虐待 7 歲的女兒,被法院起訴。
曾潔兒是一名單親媽媽,當天晚上,她把女兒哄睡着後,獨自在花園裏喝酒,喝醉就睡着了,半夜醒來回到房裏,就看到女兒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據法醫鑒定,孩子是被人用力推倒,後腦勺撞到桌角,才導緻了悲劇。
家裏當時沒有其他人,母親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爲曾潔兒辯護的,是資深律師林涼水。
在這行摸爬滾打了三十年,這種小案件,林涼水根本沒放在眼裏,他安慰曾潔兒:很容易打赢,就算輸了,也判不了多久 …
林涼水不會想到,就是這麽一個不起眼的案件,會讓他陰溝裏翻船,把他拖入萬丈深淵,令他生不如死,并因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
沒過多久,案件就向着林涼水無法預測的方向發展:
女孩突然病情加重去世,控告罪名從虐待兒童升級爲誤殺。
孩子的爸爸浮出水面,原來,他背後是香港的名門望族鍾家,政商界通吃,權貴中的權貴。
林涼水心裏有個小算盤,打赢官司,能趁機搭上權貴,從此飛黃騰達 …
然而他沒想到,這個權貴,在庭上突然推翻口供 …
香港電影市場現象級電影《毒舌律師》,于 2 月 24 日登陸中國内地院線。
此前在内地已有大規模點映,烏鴉迫不及待二刷完畢,非常喜歡,特别想推薦給港片愛好者。
有網友評論:2023 年港片開年第一炸,人物豐滿,節奏流暢,笑點不少,小人物熱血逆襲,怼天怼地怼權貴,舌戰比槍戰還爽!
這是導演吳炜倫的處女作,在此之前,吳炜倫一直做編劇,代表作有《證人》《激戰》《寒戰 2》,多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
因此,《毒舌律師》的劇本十分紮實,故事前後有呼應,細節充沛,台詞金句不斷,法庭戲如坐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精彩刺激。
我真的好久沒看過這麽酣暢淋漓的法庭戲了。
記得小時候,最早接觸到的律政題材影視劇,就是來自香港。
可以說,香港律政劇,伴随着我們很多人的童年和少年,成爲多少人的職業啓蒙:《壹号皇庭》《第三類法庭》《法網群英》《真相》《踩過界》…
我們第一次被科普,原來有一種職業,叫律師,他們費盡心力尋找證據,在法庭上舌劍唇槍,爲真理,爲公正而進行抗辯。
我們第一次直觀地看到,追求公平正義,揭露真相的過程,是那麽複雜艱辛,又是那麽引人入勝。
海報:《壹号皇庭》《第三類法庭》《真相》
而這部《毒舌律師》,就讓人找回了這種熟悉的感覺,特别是當謝君豪、林保怡、谷德昭這些實力派老面孔登場,更是感覺港片情懷拉滿。
值得一提的是,主角黃子華,在片中嬉笑怒罵、妙語連珠,承包了絕大多數 " 爽點 "。
林涼水這個角色和黃子華本人天然貼合,簡直就是爲他量身定做的。
烏鴉此前有機會跟跟黃子華面對面聊了聊這部電影,他向我們透露了一些拍攝的細節。
黃子華爲電影打 call
比如,林涼水在旺角租了個辦公室,專幫草根階層打官司,有一場戲,是他一邊給一個叫 " 譚婆 " 的客戶打電話,一邊上樓。
台詞原本寫的是廣東話,但黃子華認爲,香港有不少新移民,還是說的家鄉話,他們也會成爲林涼水的客戶。他想讓林涼水用福建話說台詞,讓人物更接地氣。
決定做了以後,他才發現,難度太大了。
他找了朋友的爸爸用福建話讀台詞錄音,拿回來反複聽反複背,這段隻有 30 秒左右的台詞,背了很久很久,花的時間,差不多等于背最後的結案陳詞。
再比如,法庭戲的部分,現場有很多群演,再加上工作人員,一兩百雙眼睛盯着,對演員來說,壓力非常大。
黃子華說,幸好過往有很多舞台經驗,不怯場,以及提前把劇本背得滾瓜爛熟,才能把控住全場。
從實際效果來看,電影後半部分的庭審戲,林涼水有三段瘋狂輸出,咄咄逼問,抑揚頓挫,情感充沛,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仿佛敲打在人心上 …
我必須說,這幾場戲足以證明,黃子華是一名優秀的演員,盡管他的演技常常被他的創作才華掩蓋。
熟悉黃子華的觀衆,看這部電影都會不自覺聯想到《男親女愛》裏的餘樂天,其實兩個角色完全不同。
黃子華這樣評價這兩個人:餘樂天是一個盡量不努力的人,每天隻要開開心心,而林涼水對自己要求高,對别人要求高,對世界的要求高,對法庭的要求高,是一個很不開心的人,他倆是兩個極端。
《男親女愛》裏的餘樂天
《毒舌律師》裏的林涼水
他專門爲林涼水這個角色設計了人物小傳:
出身屋邨,從小很聰明,是班上最厲害的學生,周圍同學都要抄他的筆記。
但畢業後,成就完全不如其他人。爲什麽呢?因爲身邊很多人願意去捧臭腳,而他覺得自己有實力,不肯捧臭腳,結果事業發展一直受阻。
電影中,官司輸了之後,林涼水向廉政公署朋友(林保怡飾)傾吐心聲,那段台詞就是黃子華自己加上去的。
他說:做律師,白白浪費了 20 年。後來當法官,10 年沒升職。然後我的夢醒了,我走出來四處去找臭腳去捧,終于讓我捧了一次臭腳中的臭腳,結果被他擺我一道 … 我裝什麽嘛,我根本一直都想捧臭腳,隻是不懂得怎麽捧嘛,一捧就捧砸了。
直到他連累了人,整個人醒悟過來:原來自己最初讀法律的時候,是想要幫助别人。隻是在社會摸爬滾打久了,忘記了初心。
此時的林涼水,已經走投無路了,他丢掉了信仰,活成了自己最讨厭的模樣,而他發現,很難跟這樣的自己相處。
所以當案件有機會重啓,他才會拼盡一切,因爲這是救人,更是通過救人,拯救自己。
在電影中,林涼水不止一次提到一個詞:common sense,人之常情。
顧名思義,就是身而爲人,最基本最樸素的情感,比如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比如對弱者的共情,對真相的渴求。
羅翔老師就曾說過:民衆的良心是一種常識,法律不能超過社會常識的限制。
比林涼水厲害的律師可能很多,他們很會搜集證據,很會找法律漏洞,但偏偏忘記了 " 人之常情 "。
他們以爲自己已經掌握了遊戲規則,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越來越看不起老百姓,甚至将法律玩弄于鼓掌之間。
當真相變得不再重要,當法律成爲可以任意操控的遊戲,一切都變味了 …
這也是這部電影直擊人心的關鍵,它不僅僅是講這一個案件,而是整個法庭的背後,都有問題。
林涼水在庭上喊出那句:今天!這裏!Everything is wrong(所有事情都不該這樣)!
他像《皇帝的新裝》裏那個口無遮攔的孩子,喊出了人人皆知的現實。
那個現實是,世界範圍内的不平等普遍存在。
身爲窮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一輩子都很艱難,沒錢沒資源,爲求溫飽已經拼盡了全力。
但我們還有樸素的願望,最起碼,法律是我們最後的保障,能夠讓我們得到某種的公平。
殘酷的是,窮人要打官司,真的太難了。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些我們以爲天經地義的事,真正走到法庭上,遠遠沒那麽簡單。
你要是個普通老百姓,你就不配攤上事兒,你如果要跟權貴較勁,那你得做好搭上全部精力、全副身家,甚至性命的準備 …
因爲對方,可以輕易用錢用權搞定,他們可以堵住媒體的嘴,可以養着律師團隊陪你玩,玩到你筋疲力竭 …
正如那句台詞所說:以前我們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時今日,人人都改口說,法律面前三六九等。
大家都說,《毒舌律師》好燃好熱血,正是因爲,老百姓太憋屈了,電影替我們發出了呐喊。而民衆内心對公平和正義的期待,在這部電影裏得到了回響。
我們希望,犯了罪的人,可以受到制裁,被冤枉的人,可以沒事。這是我們追求的,最起碼的底線。
我們希望,依然有正義之士能夠努力堅持,跟權貴對抗,維護法律尊嚴,爲普通人争取更多的公平。
我們都知道,現實有多肮髒黑暗 …
所幸的是,我們還有這樣的電影,它告訴我們,那些罪惡與不公平,不是理所應當,這個世界本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些聲音那麽稀缺,又那麽重要,它會在每個人心裏埋下種子,終将有一天發芽生長,長成社會的共識。
也許有一天,小人物撬動權貴的故事,将不隻出現在電影中。